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如此么?”在工作的間隙我問他。
“恩。一定要。”他一邊忙著手里的活一邊對我說。
“不會后悔么?”
“不會。我不想每天回家都演戲。我的心已經不在她那里了。我愿意拿出我所有:車子、房子、存款都給她。我盡我所能的給她補償。這樣也能彌補我對她的愧疚。”
“如果,你愛的那個她最終沒有離婚和你在一起。你會后悔么?”
“這個問題我想過。但我不會后悔。但是,她現在是我的精神支柱。父母、親戚輪番上陣勸說、反對、阻撓。老婆的家人也過來哭鬧。我的壓力很大。現在我無法想象失去了她,我會怎么樣?但我不會后悔自己所做的選擇。如果,最終我們不能在一起,我也不會怨恨她,我真的愛她,真的愛一個人,根本就恨不起來。”
我看著他因近日巨大壓力而憔悴的臉,只能選擇沉默。
同事阿城愛上了同一部門的阿娟,回去和老婆攤牌,選擇了凈身出戶。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以前我看待事情非白即黑,但隨著閱歷的增加,我知道了在白和黑之間還有灰色。
和阿城成為同事已經有幾年時間了。
今年三十歲的阿城,面目清秀,儒雅。是個品性純良的男子。
家人眼中一向老實、聽話的阿城這次不知怎么了?鐵了心選擇離婚!
在中國式婚姻里,面對離婚向來都是三大姑八大姨輪番上陣勸說、反對。
向來秉著“寧拆十座廟,不拆一樁婚”的基本原則。夫妻感情?那是什么玩意?能當飯吃么?孩子,要看在孩子的面子上,不可以離婚,有了孩子怎么可以離婚呢?離婚?可要知道,經濟損失有多大?再婚,可知道有多難么?可要知道,再婚做半路夫妻可沒那么容易的!
愛情,在中國式婚姻里是個奢侈品。結婚了,你就安心的上班下班,為孩子,為另一半,為這個家打拼,怎么可以有別的想法?出去玩玩可以,但怎么可以離婚呢?
剛知道阿城和阿娟好上了之后,我也從沒有想過阿城會回去離婚。身邊很多人打著愛的旗號,在婚外需求刺激,來逃避婚內的平淡和麻木。但離婚,真正有幾個人會選擇回去離婚?
但阿城出乎意料的選擇回去對老婆坦白,愿意把婚后所有財產都留給妻子,選擇凈身出戶。
很多人說,傻了吧。
這么多年,認識很多人,也見識到很多事。
看到了很多的男子在外面沾花惹草,秉著“家里紅旗不倒,外面紅旗飄飄。”的原則,在家是賢夫,在外是浪子。還有的男子精明算計著如何最小化的付出,周旋在一個個女子身邊。當仍然也有所謂的“撈女”,同樣地周旋在一個個男人身邊。
但也見識過好的感情。相隔千里仍多年相互守望的有情人。
也有不顧一切嫁給窮小子,伴其走天涯的富家女,多年之后,我還能看到這對夫妻眼中涌動的愛意。
我認為一份好的感情是愛,是責任,是承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些人,選擇不放手是因為責任,而有些人選擇放手,我也認為是另外一種形式的責任與承擔!如果,在婚姻里只剩下了責任、軀殼、謊言和欺騙,那么這樣的婚姻,存在的意義何在?
在《人民的名義》中的高玉良夫妻,表面上恩愛,相敬如賓。實質已離婚多年,但仍在人前維持著恩愛夫妻的幸福假象。
高玉良被捕后,候亮平送高玉良的前妻吳老師回家。
候亮平問吳老師:“這樣的生活,只是為了芳芳嗎?”(芳芳是吳老師和高玉良的女兒。)
而吳老師則拒絕回答這個問題說:“這個問題我回答不了。太復雜了,說不清。”
候亮平問吳老師這種情況之下:“怎么生活在屋檐下的?”
吳老師說:“不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不就更不好了嗎?存在,就是合理的。我們兩個,互為需要吧,他有需要我的東西,我需要他的權力和地位帶給我的榮耀和便利,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個自尊心,我不能讓人看我的笑話,半點都不想。”
候亮平說:“吳老師,您真是一個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權力、地位、榮耀、便利、自尊、面子。似乎什么好處都有了,但這樣的婚姻里唯獨沒有愛。孩子不過是為了自己不想走出這個婚姻而是為了實現利益最大化的借口和遮羞布。
這是現實中很多人婚姻的現況。
我的這位同事,他的老婆,他的情人我都認識。他們試圖找我在其中調和的時候,我選擇了推辭。不是怕自己卷入是非之中。
而是我不是當事人,我并不知道他們內心真正的想法和打算是什么?究竟是如他們家人考慮的那樣:為了孩子,為了財產不遭受巨大的損失?還是夫妻之間尚且有愛,還可以破鏡重圓?
還是該鼓勵阿城老婆對于沒有愛的婚姻,心在別處,只剩下軀殼的男人,應該勇于放手?讓自己有一個全新的開始?有時候,成全別人,也是成全自己?
我沒有答案。答案只能在他們自己的心里,人生的路呀,只能靠自己走!
看《傲骨賢妻》我的大神反褲衩陣地總結的一句話是:你,首先得是自己,得是女人。
同時,我也明白,婚姻的全部意義并不是忠誠。但忠誠又是婚姻最基本的原則!
我的大神在他的一篇文章中說:有時候不要指望婚姻能拯救一個沒有進步的你。
我想,這一句話適合每一個婚姻中的你我。
我的大神文章中還有一句話是:愛情來的時候,請你好好享受,不必關聯到婚姻。而如果你正處在婚姻中,又找到了愛情,那請你做一個體面的違約者:選擇、承認、承擔后果并退出,不要即辜負了婚姻,又辜負了愛情。
這也是我對于婚姻中遇到愛的定義。
婚姻和人生不過如此。
我有我的答案,你有你選擇。不必強融。
但得學會愛與尊重、還有自我經濟和人格的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