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27日,我國學者在《美國醫學會雜志》(JAMA)發表了我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最新流行病學數據。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為10.9%,糖尿病前期流行率為35.7%。
這個數字簡單翻譯一下就是:在我國成人中,十個人中有一個是糖尿病患者,有近四個是糖尿病前期!這個數字確實觸目驚心!糖尿病是個富貴病,很大程度跟生活方式高度相關:膳食不合理、缺乏體育活動、煙酒成癮等。
有句話說得好:“我們吃進去的東西三分之一養活自己,三分之二養活醫生”。人很可能被吃“死”,而不是餓死,特別是現在物質極其豐富的年代。
今年5月份開始一共辟谷3次:第一次7天,第二次21天,第三次7天。辟谷是不 吃任何東西,平時喝水,偶爾感覺有點低血糖癥狀的時候喝點黑糖水。期間去快走或者小跑之前喝點黑糖水。這三次辟谷絕大部分時候都是正常上下班,出來3-5天因為有點乏力改為在家辦公。期間,想吃東西的念頭也會冒出,然而絕大部分時間并不覺得餓。在這里我并不是倡導大家去辟谷,這個因人而異,也并不適合所有人,需要對此有深入的認知才適合辟谷。
接下來我講講辟谷的心得體會:
我們需要吃的其實很少,而想要吃的缺很多。想要是我們的口欲。
人類進化到近代,我們祖先和前輩都面臨物質匱乏的問題。基因呼喚著人類盡可能地去攝入更多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以便更好地生存下去,讓基因得以傳遞下去。當我們面對琳瑯滿目的各色美食,基因開始運作,以一種無意識的形式“控制”和驅使我們吃下很多我們實際并不需要的食物。
第三次辟谷從8.14到今天。昨天是星期天,昨天在家我觀察統計了一下弟弟妹妹在家吃下的食物:
早餐:面包
早餐到午餐間的零食:李子和葡萄若干個
午餐:老火湯+5個菜(爸媽和弟妹4個人)
午餐到晚餐零食:下午一起看電影,零食有沙士、瓜子、烤魷魚
晚餐:稍清淡,湯+3個菜(以青菜為主)
觀察完我自己挺震驚的。當晚我跟弟弟妹妹說了這個觀察,他們自己也挺震驚:不知不覺吃下了這么多東西。當然平時工作日可能吃不了那么多東西。但是如果找一周的時間,把周一到周日自己吃下去的東西一個不漏記錄下來,估計羅列出來的食物清單也會讓自己驚呆了。
因此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在面對吃時,調動自己的元認知能力,做自己口欲的主人,逐漸擺脫基因和欲望對我們的奴役和控制。我在這條路也才剛開始,望與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