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比特幣一下子跌過7000美金,一次這樣泡沫的破裂,讓它的瑕疵和欺詐性露出了水面。
比特幣們最被人詬病的是被黑客攻擊;類似龐氏騙局;不被政府監管。數字貨幣相關的交易一開始就被設計為取消中間環節和權威部門認證,本意是為了節約交易成本,卻成了進行違法行為的完美載體。
BitConnect, My Big Coin等公司因為本身金字塔型的商業結構,被認為涉嫌龐氏騙局而被監管部門關停。
Facebook最近宣布全面關閉在其產品上的虛擬貨幣廣告。
摩根大通和美國銀行禁止用戶用他們的信用卡購買虛擬貨幣,其后花旗集團也跟著采取這樣的規則。
Coincheck,日本最大的虛擬貨幣交易平臺被黑了價值5億美金的虛擬貨幣。
對于虛擬貨幣將來的發展,如果因為自身的瑕疵而被不法分子利用,而需要被監管,那么又與虛擬貨幣的初衷和技術優勢相背離。既然存在這樣的“悖論”,又該如何破解?虛擬貨幣也許可以成為微支付的基礎,但現有的技術和政府的監管有該怎樣融合?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