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逛書店的時候,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事情。
我在書架上找到兩本書:
一本叫《The uncommon reader》,講的是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如何訓練自己的閱讀能力的;
另一本,叫《The common reader-讀者》,作者是香港的梁文道先生,講的是他自己作為一個普通讀者的故事。
我選的時候只有兩個標準,要么有趣,要么有用。
果斷買下,這兩本書被我在不同的書架發現,就像孔子和李善友兩位老師給我請到了一起。
2.
在我的洋蔥閱讀訓練課中,我把快速閱讀比喻成海盜的打劫。
怎么樣摸哨,怎么樣突擊,怎么樣趁“天亮”前快速找到自己的寶貝。
我教人家如何快速的把一本書看完,然后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去。
速讀,主題閱讀還有深度閱讀,它們都是閱讀的方法論。
有方法論,就是技能;
是技能,就可以訓練;
要訓練,就需要有教練。
你當然可以自學,但是自學環節中有一個察覺和反饋的過程。
如果你是學霸,你自然可以自查自糾;
但大部分人做不到,你感覺不到自己哪里沒做好,就感覺有點不對,但又不知道哪里不對。
大部分人的學習和工作狀態都是這樣,所以需要教練的角色來給你有效反饋。
3.
不是有反饋就是好的,有效反饋的對立是無效反饋。
無效反饋是指:嗯,你很棒,很不錯,或者他指出的你需要 改進的是你當前根本做不到的;
有效反饋是根據你自己的情況來定的:
比如我昨天做無錫TEDX的演講排練,組織方就請來頭馬演講俱樂部的曾經的中國區演講冠軍來給我做指導。
每個人講完,她都會一針見血毫不保留的指出每一個演講者的問題在哪里。
演講是一種技能嗎?
是的!
可以從不會說話到訓練成演講高手嗎?
可以!
但沒有教練的糾正和指導可以做到嗎?
還真不行。
4.
有了教練是不是就一定能成呢?
是的,Miya說,舞臺是不騙人。
一個準備充分的演講者和馬上要上臺了還在臺下準備稿子的人(她說的是我),表現出來狀態是不一樣的。
我問Miya你現在做到這么厲害,你練習了多久?
她說,我在舞臺上練習了23年。
5.
洋蔥閱讀課的課程進行到一半了。
下一期,我沒有想好開不開。
但夢想早讀會還每天在做。
每天早上6:30-7:00,每天半個小時,我用五個這樣的早晨去解讀一本書。
它不是一個成熟的課程產品,因為我本身就是不成熟的。
上一周我們拆解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的經典《自卑與超越》,還好有后人的書幫忙撐場:《被討厭的勇氣》和《自信思考》,不然我還真的會懵逼。
下個月我放一個月的假。
但我每天早上要拆解領讀的書是《認知心理學》之類的……我想哭。
6.
閱讀可以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但閱讀也可以很難。
做海盜有很多選擇,可以是靠打劫維持生計,也可以不斷升級,懷揣一顆夢想去闖新世界,去和海軍總部干架。
日本動畫片《海賊王》的路飛一伙就是一群海盜,我從高中追到大學,畢業的時候,看到他們去海軍基地劫法場,救紅帽子。
我覺得那一戰改變了我幼稚的靈魂。
選擇讀什么書,其實就是選擇過什么樣的生活。
我雖然是一個普通的閱讀者。
但我也是一個想成為海賊王的男人。
難道你不想嗎?
我是彭小六,
謝謝你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