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詞記憶法——理論篇
什么是背單詞這個問題楊胖就不說了,就是把單詞背了就完了
但是至少,我們需要先解決兩個問題:
1.為什么?
2.怎么做?
1.這個很重要,如果是為了學好英語而背單詞,要求會較高,3500個高中詞兒讀音、拼寫、意義全都得會,但如果只是為了考試,那就容易了,首先是30分聽力,聽力要求單詞的讀音以及單詞的拼寫;第二個完形填空,要求我們知道漢語的意思;第三個是閱讀理解,同樣,讀懂整篇文章就行;語法填空需要你寫一些詞,其一是給出一個詞填形式,這是語法變化,其二是虛詞,代詞、介詞、冠詞、連詞、這些想必應該都沒問題;改錯,就是對已有的單詞進行更改,這是不存在拼寫錯誤問題的,當然,也有一部分形近詞錯拼錯誤,但這不屬于拼寫錯誤,是單詞誤用的語法錯誤;最后一項寫作,需要寫一些單詞,但是寫作可以通過句型、模板來規范,也并不難。
綜上所述,除了聽力要求聽出來之外,其他的只要知道單詞的意思就可以了?也就是看到單詞想得到中文,就足夠了。
因此,第一遍背的時候,不需要背拼寫!不要背拼寫!不要背!!拼寫!!
另外,聽力考的詞匯一般都是場景詞匯,高考聽力一般都是以場景為主,常用詞匯,不會考專業詞匯。換句話說,除了聽力以外,我們是不要求大家掌握它的讀音、拼寫的。
到這兒問題就來了,并不是所有人都想學好英語的,雖然英語很重要,也還是存在只要成績就可以的。因人而異,如果說要學好英語,那英譯漢、漢譯英、拼寫讀音就都得會,但是如果基礎不行,就想提分,就想高考,ok,那就按剛剛說的來
要知道,看到英語想漢語容易,但是看到漢語想英語難,你們同意我的看法嗎?
結論就是:除了聽力、寫作詞匯之外,其他的詞只要看出漢語意思即可
一定要分清楚,提高英語語言水平跟應付考試是兩個層面上的事情,而單詞就像武功里的內功,任招式再華麗,也比不過深厚的內功底子
Tips:高考3500詞兒要求高嗎?
對比:同樣是高中生,日本要求掌握的單詞量是5900,土耳其是6000,俄羅斯是9000,臺灣是7000,美國高中生12000,大陸高考3500(注:上海是5000),大陸大學四級4794,大學六級6395,大陸碩士入學5500
2.怎么記單詞
記憶的規律不同于記單詞的規律,記單詞的規律只適用于背單詞,記憶的規律卻可以用在任何學科,記憶分為兩個過程
1.記的規律(背的東西進入你的大腦)
2.憶的規律(進入大腦的東西能夠再次回想)
先說憶的規律: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背單詞就一定會忘,只要是正常人。
遺忘效率隨著時間的遞增逐漸減少,也就是到一定時間你就不會忘了,因為全忘光光啦
那該怎么辦呢?
如果在第一天這里疊加一條新的曲線,這個時候你會發現變到0的時間延長了,科學研究表明,7次有效的重復之后你的遺忘周期會大于一百年,一般大于人的平均壽命
所以一個單詞背7遍就記住了,這來自于這個數學演算
到這里有人會說,不對!我單詞記了10來遍了,從來沒記住過!要注意,記單詞反復一定要在第二個有效時間之前,否則,第二次記一個單詞跟第一次看是一樣的,這樣沒有意義。比如記過一遍之后,一個月再沒看過,那么過了1個月之后你再看,還是第一遍。
這就是中國那句古話:學而時習之——出自孔子的《論語》
但是其實有那么一部分同學能做到學習就不錯了,有同學甚至學而時習和學習都做不到,得變一變,叫做時而學習
因此背單詞必須按照該重復的時間,在這兒呢,再提出一個問題。第一天看完了,第二天還得疊加,后面越來越多,很浪費時間啊!但實際上并不是這樣的,我們來看具體的時間,記憶曲線要求記憶時間是第一天,一天后,兩天后,五天后,八天后,十四天后,一個月,半年。這樣就可以了,并不是說每天都看
再說記的規律:(生物學道理)
1.當你的身體處于適度緊張狀態時,背得效果最好,站著比坐著強、坐著比躺著強,躺著背催眠效果最好,不知大家會否有過這樣的經歷,老師說上課要提問,然后很迅速就記住了,但是一定記得,是適度緊張,不是特別緊張,腦子一片空白,也就什么都記不住了
2.你的身體處于半饑餓狀態時,記憶效果最好。吃多了副交感神經興奮,交感神經受抑制,記憶效果不好,適度饑餓狀態交感神經興奮,記憶效果好。有時候吃飽了就想睡覺,就是這個道理,還有就是楊胖自己有重大活動或者上課的時候一般就吃一點,或者不吃,為了保持最好的狀態,這在自然角度來說就是保持適度饑餓的緊迫感,是古時候野外求生的一種本能。
3.早晚背單詞效果最好,為什么呢?
來自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
前攝干擾(抑制)/proactive interference/之前學習過的材料對保持和回憶以后學習的材料的干擾作用
倒攝干擾(抑制)/ retroactive interference/后學習的材料對保持和回憶先學的材料的干擾作用
早上背單詞沒有前攝干擾,晚上背單詞沒有后攝干擾,就這么簡單。
記憶的方法:(之前是生理心理學的東西,最多有不到5%的效果,現在說的是具體的有科學依據的記憶方法)
1.找共性(兩個東西之間相同的東西,ab一樣,通過a來記憶b)
2.找個性(邏輯學上的對比,b跟c不一樣,我通過b推出c)
3.樹形(通過一點c推出后面的一串d、e、f、g)
科學依據是什么呢:
2003年6月10日美國生物科技網報道,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與紐約大學(NYU)科學家共同發現了大腦海馬區的運轉機制,海馬體(Hippocampus),負責記憶和學習,日常生活中的短期記憶都儲存在海馬體中,如果一個記憶片段,比如一個電話號碼或者一個人在短時間內被重復提及的話海馬體就會將其轉存入大腦皮層,成為永久記憶。
雖然還有很多地方需要研究,但是有一點是確定的,記憶就是在海馬體中合成蛋白質的過程,
蛋白質生物合成亦稱為翻譯(Translation),即把分子中堿基排列順序轉變為蛋白質或多肽鏈中的氨基酸排列順序過程。
舉個栗子:如果你記一個單詞需要合成一個蛋白質,50個單詞就要合成50個蛋白質,但是如果你記一個與之前相關的單詞,只要把第一個單詞的蛋白質中加入一些氨基酸就可以了,簡單來說就是把蛋白質看做一條鏈子,氨基酸就是其中一個一個的環
這么記的話你就會節省底物(參與生化反應的物質,可為化學元素、分子或化合物,經酶作用可形成產),提高效率,不累,這就是為什么有人記東西快,有人記東西慢,有人困有人不困
記單詞的方法——實踐篇
(三個角度,先從聲音、再從文字、最后是典故)
1.聲音(世界是先有聲音,還是先有文字呢?)
2.文字
3.典故(就是人與人之間產生特殊的事兒出現的東西,產生的單詞。正如蕭敬騰“雨神”稱號是來自他的演唱會、發布會一定會下雨)
1.聲音決定意思:(河南大學馬炳義教授)
首先,我們不能用漢語來解釋英語,因為不一樣,但是可以拿來類比。漢語英語都是語言,一定有共性。先說漢語聲音決定意思的詞兒:擬聲詞啪、梆的一聲,你肯定能明白我在說什么
Bang(除了爆炸,還有碰撞)bomb(/b?m/炸彈)
Drag(漢語的拽,使勁拉的意思,拉,拽。里面哪一部分是拽?dra)
Draw(畫畫就是用筆在紙上拉扯出一條條線)
We can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我們能得出結論,拽出結論)
drawer(畫家?能拉的東西,就叫抽屜)
draft(草稿、草圖f是w變體,畫出來的東西,就是草圖)
drift(漂移、漂流aft和ift元音變化無所謂,只有元音變,意思基本相同,)
Initial D頭文字D,漂移本質就是車輪在地上拉出一條線
Dragon(龍,有人見過么?沒有,見過龍的概率跟見過鬼的概率是一樣的,西方人理解的龍就是舞龍,見過舞龍嘛?就是一個人在前面跑,后面在后面跟著,每人拿個棍兒在那兒拉來拽去)
train tra和dra是清濁輔音是一家,t=d
第一個意思:火車,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拉得快,動車組為什么快,因為每節車廂都在拉拽,第二個意思;訓練,拉練,見過長跑訓練嗎?一個教練在前面開車,車后面一根繩子拉著跑
tractor(or,表示人或物,能來拽的車,就是拖拉機)
Abstract(重點詞,tra+ct還是拉和拽,s放在清復印前沒意義,但是讀的時候要濁化,stract讀成sdract,ab是相反的意思,a一個圈向下b一個圈向下,相反,分離,去掉。)
抽出來的東西:抽象、一大堆文字里拽出的東西就是:摘要
2.文字
單詞的整理過程很是費心神,雖說除了部分單詞是自己的想法之外,大部分理論都來自于前人的經驗,但,還是好累啊
這節課主要說方法,之后我們在記憶3500個單詞的時候基本就是這樣的方法
規律1:如何從字母到單音節單詞,或者如何記一個單音節單詞
1) 兩個原始人聊天,決定明天早上去吃早點,但一個記性不大好,怕忘了,得記下來,于是就出現了文字
早,點(早來自地平線上的太陽,為了區別于落日,有個箭頭表明方向,點表示一個碗)
字母本身的含義(前綴表詞義,后綴表詞性)
A-牛頭 (把大寫的A反過來就是個牛頭了)
1、向前:因為牛頭總喜歡向前抵,如斗牛。
2、向上:牛角向是上長的
3、重要的:牛在古代對人非常重要
4、耕種:牛在古代主要用于耕種
5、食物:耕種能生產食物
Ment是名詞后綴,movement、government
aliment al是第一部分ment是名詞,i是因為兩個輔音連在一起不好發音湊音節,叫連接中綴,所以這個詞的本源:就是a取決于l的意思,al原因組合=a,a表示食物、營養
所以aliment就是食物,營養品的意思
W川,
篆書 (水)坎卦—易經eye
Water ?wash ?wine酒wave波浪weep哭泣、眼淚 (w水,ee眼睛,eye畫眼睛)
有山有水,像山像水
W女人是水做的,woman、wife
S海洋
海洋sea海里的咸物質:salt
salary薪水salt+ary(經濟學一般等價物:羊、鹽,所以發錢就是發鹽)
2)規律1:單音節字都是形聲字,單詞含義取決于首輔音字母(組合)
泡、抱、跑
單獨學泡會覺得水好記,單獨學抱會覺得手好記,至于跑,可能會覺得兩邊都難記
如果三個放一起,就是同樣的包換部首,會好記很多,左邊是形旁,表含義,包是聲旁,表讀音
類比英語:
Atch不表意,h、c、m、w、p表音,雖然不一定百分百,但是絕對快速
Hatch孵化hen母雞,母雞發出的動作就是孵化
Catch抓 ????把手伸出來抓一下,是不是c型的?
Match比賽M表示男人,和平之后為保留戰爭血性而舉辦的比賽,多為男人參賽
Watch觀看 ?男人參與比賽,女人負責觀看加油
Patch補丁p伸出手,放自然,是不是p型,連著胳膊
規律2:聲音變化法則(馬炳義教授)
1、元音變化無所謂
他們本意都一樣,B綁的,表示核心的意思都是捆綁,a-u是事物發展的邏輯順序
Band (諧音,綁的) ?捆綁首先要有繩子:帶子、樂隊
Bend ?e有了帶子你要彎曲才能綁:彎曲,拉彎
Bind ?ai有帶子并且彎曲了就可以捆綁:捆綁
Bond?捆綁的結果:結合
Bund?結合的時間長了就變成聯盟:同盟
邏輯衍生過程,這就是元音變化無所謂
2.清濁輔音是一家
清濁輔音變化其實漢語也是有的,也就是方言和普通話的關系,聞喜人:豆腐—投腐
1)n=r=l=m
漢語:東北:扔了reng=leng
英語:in表示否定前綴的四種變體(in原拉丁詞,構成派生詞后受語音同化現象影響)
派生詞就是以否定前綴-等為主,使延伸出來變成反義詞得詞
在l前變體為il-,在r前變體為ir,在b,m,p前 變體為im,本身in
incomplete、impossible、illogical、irregular
2)b=p=f=v(h=0)
東北:你sei呀?咋地啦?=你誰呀shui=sei
h=0英語:what.h不發音,擊穿
b=p f=v清濁輔音ph=f ph=p(h擊穿)p=f
3)w=v=u
W/d?bl‘j?/英語2u=u法語dubele v=2v w=v
Watch看video v=w i=a d=t都是看,看的東西就是:錄像
4)f=h黑化肥發灰會揮發;灰化肥揮發會發黑
湖南:弗蘭 ?謝娜(辣):huaishen=fashion粵語:普通話=普通發
5)j=q=x=s=z=c=k=g
小學拼音:J、q、x、z、c、s不分
S=z k=g清濁輔音,c有c也有k的音
東北:大街=大該j=g
廣東話:刺洗我,氣死我
3.音近義通:
天、顛:表示高
wing(翅膀)—swing(擺動)whip(鞭打)—weep(哭泣,流淚)
4.反義同源:相反含義,相同來源
漢語:陰陽y、男女n、好壞h、哲學上說辯證法沒有好就沒有壞,沒有壞就沒有好
Mini小,max大sub下—super上
規律2應用:
father這個詞兒有人這么記么?F-a-t-h-e-r。那么爸爸的爸呢?是不是父+巴?如果這么記:撇捺撇捺橫豎豎橫豎彎鉤,你肯定覺得這貨肯定是個外國笨蛋,同樣的邏輯,老外也會覺得這貨肯定是個中國笨蛋)
Father其實就是Fat-her比較胖還有個她
規律3多音節字都是會意字
什么是會意字:會(人,云:說話,都說話=開會) ?休(人靠著樹) ?男(田里出力的人)
指用兩個及兩個以上的獨體漢字,根據各自的含義所組合成的一個新漢字
英語: ??前綴 ???— ?—詞根— ?— 后綴
Im(in-un反的)poss(走過pass)ible(能夠able) 這條路行不通=不可能
3.典故
1)各種神話
Titan(泰坦) :曾統治世界的巨人族的一員,Titan在現代英語里指代高大強壯的人,重要人物。衍生詞titanic意指巨大的,極大的。“泰坦尼克號”即以此命名
2)圣經
Adam?and?Eve亞當和夏娃 ——The Book of Genesis《創世記》—— 祖先,人類始祖
3)歷史上的人和事兒
academy柏拉圖,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辦校園,位置希臘,為紀念當地一名叫阿卡德穆(Academus)的戰斗英雄,學校命名為阿卡德穆學園,Akademeia
Tips:
所有的記憶方法都是助記法,即幫助記憶的方法
切不可拿來做圣經仔細考量,更不可拿來做猜詞用
比如“男”,田里出力的我第一反應不是男人
是————牛!!!
楊胖慣例:感謝您能夠讀完,謝謝您的耐心~
(英語學習法來自徐磊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