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時2——格局理論
導語:古代命|理、各派系命|理、現代命|理的特點,八|字格局學基本理論——格局三大分析角度、易理陰陽相濟,喜用神。
《天道蒼茫命|理100課時》weixin號hua86309693
定格局是現代八|字命|理分析的標準首要步驟,因為定格局的目的是取喜用。而取喜用的目的,是判斷此格局模型何時好何時壞。
但注意,這樣的分析方式僅限于現代命|理。
意思是——清代以前的命|理學,定格局與取喜用,并不是緊密相連的。古代命|理定完格局,給出的是相神、為用這樣的用詞,并不存在用神、喜神的定義,這是現代命|理的用詞。與現代命|理直接根據喜用來判斷后天運氣吉兇走勢的思路,完全是不同的思路!子平里面的用神二字,其意是核心、最重要的字的意思。與如今定義成最有用的字,完全不同!這屬于不同流派亂串雜交不成,成畸形的問題,初學者不可不知。
[if !supportLists]第一,[endif]古今格局辨析
古代四柱八|字命|理,最早多以月令取格,但這樣的格局定了毫無意義,所以又有清代的創新模式——某日元生在某月,需要配上什么才好,或,某日元生在某時,需要配上什么才好。古籍名我就不說了,看的太多,我自己都忘了,只是明白了他們的研究方向。
但這樣很不靠譜,類似稱骨論命。這些方法只是統計歸納法,處于八|字理論運用的粗淺摸索階段,不是真正的技。但可惜的是,網上仍有不少學者用此方法研究富貴格局模型,且頭頭是道!
弊病是,好壞基本知,更好更壞卻不知。這樣的統計學模式,大家都來查字典,生搬硬套的模式能知道大概如何會好,但并不知道如何就不好,更不知何時好和不好。因為其本不是命|理學的根本理論,只是一種基礎經驗總結。就好像我們常說什么樣的人能混得好一樣,要長成啥樣,要學會什么,要怎樣為人處事。但什么是最好,什么又次好,不知。而更多時候,不處于這個范疇的人,也有混得很好的,尤其第三次工業革命之后的信息時代,網上一查就知道有各種混好的人,很多都是字典之外的異類!
這下就不好糊弄人了。古代嘛,信息由士大夫傳遞給讀書人再傳遞給廣大農民,你掌握了信息權,那自然是你說什么都對!
優點是,這種無腦模式讓命|理學能廣大流傳,雖然都覺得不靠譜,但還是嘗試學著。當然,八股取士的社會,技術流什么都是low逼,即便有人嘗試過,也不會研究太深。再加上,各種理論互相矛盾,那更是云里霧里,所以在古代這一門就歸為玄學了,這個現象,并不是現代才出現的。
如今文藝復興時期,我輩對古文化必須有一個重組梳理總結的過程,這其中出現的很多新理論,對錯且不論,但意義重大。至少比古人進一步,真正研究過,且能在網上與人交流、討論,讓大家去用,是實踐,從而辨析對錯,再衍生新的正確的理論。
古代格局的定法,其思維方式仍與上述類似,是查字典模式,其巔峰時期的成果如十大命|格(朱雀乘風、玄武當權、乘風得勢等),如三奇,如神煞以及清代的納音,都被證明是不完善的需要前置條件的粗略歸納統計,是現代格局理論的基礎但并沒有形成清晰的理論。
我不是說古代沒人精通,但這種精通只是個體上的精通,是經驗的積累,不是系統的理論,主要靠口口相傳,連蒙帶猜,根本無法普及。中醫還是廣大客戶市場的支持,八|字命|理學哪來的廣大市場?恐怕在人們心中,求神拜佛者更有效吧!
所以現代學者讀古籍,想要入門,幾乎不可能,因為那里面的格局理論根本就是模糊的。究其根源,與信息社會的來臨有關,古代人一生都接觸幾人?若非華佗之類,游歷四方,行路千里,怎能總結自己的理論,成為宗師?所以,古籍,那只能是概念性學術。
簡單來說,算八|字,不算到大量,是不可能有東西可以總結的。
任何學問能成為學問,未經大量實踐,那都是扯淡啊!
所以這里有個結論也是定論,不會用電腦上網算八|字的人,基本不可能學會算八|字,甭管你名氣有多大,交流過多少。就一個原因秒殺你,你沒有那么多東西讓你總結。就算你名氣大,很多人不遠千里來找你,那數量也還是不夠。你唯一的優點,是被人傳授過,入門容易點,但想要算到靠譜,這還差太遠。因為這一門的理論,都還沒完善。大家都在山腳,你唯一比他人好的地方在于,你知道爬山是怎么回事。
玄學之所以是玄學,根本原因就是云里霧里,深奧而詭秘!
但學問之所以是學問,本質在于,理論清晰,大家能明白能認可。
所以前輩大師可以尊重,但牛頓的成就卻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
如果說古代八|字命|理學仍處于統計歸納的研究模式,定格局的目的是讓自己看到這樣的狀態,最好配上什么才好,然后結合日元旺衰,相戰流通來分析福禍;那么現代命|理學終于有了一點意思。
從上世紀90年代的照抄日元旺衰模式,又或者單論流通暢意,到盲派上了網,才有了“制”這個詞的發揮空間。平衡流通派叫做傷官配印,盲派叫做傷官制印。
問題來了,前者就是求平穩,以及在平衡的基礎上,好東西如官殺印流到日元身上,又或者日元流到財上,使命主有權利、地位、錢財可享,其中,誰改善了平衡和流通狀態,就是用神,常用詞是通關!
后者專求,以什么為功神來捕捉什么樣的用神,也就是體用、賓主理論。其理論有較好的內涵,但其描述,讓學者看的有點暈。可能是其撰寫者故意弄玄虛,藏內涵,也可能是本身是這么被傳授的,但總之,學起來,總讓學過數學的朋友們,覺得別扭!
其實所有的理論都是正確的,唯一不正確的是,不能單方面認為自己是完善的。
因為流通和制服都能作為得到的方式,都能成功。
區別是,印的流通是被動的得到,制服是主動的得到。可能在古代,主動的方式基本都是作死,要殺頭的,通過印的被動得到是主流生存模式,所以能促進流通的平衡理論很重要;但是在現代,尤其是在加入wto之后,主動的方式才是主流。你等國家給你分工作分房分車分媳婦,那你等吧!在如此惡劣的叢林環境中,誰還顧得上誰?不都得靠自個?封建社會進入到現代社會,最大的改變是,貪污謀私不再是積累財富的唯一手段。
流通中,唯一表達為主動行為的元素是食傷。做小買賣謀財,食傷生財。其最高成就是做批發和炒股,開貿易公司都有點勉強,做期貨根本不敢!而身財兩停和食傷泄秀是可以做大買賣的。
這樣看來,段氏才是如今唯一集大成者,因其總結了傳統平衡流通和盲派功體理論。(體用理論好像并非是盲派的,因為南盲北盲都沒公開承認,或者說他們本來是松散的組織,但肯定是獨特的一派)。
我這樣說,估計大家不會太高興了,尤其是各種子平派。
但我想說的是,什么派都能算對八|字,問題只在于,你總結出自己的理論沒有,別總說是傳承什么什么的,有個屁用,祖傳中醫也常醫死人的!這東西要靠個人的參悟總結。
八|字相對其他推命術最大的優點是,選官,也就是斷一個人的社會層次。你若是非要算一些細節事,其實我推薦你算紫薇,但你問你能成為什么樣的人,你的社會層次,紫薇不可能給你算得出來,而八|字是專門干這活的!
八|字主看成敗!吉兇大家都看,各有擅長!
可能有的八|字師傅說,我算吉兇很靠譜,但我真心想說的是,你肯定不如紫薇更擅長看吉兇。尤其是離婚,外遇等狗屁倒灶的事。至少人家能看出來的細節比你多。你算出來的仍處于成敗范疇,離還是不離,外還是不外?
按照這個思路,定格局,如果不能表達此人的最高成就,比如科學家,比如權威學者,比如權貴,比如大商人等等,那都是沒有意義的。
所以我推薦段氏盲派的格局論法。但段氏是不論格局的,也不取喜用神。但其制法明晰極為精妙,也就是十神里面的哪一個制哪一個。
十神本身有含義,你要什么制服了什么,直接表達,你采取什么手段,獲得了什么碩果。你會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格局直接就出來了!
然后再根據這個格局的制服的狀態(無制,有制,制服,制過頭),來判斷你成功的程度,以及升不升,賺不賺!
至于無制而流通的局,用流通的印來承接官殺的貴氣,用食傷的謀劃來獲取外面的錢財,整個體系就出來了。
子平的論法,平衡或者流通的派系,最大的問題是取喜用的理論太模棱兩可。
比如官殺弱,印旺比劫旺的格局模型,與官殺旺,印弱比劫弱的格局模型,在取用神上,經常莫名其妙。難道都取印比嗎?或者你覺得官殺弱,需要更多官殺,用官殺?
也就是流通在哪個環節弱,就用哪個。
然后一群人死摳旺衰,哪里弱就要補哪里。
這種拋開易理的加減法思路是很扯淡的,僅針對某些特殊而又清晰的格局,或許可用。
大多數八|字都是五行俱全的,流通隨時受到局中很多個字的影響。
比如官殺化印的局,遇上食傷極旺的運了,直接制印,制官殺,斷流,你怎么辦?
你只知道破格了,那么,這個運會如何,你如何評述?此運中,何年好,何年兇,你如何判斷?
你如果繼續死摳流通,就相當于是當個乞丐,等待貴人來幫你。可這個運是食傷極旺,已經明確表達,要主動去求,現有主動拼搏,才有貴人幫!
深入研究八|字,根本在于命主的心性(所欲,以及所欲時的表達方式)、行為,與外部環境(根據宮位,五行的不同,定出官殺印具體表達的工作、人際的抽象情況)的關系。才能定成敗。比如你用土匪軍閥的行為模式去管理學術研究或者經濟發展,那結果會如何?
所以,平衡流通派的思維方式是,什么都不是自己求來的,而是別人給的。而制法卻是什么都是求來的,別人給的都是輔助。
或許在古代,前者模式確實占據人群99%的比例,你學好了(印),有人賞識你(官殺能生印,而生你),或者作為無法做官的農民階級,只能依靠食傷(操心、行動,區別于重復勞動的比劫的靈活性體力輸出)來謀點小財抵御歷來苛政重稅。
但現代,明顯,生存的模式是多樣化的。
反而是等待被給予的方式屬于非主力。
那么流通的意義何在?
如上述例,用平衡流通的算法,過旺的食傷反克印,正克官殺,阻絕了官殺印通向日元的流通。但是,這樣你在論此命此時所獲時,考慮的仍是局中官殺印流向到自身的利益,若你判斷為斷流,沒人給了,那就是兇,但實際上不是這樣的。因為仍有通過食傷反制官殺印的獲得成就可能,而且有可能是比以往無食傷時更多的收獲!
子平法在測算吉兇時,有一定依據,但還有個重大的弊病是,沒法定層次,也就是發,發到什么層次,掌權,權到什么層次(只有宮位理論,但僅僅宮位理論是不足以評判成就高低的)。完全沒有大小的分別。正如現在網上很多分析李嘉誠格局模型的文章,仍然籠統于歸納模式,對于李嘉誠何時好何時壞的結論,也只能拼湊理論馬后炮去反推。
平衡流通派,對于克瀉耗是極端打壓的。食傷的泄出,財的消耗,官殺的克,若無印的扶持,并流向有比劫幫而旺的日元,那就斷為兇!他們認為泄是主動浪費精力、財力,耗是消耗物質基礎,克是外物引起損失。
僅有在印比過旺時,才有身過旺瀉出表才華,印過旺須財來破印表能力。也就是說五行中只有2個五行占據命局大部分力量比例時,才考慮,泄,耗,至于克,一般是不采取的,除非有劫財亂局。
這是否定社會現實的做法,但一定程度上符合古代人的行為方式。因為在古代,“你是我兒子”這句話不僅是血緣關系中的你是我兒子,而且是掌控權中的你是我的兒子!你是屬于我的,你只能按照我的意圖生存!程朱理學,天地君親師,都明確表達了這一點。我給你的才是你的,我不給你就不能要!你的都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否則就有道德上、名譽上的否定。
人群中,很多八|字中都有官殺印,旺衰各有不同,但至少有一半的人不靠長者賜,領導提攜,或者不主要依靠如此。這種嚴重不符合社會事實的分析方式,否定的是食傷的主觀創造性、主動性,財的靈活性、資源表達,官殺的磨礪性、對命主適應能力、情商的鍛煉。
把克瀉耗當成外部因素,把印比當成內部因素,是平衡流通派的核心理論,但事實上,很多時候,克瀉耗都可以成為本我力量的表達。所以身旺也有很多無能,很多疾病,身弱卻并非無能,并非很脆弱!甚至身弱也具備很強的自身能量!
平衡流通派還有一個扯淡的理論是調候,實際上若非子丑月極寒,午未月極燥,流通很少斷絕,也很少有需要調候的狀態。反而酉月金太純,卯月木太盛,也容易引起的斷流,這一派根本不說。實際上,冬生之木,見火而促進水易生木,是有的,但其理論本質在于火與水的對耗,也就是用火來反制水;正如秋生之水,見火也能促進金生水,而火為水所克,相對難耗水力,易耗金力。所以實際上,這個理論源于五行之間催化劑原理,當A生B,A過旺趨于從,B卻無根,相生難生時,見B所克之C來克A,促進相生,成為催化劑。而與調候無關!也并非只有水火旺,過寒過燥時才需要催化劑,而是任何相生之間,母旺難生子,都需要催化劑!
調候的說法,是平衡流通派,對于極端忌諱財的耗力,但又不知道如何完善理論時的一種附加補充理論。其實這種狀態下,就是要見財來破印,見食傷來耗印(水難生木時喜火暖局)。需要注意的是,催化劑中,五行有個元素叫做土,這個第五元素是一種雜質多而不純之物,其在格局模型中的表達,多數時候是辰戌丑未,四庫啊,土含量混雜,所以一般不作催化劑看。
子平派補充了一個理論,叫做破印成格,這也很扯淡。如果你見印旺難生身就要破印,那我就問如果形成財與印相戰又如何?
還是請你回到制的理論中來,你的說法實在是太牽強。制法不僅要論制印,還要論制服,不能制過頭,不能被印反制。唯一相同點是,當沒有制服時,平衡流通派或者說是子平派,與制法派都論流通。也就是說,大多數格局模型都要談制法,但某些極端格局如果一直都相戰不休,那就只能取流通。
制法在子平派中也有,比如印格財來破,但是對于何時好、何時壞的評判,仍處于模糊的概念性理論。這些都需要學者自己的領悟,這其中最好的學習方式就是立刻學習制法。
有些可能這樣來——既然現在是破印模式了,那取用神就是取破印的這個字,這個字越旺越好!不許沖戰,但制的越狠越好,通過這個思路也能蒙對一部分。
也就是說他們主要不論制法!也不懂得制的方式是可以獲得成果的!
而對于偏枯的格局模型,古今都論從格,唯有盲派不論。
子平派論從格的原因是,補充自己理論的缺陷,萬一逮住一個從勢從氣的八|字怎么辦?那就從唄,認為從就是富貴,而其取喜用神的方法更搞笑,只要保持繼續從,那就是吉!
導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爭論這是不是從格,然后既然是從格,為何不是越順從其勢越好呢,那就補充一個假從格理論,你是假貨,所以套不上這個理論,讓人笑崩。
實際上子平的理論來論有較多矛盾關系(沖、刑、穿)的局,有明顯1|2個五行極旺而從的格局模型,根本論不了!也完全違背道家易理。
子平派核心理論缺陷的表現是一句話,一個極為重要的補充理論:“有病方為貴,無傷不是奇”。也就是說子平理論默認:有重大矛盾關系的命|格,才能成為貴命。知道是知道,默認也默認,但就是無法解釋為何會因為大矛盾而產生大貴人。核心理論存在缺失(實際上在制的理論中,制服而得到的行為與結果表達,能很清晰解釋這一點)。
子平理論作為一門概念學術,而非理論學術,最不靠譜地方在于,解釋不了為何要用這個,只知道理論上是要如此。沒法理論聯系實際,告知學者和客戶,此時應該如何,為何要這樣,而僅僅是形而上學的理論套用。但子平理論作為一門思維上的學習方法,對于研究命|理還是有引導入門作用。只是,你別學成玄學就好。
深入學習八|字,還是要結合現實來分析較好。也就是,不管是流通還是制,你最好還是要明白,他到底在現實中是通過什么手段和模式,來生存的。否則,那你就是在學習玄學,玄到最后自己都暈乎了。
理論結合現實,這是西方自然科學,包括哲學的根本研究方式,但不知,為何很多大師結合不來呢?是因為被傳承灌輸的太暈乎太深奧,還是學太多走不出來?
學子平有了一定概念基礎之后,加上盲派金口訣類的查字典的統計歸納模式的熟悉總結,對于單獨細節的問題,卻也有快速反應的效果(某些方面,不下于紫薇的精細度)。據我所知,幾乎所有的民間高手,都是這種學法和用法,長三角、兩廣一帶年入百萬的不少。
所以,子平學得好,其實主要是自我總結得好,子平本身的理論還是粗淺,必須有自己的總結才行。自己琢磨,或者有師承學會熟練的找應期方法,加上口訣,還是很神的!只是初學子平,沒個十年以上的經歷,基本上總結不了什么。因為學子平等于沒學到任何東西,子平僅是框架理論,剩下十年時間你自己總結經驗去。而其傳授過程非常復雜繁瑣,也導致學費極高,低了也不好傳授。
還有一個限制,子平法學好了,你如果只是斷吉兇,看應期(比如何時結婚,何時好),也行,但想要學到深處,我建議這位學者還是棄八|字,學紫薇去吧!雖然我知道現在很多人都兼修。但我的意思是,你還是干脆精修紫薇去!免得一門搞不清楚學多了,步子大了扯到蛋!
反駁平衡流通派,我見過最犀利的說法是——你都不知道人家靠什么過日子的,你是怎么判斷他何時好,何時壞的?純屬蒙唄!
有些所謂自命子平派,也會如此。沒掌握命主如何生存,就敢定好壞。你大概知道命主如何才能混好也行啊,別抽象成玄學。這一點是區別子平派學沒學好的關鍵特征。
[if !supportLists]第二,[endif]喜用神定法辨析
平衡流,是將八|字當成了一個靜態的局,毫無生氣,也不靈活。流通派,是在不得不動態考慮時,來個流通的動態表達,僅此而已。
而子平派,本質上與上述相仿。
這些都不是八|字學的本質理論。但是是八|字理論在發展中的理論。其簡化如三命通會、神峰通考、窮通寶鑒的查字典模式,對八|字的推廣普及有意義作用。其理論啟蒙過程中,如《千里命稿》之類的著作,雖有所總結,但仍處于看山不是山的哲學境界。
這種理論的形成,與儒家文化的中庸思想有直接聯系(其實就是用儒家思想強行破解道家核心而導致的荒謬)。
但中庸思想本源于道家!
儒家的中庸是要人持續保持中立、中庸,滿招損,謙受益,因其學道家學的不明不白,沒說何時是滿,何時是過謙,所以最終形成這樣的思想——無論何時何地都要保持中立,不偏不正,不上不下,無勇武棱,無智無用,所有人都培養成書呆子。道德標榜,精神崇拜,虛無渺茫,敗絮其中金玉其外!
而道家《道德經》的原話是:“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也。金玉盈室,莫之能守也。貴富而驕,自遺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這里面明確的說明,過度易損,過剛易折。你可以滿,但不能過度!
平衡流通派近似于儒家思想,永遠追求的是日元的旺衰,旺了就克瀉耗,弱了就幫扶。隨時保持中間狀態,多吃一顆,不行,吐出來,少吃一粒不好,馬上加一顆。我尼瑪,這也是醉了。估計也就是初次嘗試學習這種理論的人,才會認可。繼續沿著這條路研習的,多半是有點智障的。
我們尋找八|字命|理學的根本理論應該從道家、易經的核心思想去找。
《道德經》“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自然的法則,是損減有余來補充不足。人類社會世俗的規律卻不然,而是損減貧窮不足來供奉富貴有余。
叢林法則是隨時存在的,強者更強,弱者更弱。但天道循環自有規律,過強則衰,過衰也趨強!
八卦盤,正面左白右黑,反面一般不涂色,其實是左黑右白。
左邊的白多納黑,右邊是黑多納白。左白右黑相容,你推我,我推你,八卦盤轉圈圈。
左邊白過強,不容忍黑的存在,則全白沒黑了;右邊繼續發展,則全黑沒白了。然后左右黑白也不互容,你沖擊我,我沖擊你,八卦盤不能轉圈來自我調解平衡了,砰一聲,爆炸!
所以平衡,不是說,我與你相等。八|字的印比的力量,不是非得與克瀉耗的力量相等。若是相等,則多半是要爆炸的。主病兇災!
平衡應該是一種,你包容我,在某個方面,以你為主體;我也包容你,在另一個方面,以我為主體。其本質是陰陽相濟。所以正面看,你是很強的,我是很弱的,反面看,卻反之!這也是進退之道,與時俱進之思想,對立統一之學。這是真正的陰陽之學!
而儒家的中立狀態,擅長培養庸才,愚化百姓,教化下級,利于皇帝統治。曾國藩就是其中佼佼者,當然不是說他蠢,反而是聰明的,因為在他所處的社會文化狀態中,若不平庸自持,又不造反,恐怕活不長。
民國時期是陰陽顛倒之時,出了不少大師,但幾乎一個有用的都沒有,有用的基本都是舶來西學!作為現代中國的西方文化奠基人倒也可行。如今我們的文化,基本推導重來!
現代,是陰陽和諧之時,這才是健康之道。至少不斷變化的社會,如天道般,能給予各種人群出頭的機會。
陰陽相濟之理,懂了就很簡單,一句話——陰陽相濟就是了!
不懂就很復雜,需要很多種例證來講解。
比如,中醫的本質理論也是陰陽相濟。
中醫學的根本理論是君臣輔佐,寒燥相濟。你隨便找一副實用的方子,其中必有一味主藥,主藥決定了此方的主藥特性,但其中也必然有諸多輔藥,輔藥往往寒燥屬性與主藥相悖。輔藥的作用,一用以中和寒燥也就是陰陽屬性,若無中和,則為毒藥,不適合人體服用,神農嘗百草,得五谷雜糧為最人體最適宜的食物,可以長期實用,但其余植物用于食,基本都偏寒偏燥,若無輔助,輕者長期服用沉淀毒素,重者一聞即亡!
[if !supportLists]二,[endif]輔藥的作用并非直接與主藥的陰陽屬性累加累減,過寒就提點燥,過燥就提點寒,不是這樣的!更重要的是激發主藥的藥性!這不是加減法,而是陰陽相濟,就像是食鹽單獨吃只是咸,放在肉里卻能激發食物的鮮味。這是一種促進激發,有點類西方思想中的鯰魚效應。
[if !supportLists]三,[endif]若輔藥為主,主要為輔,則又是一味新藥。
我只能粗略談及中醫理論,說得不好。不過我相信,絕大多數學中醫的人,其實也不懂這個!但絕大多數人都知道,確實存在這么一回事!
八|字學的陰陽之理也如中醫藥理一樣,隨時存在。若無反方力量,全為正方力量,則正方力量也全為毒素!滿局傷官而無官殺印,那么這不是什么狗屁從格,而是傷官過旺為兇,狂妄而不實干!滿局財星不是本事,而是虛妄幻想,懶惰郁塞腦子。滿局官殺過旺為兇,壓抑悲觀毫無上進心。滿局印星過旺為兇,自設精神阻力囚住大腦和智慧!
真從為至賤,古今夭折橫死居多。假從有一線生機,格局模型若是組合得好,因苦其心志熬其筋骨,能得大富貴(以后多角度說清楚這里面的道道)。
這一點簡單而又深奧的本質理論,在子平派是這樣說的,“有病方為貴,無傷不是奇”《五言獨步》。但這句話有故弄玄虛之嫌,其實不是故意的,是他不懂,所以也不太能說清楚,有點羞答答地給出這么一句話。后人領悟的就領悟了,沒領悟的還是懵逼。更多半領悟,又不是太懂的,往往卡在這里——到底要病成啥樣才行?啥樣的病氣可以爆發福氣,啥樣的病沒救?
八|字的本質理論是陰陽、正反、變化。
時而某些方面強,某些方面弱,這才是正道。隨著成長,后天變化著強弱對比狀態,也變化著結果。
所以中庸之道用在制法中更靠譜,一強一弱陰陽之合才是真正中庸之道。保持白卻不過度白,優點剛剛的,也能藏點黑,留點余地,不過剛。而不是用在論日元的旺衰上。這個智障分析法,就拋棄吧!
也可以用在相生關系上,相生的兩個五行,只有達到一定的平衡,也就是都還算旺,或者都弱,才能相生,否則易成為不生卻克!
也就是局中有A制B,這時候才考慮陰陽相濟,中庸之道。
有時候可能是AB一起制CD。
那么制者與受制者保持如陰陽魚圖中9:1的力量強弱,就是陰陽相濟的完美成功狀態了。
到了9.5:0.5甚至更過,那就是制過頭。
低于這個比例,就需要繼續努力,去制。
主動性的命主行為方式都與制有關。并非不談流通,其實,99%的制的格局分析法中,都需要兼顧考慮流通。
尤其是A生到B去制C和其所生的D。
流通的用法,在相戰狀態下,也就是大約低于7:3的力量對比局中,若是實在無法制服,則要考慮被反制,所以取流通避免被反制。反沖、反刑、反穿,那都是兇,會有全面綜合性的壞事發生。
滴天髓云:“旺神沖衰衰者拔,衰神沖旺旺者發”,說的就是這個問題,制法解決不了問題了,你還非要求平衡,去制,而形成沖戰,那不是作死嗎,這時候才考慮用流通,通關,化解兩方的矛盾,比如金木相戰,金若能制服木是最好,若不能,則用水,雖然無明顯好處,但至少讓局中平和,不惡化。
通關的意思是,放棄目標,化解執著。這個就不是儒家觀點了,流通是佛家的觀點。永遠都是那句話,“回頭是岸”。道家雖然也有無為思想,但并不符合“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的易理。天子們被道士忽悠得認為自己真的就是天了,所以有黃老之學。
對于能力智慧高的人來說,目標是目標,唾手可得,見通關為松懈,懶惰(比如食傷制官殺,已經制服后,又見財通關,為好色貪財誤事)(往往這種輕松寫意的狀態,會被平衡流通派認為是好的狀態,會誤導命主),會導致失敗。對于平凡人來說,目標不是目標,是幻想,因為根本搞不定,不可行,只能想想,所以不如化解執著,比如一丑男要娶美女,又沒錢,咋辦,放棄唄!這樣大家都和諧愉快,非要較啥勁?
對峙局定喜用,以通關為主,但若是破壞關系不多重,那么見合的字來解開少量(最好只有一組)破壞關系,而繼續保持陽方制陰方之狀態,反而更優先取用。
八|字根本理論,其實很簡單,就是:
內部因素與外部因素
本我因素與他的因素
有利因素與不利因素
內外因素的確定,近似平衡流通派的分析方式,但區別于印比就是內部力量,克瀉耗是外部力量,應該是,比劫食傷為內部因素,財官殺印為外部因素。平衡流通派認為官殺為壓力,財為消耗,食傷為浪費。實際上我們根據上述談到的內容,食傷為我的智慧我的執行力,也可以歸納為內部因素。其中尤其是食神,就是我的個性的表達,行為性的精力、財力消耗不強,所以最適合歸納為本我因素。而傷官因其不穩定性和破壞性近似外部因素,但實際上,我的性格和行動力本身就是我的力量的集中體現,不該如此歸納,難道傷官作為懟人小能力,懟還不算是本我的力量么?食傷作為主觀行為,就應該是本我的一部分,我的行為怎么就不是本我的力量了?還非要算是消耗、浪費。
這一派,以儒家思想為哲學基礎,只考慮簡單的內部與外部矛盾關系,仿佛全世界都要圍著自己轉,只要我修身養性好了,該來的自然就會來,只考慮印和本身的比劫。而不需要有任何行為表達,不需要食神的才華輸出,也不需要傷官的實踐性。理論上,似乎貌似如此,但實際上,這世界上倒霉的人那么多,就問你一句,憑什么?你以為個個都是郭靖啊!這種唯心思想,與宋明時期的心學相似。就這點上的優劣,還是王陽明的學術比較靠譜,前面程朱理學,實在荒謬!而印其實是外部與內部的連接點,屬于中間派,時而外,時而內。內部:比劫食傷,外部:財官殺,騎墻:印。若見財為外,則印為內;若見食傷為內,則印為外。
本我因素是命主的內在人、心的資源,對應于日時主位的所有的字(星),而賓位是年月外宮所在的字(星)。不同的格局模型,位置不同,可利用的資源類型不同。比如賓位的印多半指一個對自己有善意的長者,而主位的印通常表學識、內涵,兩種資源都可以促進成功,但模式差別大了去了!
注意,傷官不貼身,不一定代表此人本身的傷官天性,可能是別人對自己的影響,影響自己去發揮精力;而偏印不貼身,不一定代表此人具備偏印的一些冷漠敏感特征,可能是外部環境客觀就是冷漠讓人敏感的。而兩者貼身時,天性就是如此,源于遺傳,不須外部來影響本我形成這種心性和行為。傷官在主位尤其是貼身時,和在賓位區別很大。
有利因素,在制法中表達很清楚,我用什么制什么,通過什么方式和資源得到什么。制方是有利因素,已有資源,可能是本我或者他的因素,可能是內部的或者外部的條件;受制方就是結果,我目前暫時沒有的,但我卻要獲得。
但結果也可能是本我的或者是他的因素,本我的缺點要不要改善,我之外的因素我要不要轉化為可利用資源?比如你上司是克你,但為何不能成為你事業的助力?匪徒是壞人沒錯,為何不能轉化為你借刀殺人的工具?
可能是內部的個人原因,也可能是外部的環境因素。
以上,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
八|字學術是一門心性——行為——環境,三維分析術。
心性要好,環境也要好,但兩者兼容起來才是真的好。是否好,得看行為的橋梁作用。
有些格局模型是以行為改變(選擇)環境來配合自己的心性;有些格局模型卻是改變心性來順應環境(這個就是儒家思維了,儒家不是不好,只是不全,且有摒棄異端、閹割心性的做法);更多的是兩邊都雙向改變(選擇),通過行為來判定短板和抉擇。這種區分無關命|格層次,但有關能力高低,只是太過于依靠能力智慧的格局模型,畢竟辛苦勞累。
學八|字就是要學會分析:
日元旺衰學:什么是內因,什么是外因,用以辨別問題出在自身,還是外部環境;
宮位學:什么是本我,什么是非我的,用以辨別問題出在自己人,還是外人;
制法之學:什么是有利什么都不利。用以定格局,定生存模式。這一部分為核心,涉及陰陽相濟理論,上述兩者僅為輔助。
所以八|字理論的本質在制法,不在流通。確實有些格局模型局中完全無沖戰,而80%的人群五行俱全,混亂而平凡,沖戰之力有,流通流向也存在,所以才導致,很多人分析八|字就找流通。而實際上流通是被動獲得,隨遇而安而生存;“制”才是計劃與目標,行為與理想之間的矛盾表達,是人類生存的本質模式。
從格,是制的極限狀態表達。其中假從趨于極限狀態,真從是制過頭,無可被制的表達。所以真從往往初生時貧賤,多夭折之命,何時來受制方才有所作為。假從相對平凡而貧苦。但無論真假從,遇上好大運,都能爆發巨大能量,因為這兩者都是最接近9:1完美狀態的格局模型,局中大量的單方偏枯力量,因為無反方力量存在,所以淪為他的因素、外部因素、不利因素、兇神!一旦陰陽相濟形成,則立刻全局歸于有利因素,以前吃過的虧都成了自己成功的經驗基礎,計劃和資源龐大,目標唾手可得!
而喜用神,大多數情況下,建立在人們對目標的設定,對計劃和已有資源的評估上。所缺的一方就是用神,輔助后者的或者次等重要的后者,就是喜神!但超過陽:陰=9:1的完美成格狀態,陰方為用神,卻要注意不可過多,一點即可,多了會反噬陽方,形成制不住的對峙、相戰狀態,而破格。
問題是,很多人看八|字根本不找喜用神的。為何?因為格局是會變化的。
上面說過,陰陽之間的比例,是隨著時間在變化的。如果變化了,人的計劃與目標都變了,你還繼續取這種制法的表達,什么制什么的格局嗎?
不能,得重新定!
某時目標成為已有資源,反過來追尋計劃中的漏洞,也是常有的,在社會高端人群中很常見。
又或者花了錢買了房,后來用房子賣掉換錢,這也是用神和忌神之間的轉變。
陰陽相濟之學,時刻變化著。定死格局是不符合易理的,也無法判定人一生中變化而復雜的吉兇。
先天格局模型,八個字,定格局的意義僅是判斷其可能一生大多數時候會如何。
先天決定了上限,后天決定了行程。豪車上破路的理論,這個很多人都知道,我有車的種類(格局模型層次)——發動機(局中邏輯關系強度,力)——新舊(格局完善度,勢)——道路(行運路況,運),論命四大要素理論,在后續格局課中講。
先天格局以及喜用神的確定,甚至對于起名都有問題,甚至有害。
因為假設豪車一直開一檔速度前行,為何還要把他當成豪車開呢?若是拖拉機裝上宇宙發動機,當做豪車又如何?
所以后天行程,也就是后天每十年一個的大運,也是重要評價標準。
格局會變,喜用神隨時變。
起名,我建議取人生努力到輝煌的那一段有利的喜用,先促成成功了再說別的。
所以先天喜用神還真的可能毫無意義!
另外,一般來說,人是為生存而活著,也就是主軸線一般是事業財富(就算你不求財,求一些空虛的東西,那也是你的事業,需要你的付出)。怎樣生存,這是格局表達的,這時候取的喜用神,與你健康,感情所需,其實不一定一致(有一半概率是一致的),這也很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