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你會認真地跟我說:“媽媽,我覺得你不應該再叫我寶貝了,尤其是有外人在的時候,如果你實在很想叫我寶貝,那就在只有我們三個人的時候偷偷地叫我一下吧。”我的男孩,在我心里,你又一次長大了……
這是爸爸媽媽寫給你的第七封信,我們越來越心存感恩,滿懷希望,因為有你,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溫暖明亮。
我從不吝嗇對你的贊美,即便你脾氣很臭,性子很倔。也從不掩飾你在我心中的珍貴,即便時不時地白眼相向相看兩厭。
這一年,對你意義重大,你掉了第一顆牙,你做了第一次全新的自己。無數次,在你背后凝望,你大概不會知道,我的目光從來沒有等到過你的回眸。你捧起了書,拿起了筆,你學會了質疑,懂得了包容,你跟所有男孩子一樣調皮沉不住氣,也如同真正的男子漢一般正直仗義,你哭鬧耍賴,你蠻不講理,你如此不完美,卻讓我們這般深愛。
有一次,你發現了一根很別致的樹枝,它像一把逼真的手槍,你如獲至寶,興致沖沖地跑來給我看“媽媽,媽媽,你看我找到了什么寶貝”,小弟弟羨慕不已,問你討要,你也慷慨,毫不猶豫地借他玩,沒想到,小弟弟一把將它扔到水庫塘下,還幸災樂禍地叫:“哈哈,這下你也沒有了吧。”我以為你會暴怒,沒想到,你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你這個人,怎么過河拆橋呢?”,我心里甚是為你不平,回家后跟你閑聊:“你竟然沒生氣誒,媽媽都快憋不住了,弟弟有點太過分了。”“有什么好生氣的,我只要不跟他做最要好的朋友就行了,反正我們也不是每天在一起玩,我無所謂了。”這倒顯得我狹隘了,可見,你們這些孩子其實挺會處理人情世故的,我們這些大人,好像總是過度關注所謂的得失和尊嚴。
不讀書的時候,我和你幾乎是不會起爭執的,一旦涉及到學習和作業,總是免不了互相生氣,我更注重態度,你更注重結果的對錯,我希望你踏實穩重,你卻總是輕飄飄不知所以。回過頭看,我大概也是忘記了年少時的自己,更何況,咱們本就是不同星球的生物,存異容易,求同則難。
這一年,我也正式踏上了陪讀之路,既陪著很多別人家的孩子,也要陪著你,自然是極其不易的,我一直不愿意顧此失彼,不覺得為了事業放棄家庭是多么了不起的好事,更不覺得委屈巴巴地為了家庭放棄自己的追求多么偉大,做了就最好不要抱怨,最好告訴自己這個選擇是對的,因為我可以應對所發生的困境,抱怨的時候應該停止,那是在提醒自己該想一想做選擇時的初衷。這也是這一年在經歷無數次一邊像個怨婦一樣做著你愛吃的飯菜一邊無限制地放大自己的辛苦勞累后給自己開的一劑良方。大概給一家三口做一頓飯是我內心深處真正迫切想表達的一種愛意,這對我們這樣一周都吃著冰冷而沒有感情的工作餐的人來說可能是一種對家庭崇高的致敬,然而這種“儀式感”被高強度的工作掀掉了華麗的包裝,于是顯得狼狽不堪,而我們該做的,也許正是收拾好一地雞毛,把平淡的愛意化為一粥一菜,一杯一盞,和和氣氣地撒個嬌偷個懶,抑或道聲抱歉。
這一次,和你一起在云石住了好久。我和爸爸在這片土地上出生、長大,它于我們,是根基,是歸宿,所幸,你也一樣愛它,你說,泥土有泥土的香氣,青草有青草的香氣,我們一起聽過竹林深處的風聲,一起尋過夜深人靜時的犬吠。再次離開云石之前,丁老師調侃地說,蔣勛住在池上,你走之前要不要寫寫“我住在云石”。從前以為真正的熱愛充滿了激烈和濃郁,如同那些無處安放的青春和過往,殊不知,某一種馥郁倚靠著長久的光陰塵封在記憶那頭緩緩而來,日久彌新……
那日離開,竟有一種連根拔起的疼痛,我終究不是一個善言的人,表達,無論是語言還是文字,情感的輸出會讓人精疲力盡,我不喜歡傾倒后的那種空虛,胸有丘壑,心有保存才是一種真正的安寧。
看著你長大,是一種痛苦的情緒,其實我并不愿你長大,一直天真,多好,只是,那也只是一廂情愿,想對你說,勇敢地長大吧,我們的愛,就是你的底氣,讓我望著你的背影,等到你的回眸,道一句——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