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個時代,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十分重視,畢竟都想將孩子培養成一個品德兼備并且優秀的人。而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周圍的生活環境與原生家庭的影響不容忽視。
那么,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到底是怎樣的?下面以我自己為例。
曾經在與室友進行各自家庭環境的交流時,我時常覺得,比起室友的父母,我的父母足夠包容與理解我,可每次假期回到家,事實便會推翻我的這種想法,準確來說,是我的父親會推翻我的這種愚蠢的想法。
在我內心深處,從小到大,媽媽都是既嚴厲又溫柔,并且有主見的一個人。她不會輕易地滿足我的要求,會在我做錯事的時候批評我,但也會在我因此傷心的時候來安慰我,與我溝通交流,講道理。雖然我的父親,總是在媽媽拒絕我之后滿足我的要求,可我最愛的最在乎的,始終是我的媽媽。
我的父親讓我不缺吃穿,還總是滿足我的各種要求,對外也始終保持溫和與風趣,或許在別人聽來,這多好啊,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為什么不喜歡他。
在我的記憶里,我父親其實是一個“陰晴不定”的人,小時候我哭鬧的時候,也許上一秒他還在哄著我,可我若不及時收住自己的執拗,他便會立馬變臉,開始釋放他的怒氣。對于小孩子來說,偶爾挨打也很正常。而真正讓我放在心上的是,自我有記憶以來,他在盛怒之下對我的惡言相向,恰恰他的惡心惡語對于我來說,句句都是戳心之言。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時候的冷暴力,即便他不發一言,但是他的行為足以表達出他的不高興。
經年累月,他的“陰晴不定”已經在我心里穩穩扎根。日子久了,我已經能夠清楚準確地判斷他什么時候心情不佳,而我也開始變得小心翼翼。
所以,我想說的是,父母的每一次打罵以及言語刺激都會被孩子記住,長此以往,這些都將會累積成一片永遠無法消散的陰影。
而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采取科學教育,開始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并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的確,對于孩子來說,和諧幸福的家庭環境是孩子良好性格養成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