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1、鑒于對于老師性情的了解,對于分享的部分內容做了重點推薦,結果老師當晚就實踐應用了,并發來:感謝夜至深藍老師!我在哈哈大笑的同時,內心也有深深的感動,感動于老師身處高層管理之位將近知天命之年還能如此接受一個晚輩的分享,并稱老師。您在我心里是永遠值得敬重的師長,謝謝老師的言傳身教!
2、終于明白,為什么那么喜歡謝耘老師的書,為什么與G老師相識兩年一直保持著良好的交流,因為我們都是具有成長型思維的理想主義者,努力向兩位老師學習。
3、早上看到一位農民工買早餐,攤主問:加腸3元,不加腸2元。農民工說:2元的。想起曾經在工廠工作的那段時間,冬冷夏熱,偶爾轉車間看著待在顆粒物嚴重超標氣味刺鼻車間的工人們,心里五味雜陳。也曾經見識了半年內兩個年輕人被鋸掉手指,心痛著那么年輕的生命因為操作不當導致終生殘疾,與新來的關系要好的生產經理提議讓他重視生產安全管理。同時,也慶幸自己的幸運,深深感激父母的付出與命運的恩賜!見識過生活的殘酷,也才能體驗生活的美好!愿常懷感恩悲憫之心!
4、老師突然給我出了一道題:公司每年都會在4-6月組織大家出去旅游兩天,這其中一定有個別人會因為有事去不了,這個活動運營這么多年,慢慢就有人因為不愿意大熱天累哈哈的遭罪選擇不去,之前針對這個事,不去旅游的就去上班或是罰款,就算上班也沒事可做,因為全公司都停產了,你覺得這件事究竟該怎么處理?
我之前呆過的公司也遇到過這種事情,當時公司選擇的是,不參加旅游的人負責看廠。這種旅游算是公司福利的一種,聲明不去也不會有額外的補助,而且這種福利的背后其實伴隨著強制性的團隊認同,看似有選擇,其實可選擇余地不大。福利的出現伴隨的應該是獎勵,而不是懲罰,這就出現了一種矛盾,本來是件好事,有可能卻因為一些無法言說的原因,就變成了懲罰,這其實是有背初衷的。我個人認為可以利用不去的名額設立一些條件為員工家屬謀福利,增加家屬對企業的認同感。另外,對于不那么淡泊的人來說,如果是故意不去的,他的名額被別人成雙成對占了,會覺得被占了便宜,第二年他就一定會去,還想爭取家屬一起去,總會有人有事,那么這種額外的激勵就總會存在,這樣就不會存在一年比一年不去的人多,我不知道我考慮的對不對?
老師說:這個主意不錯,但是老板恐怕又會在乎錢的。
我覺得本來預算就是那么多,既然大錢都花了,又何必在乎小錢呢?舍小利賺大義,何樂而不為呢?很多人都是花大錢省小錢,把一件大好事變成了一件大家都在內心抱怨的膈應事,因小失大,不要怪別人忘恩負義,或者只盯著缺陷而不看優點,這就是人性,不可違。正如古話有云:好事做到底,送佛送到西。話雖簡單,但是道理卻是深刻的。不過我們不是老板,不明白部分老板的處境心思,做到相互理解吧!只是可以引以為戒,建立好自己的認知邊界。
5、針對團隊,老師有一個很形象的比喻,真是覺得妙!以車為例,假如我們把車上的零部件當做一個一個獨立的人,車上的電子功能也是車很大的一個賣點,電子功能會不會覺得假如沒有我的存在,這部車就成交不了,同樣呢,發動機啊,變速箱啊,這些人呢,是不是會想你電子功能就是個花架子,真正發揮作用讓車奔跑起來的是我們,你們就是花瓶,是蒙人的。作為一部車,既要有其花枝招展的形象,又要有其實實在在的作用,這樣的車才是一輛滿足我們需求的車,我們不能單獨站在一個功能的角度去評價其他功能,說它好或是不好。那么,作為團隊領導及團隊成員就更應該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6、周末妹妹他們開車回家接老爸了,前一天下午妹妹就跑去買了羊肉,準備回家順便燒烤一下,也算是周末野營了。心里突然感慨,有趣的生活難嗎?就在乎一點小心思,小行動。
7、聽了張旎的《讓孩子深度學習的三大秘訣》,其中提到:給學習賦予意義,可以提升孩子的學習力;孩子是天生的深度學習者,習慣問為什么,很多孩子是后天被父母扼殺了。突然想到,孩子是如此,那么對于成年人的公司員工呢?工作的意義是不是同樣也很重要呢?如果一件事情大家都覺得做了毫無意義,又有多少積極性呢!個人覺得為工作附能更是一個領導者重要的職業之一。當一個團隊中沒有追根溯源的為什么或是提出不同意見的聲音時,我們究竟又該反思些什么?
工作:
1、公共郵箱收到一份郵件,核對了半天的數據,翻到第二頁認真看了一下,原來我們發下去明細讓對方摘出需要的內容,心里的火熊熊地燒了起來:真是懶出新境界了,看也不看就轉發,浪費我半天時間。記得曾經問過領導,為什么一個簡單的批件這么多轉發流程,領導說是為了篩選把關,只把需要的發公共郵箱。控制著怒火,找信任的同事說這件事,TA讓我不要介意這件事情,沉下心來做好自己,也跟我講了他們前段時間發生的一件扯皮的事情。我私下認真想了想,第一,其實部分流程和事項的界定是模糊的,缺乏串聯關系,相當一部分事情的前因后果都是斷層的,大部分人只是單純的執行者,第二,有些事情看似是界定清楚的,但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當有人有一些爭執的時候,可能背后只是情緒需要一個出口,此時要看出當事人真實的情緒進行安撫,否則就會有人覺得不公平有偏袒。不過要看清事物的本質,分辨出哪些是事實,哪些是情緒,真的需要功力啊!
2、任何組織,都會有其優點,有其缺點,大家也都是凡人,擺正心態,正確對待,客觀思考。
反思:
1、對于一位同事,大家覺得TA太過強勢,從一段時間工作交流來看,我卻對TA有新的認識,系統功能微調修改對外的溝通,都是TA負責,如果不夠強勢很多都無法實現,正是因為TA的強勢,有些功能微調修改才得以實現。從對其他同事的了解,我覺得強勢也是一種能力,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具備的,曾有同事表示,同樣的功能微調需求,系統負責人告訴TA系統就是這樣的,但是換成強勢的同事,就實現了。我認為,有些所謂的被壓制,很多時候,正是當事人自己的不堅持,還有團隊整體小心翼翼的氛圍導致的,并非單一是某一個人的行為造成的,從我個人與該同事的交流來看,TA并沒有表現出依靠強勢壓制我的行為。因此,我就在想,為什么同一個人,大家會有如此不同的看法呢?會不會是固定型思維造成的,導致我們不能以發展或是全面的眼光看待一個人呢?(這是前幾天的記錄,現在想想還是不夠全面)
2、了解自己都是一件極其艱難的事情,更何論是別人?不同時期、不同位置、不同立場,哪怕即使是同一個人對同一件事也會有不同的看法,對別人對自己都多一份寬容。相信別人是好人,知道別人是凡人。任何一種性格特點,都有其優勢。
3、不要輕易承諾,承諾必拼盡全力去實現,否則,會漸漸失去別人對你的信任。
學習:
1、成熟,不是從摸爬滾打中歷練出來的八面玲瓏和世故圓滑;成熟,是在人生的成功與失敗、幸福與苦難之中,百煉而成的洞穿紛繁世事的智慧;即使深陷黑暗絕境,心中依然充滿光明,可謂成熟。——謝耘
2、仗劍一生千帆盡,歸來仍是少年心。——我自己
3、生活的桎梏,從來都無法束縛住一顆向往自由的心。——我自己
4、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孔子
表面上看是同樣的事情,因為是不同位置的人做,性質就可能不同。這不公平是嗎?是不公平,但沒有辦法。公平需要辯證地看。
5、蓋君子與細事未必可觀,而材德足以任重;小人雖器量淺狹,而未必無一長可取。——朱熹
6、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老子
7、你有多么瞧不上對方,對方就有多么瞧不上你。——老師
8、價量之稱:
概念:一個公司存在是以有利潤可賺錢為前提的,那么只要商品的(毛利*銷量>經營成本)就可以。
運用:這就需要:
盡量提高每件商品的毛利率,比如奢侈品高定價
擴大這個商品的銷量,比如小米充電寶,當時的定價是市場價格的1/3
總結:根據產品的性質,高科技產品可以定價高,走銷量就要有足夠的市場容量和消費頻次,因此想賺錢,要么賣的更貴,要么賣的更多。另外,當你要選擇毛利為商品模式的時候,就需要確認支撐這個價格的品牌溢價(也既消費者的心里價值),是否已經為消費者所接受。(個人認為可與前面提到的心理賬戶相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