六個主人公,錯綜復雜的曖昧關系,我愛你,你愛他,他愛她,影片的角色設定就像現實里的你和我。曖昧像林逸民和李寧,明明彼此心存好感,卻一直曖昧地保持著友情以上、戀人未滿的的關系;曖昧像江嘉敏和林逸民一樣,以兄妹的名義享受著曖昧的守護與照顧,也避免了愛上對方的可能,或者以兄妹的名義愛著對方;更多的像李彩華和李寧一樣,說好的兄弟,你是我的男閨蜜,實際上是一方的一廂情愿,另一方的隱忍守護,就這么講義氣的曖昧下去;甚至像李彩樺和何葉,明明是最好的兄弟,一方不知不覺地愛上了對方,另一個不知道是不是裝糊涂,一直不主動不拒絕,還偶爾流露出吃醋的狀態,說說想你的肉麻話,做些像剪頭發一樣親密的舉動,同志的曖昧真讓人心疼。
曖昧,是情感關系中最含混不清的臨界狀態。也是親密關系里最讓我們享受的狀態。進一步可以享受在愛情的甜蜜與苦澀,退一步大家說散就散,好不寂寞。
它是現代社會里男男女女樂此不疲的上癮游戲,想要在庸常人生的粗糙背景之下擁有某種戲劇化的俏皮插曲的渴望驅使著他們去追逐一種不為人知專供玩味的親密私情,可以在適當的時間控制出現和停止。
在這個彼此心知肚明的捕獵游戲里,雙方在安全范圍里可進也可退,可攻可守,享受被愛的滋味又讓彼此知道不能想入非非。不必承擔情感關系責任的同時,給彼此一個模仿愛上一個人的機會。
你們或許愛得像兄妹。你買醉街頭時,撥的第一通電話永遠是他。他是溫柔慷慨的爛好人,可以收留你的鼻涕、眼淚、壞情緒,收留你的貓貓狗狗,卻永遠不會收留你。
你們或許出生就般配得天生一對。「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 ,兩小無嫌猜」這樣的年少情誼太難得一見,但這種青梅竹馬的親密關系就像溫水青蛙,煮太久會把向前一步的勇氣都耗盡在生活疲態里。
時差和現實永遠阻隔著你們向前走,顧忌和懦弱圍繞著你們,關鍵時刻連交通狀況和通訊網絡都能讓你們難以見上面。
你們或許是最講義氣的兄弟關系。這是比契兄妹更爛的一種掩飾身份名稱,你們可以在大街上勾肩搭背,你們甚至可以睡一張沙發,你們任何親昵舉動都不會引人注目,這樣的關系可悲又殘忍。
陷入曖昧不明關系的雙方,以愛之外的一切名義你來我往。你們可以像愛人一樣親密無間,卻無法理直氣壯向他人冠以愛人之名。
一方不說,另一方就裝作不懂。于是,一方永遠沉默,一方永遠裝傻。
而你在曖昧關系中的地位,決定了你是否能夠在這段關系中進退自如。優勢的一方永遠都是調情高手,劣勢的一方注定永遠似愛的初學者。
他給顆糖,你就可以甜密一整天。她的一個電話,你就可以推掉所有約會。召之即來揮之即去,事后不打擾,收拾妥當自動滾開。我們的心知肚明,怕是再也沒有曖昧關系中的劣勢方更卑微的角色了。
這就好比影片中男生的比喻:就像你去盜用鄰居的無線網絡,無論用什么樣的方法,登錄了多少遍,哪怕一輩子都有可能猜不中密碼,仍舊懷著僥幸心理一遍遍嘗試登錄。
可惜的是,在生活里努力從來就不是一種才華。
在愛情里猶是如此。許多人終其一生氣力,始終是他人愛情故事里的配角,做不了主角的篤定。
不過有趣的是,這種優劣勢總是在人際關系里不斷轉換。就像是在一個巨大的賭場,在這一桌你會輸得血本無歸,但在另一桌你卻能穩操勝券。
所以,你可以看到奇妙的一種情感矛盾體,上一秒還在一個人面前小心翼翼笨拙得像個孩子,下一秒就可以對另一個人肆無忌憚地調笑戲弄,換另一個人像個初學者。這就是曖昧關系的厲害之處,沒有人永遠是輸家,也沒有人永遠是贏家,只有無法全身而退的亡命賭徒。
人們會對曖昧上癮,是因為它常讓人產生錯覺,你們共同擁有了許多獨屬于彼此的記憶,你們比任何人都要了解對方的喜惡習慣,你們可以從中獲得了愉悅與舒適感。快樂得以為讓你們幻想會在一起,之后會被看似成為愛侶是必然的錯覺。
但曖昧到底不是愛情。最終,它不過是一種「什么也沒發生,你卻什么都記得」的錯覺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