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來來去去,又是一年,盤點過往,梳理生活,記錄自己,把那些小歡喜匯集起來,就是生命中的一束光,也是生活的意義所在。
一、平常中有努力
今年新學期伊始,我開始擔任我們學校三四五六年級的心理健康課,新學期,”心征程”,身份角色的轉換,我開始了”心”工作,作為一個心理健康老師,我首先知道,每一個生命都渴望被看見,被理解,被尊重,我需要看到的是人,是生命,關注學生的內心需求,尊重,肯定,贊賞與鼓勵,才是一個心理健康老師用“心”在工作,而不是用“人”去工作。當課堂上出現意外沖突時,我首先看到的是人,然后運用心理健康知識解決問題,一個學生因為作業丟了,與課代表發生沖突,課堂上出現矛盾,兩個人都把情緒帶到了課堂上,互相指責,丟作業的同學還擔心老師批評,那一節課正好學習情緒表達,正好利用現實案例教他們學習如何表達情緒,陳述事實,表達感受和需求,提出自己的希望,用非暴力溝通解決問題。面對行為特殊的學生,我更關注的是他們行為背后的需求和動機,了解他們的心理需要。
心理輔導室里,我聽到了讓人心疼的故事,看到了在無助,迷茫的掙扎中渴望被愛,被溫暖,被理解的生命經歷,看似平靜的外表下,卻承受了不為人知的心理重壓,慶幸的是他們可以走到心理輔導室,找到一個情緒釋放的出口,找到一個信任他們的人。我知道,我需要做的就是看見,接納,尊重,傾聽,有些現實問題,即使解決不了,至少有一個人在陪著他們一起去看見,一起去經歷。就好像一個生命走過那段黑暗,我告訴他,不要怕,有人陪著你!
一年來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平平常常中努力,上好每一節課,做好每一次心理輔導,用愛去看見,用心去陪伴,做好學生人生路上的引路人。
二、平靜中有歡喜
今年反反復復的疫情,生活的不確定性給更多的人帶來焦慮,每到封控的日子,人們都開始屯生活物資,這樣的時光對于我來說更是機遇,不上班的日子我也開始屯“糧”屯“菜”,屯儲心理能量,讀喜歡的書,聽喜歡的課,把心安放到讀書學習里,生活反而增加了掌控感,成就感。
自身穩定,沒有沖突,一切盡在平靜之中。愈是學習,愈感到自己的無知,學習的過程也是不斷認識自己的過程,過往所有的成敗得失都在認識自己的過程中有了新的體驗與思考,這就是成長吧。平靜的疫情時光,自由受限,我絲毫沒有焦慮,做自己喜歡的事兒,投入其中,在學習思考中去認識那個未知的自己,在生活體驗中去完善這個需要成長的自己。
三、平安中有熱愛
生活需要情趣,才不至于繁瑣單調,我喜歡侍弄花花草草,看天看云看月亮,親近大自然,感受萬物之美。平平安安的一年,我又喜歡上了一項運動,今年,從五月九號到十一月二十四號的一段時間里,除了疫情封控的日子,其余的大多數時間我都要去廣場學健身操,每天早晨六點到七點堅持一個小時,回家吃飯,然后上班,感覺能量滿滿開始新的一天。初學階段,動作生硬,四肢不聽使喚,學不會就先學一個動作,完全是憑著興趣,比葫蘆畫瓢跟著比劃,前幾天,胳膊腿渾身疼痛,繼續堅持,隨著動作的熟練,原來不會的動作突然就會了,學習技能,熟能生巧,原來就是這樣。再堅持,再練習,動作熟練了,身心合一了,那個時候才感受到了在音樂中運動之美,興奮,酣暢,舒展,滿足,那一刻,其他都不存在,只與自己在一起,在天地間盡情感受生命之美!
因為喜歡,每一個早晨都有動力,因為熱愛,每一天都充滿希望,生活,在擁抱每一個清晨開始,接下來在瑣碎工作中去努力,在粗茶淡飯中去經營自己。
四、平淡中有思考
人生的前半場在見自己,見眾生,見世界里狂奔,不知疲倦,不斷的向外尋找,尋找我的需要,我的價值,在不知不覺,忙忙碌碌中,被外界的各種吸引力推動著向前走,忽略了自己,忘記了自己,這是一個不斷有沖突的過程。走到人生后半場,開始由外向內回歸,見過世界,見過眾生,開始見自己,開始好好看自己,好好愛自己,以自己為中心,尊重自己的內心往前走,不委屈自己,不遷就別人,當我有能力愛自己并為自己去負責時,對生活更多的是平靜與熱愛,對外界更多的是理解與尊重,對生命的體驗更多的是舒展與自由。
疫情放開,大家都在說,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三餐四季,油鹽醬醋,平平淡淡的日子,不僅要做好自己健康的責任人,還要做好自己每一個身份的責任人,沒有完成的終將需要去完成,剩下的就交給時間吧
2022,在陽光里,在熱愛里行走,也曾跌倒,看到那個失敗,不堪的自己,停下來,回歸當下,全然在自己這里,歇歇腳,撫慰一下自己,再出發,一切未完成的自我功課來年繼續。2023,陽光與風雨同在,系統升級,百毒不侵,身心皆安!萬物可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