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語: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今年我整四十,對于一個女人而言,正式步入中年。
回首四十年人生風雨之路,坎坷辛酸、喜怒哀樂,人生百味皆品嘗。然而生活的對我的鐘愛,總在不經意之間,讓我的人生千折百轉。
1、好好讀書是農村娃娃唯一改變人生命運的機會,尤其是女孩。無力選擇、有力的努力,人生第一次峰回路轉。
盡管當今社會一再抨擊應試教育,可是好好讀書、專心應試仍是無數農村子弟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
我就是應試教育的幸運兒。小時候爸爸對我說:“如果你考上公費師范學校,咱們家就砌新樓房!”1994年初中畢業,我考了全校第一,以高分進入揚州師范學校,成為公費生,上學不用交錢,學校還發錢。當時初中校長問我:“為什么不選擇重點高中呢?可惜了!”不熟悉我家庭的校長不知道我是無力選擇的,在當時,考上公費師范就是農村子弟最好的出路。
人總是隨著人生平臺的拓寬,看到更多的可能。走進師范,當班長、學普通話、進學生會、參加排球隊、運動會長跑冠軍,我在自己已有的賽道上,努力的奔跑著,盡管自己知道還有更高的學府——大學,但是師范里保送到大學進一步學習的,全校也就是兩個名額,鳳毛麟角的幸運會與我有緣嗎?我還是安心等待著走上小學教師的工作崗位吧。
1997年師范快畢業,我被學校差額保送至蘇州大學參加入學考試,兩個人去考試只能一個人留下。我帶上了初中三年的6冊英語書(師范不學英語),筆試2場、面試1場,也許是我師范里多樣化素質的發展打動了面試考官,幸運的橄欖枝拋向了我。人生第一次峰回路轉,初中畢業分數線超過重點高中二十多分的我,沒有上高中,卻贏得了上天之垂愛——走進211大學學習深造。大學的平臺又給了我新的視野和新的可能。
人生啟示:求學積累人生可能,終身學習,努力創造改變機會。
2、努力工作是普通人在城市里安身立命的基礎。教書育人,執著而迷茫,人生再一次被變革。
帶著大學里學到的知識,我走進了重點中學,成為一名人民教師,教書育人,從初一到初三,從高一到高三,和自己的學生們共同成長。我努力的工作,當好班主任、教好本科目、競選團支書,在教師的道路上,依舊執著努力,不過迷茫未來。從初一教到高三,從區里賽課賽到全國,然后呢?然后我的人生方向在哪?迷茫,真的迷茫。
學校其實是一個半封閉的地方,這里的工作、生活、社交單調而相對簡單。我以為會一直教下去,因為我看不到其他的道路。
直到有一天,被區里安排參加青年干部學習、座談,我的“年輕人發展之路——行動+學習+總結”發言受到一些領導的青睞,很快我被征求意見是否愿意調入機關工作,那一年,我依舊對自己的人生迷茫,有如此的可能,為什么不試試呢?
人生再一次被變革,在世俗價值觀中,走進機關是人生的幸運。我享受著這個幸運,卻依舊對未來迷茫。
人生啟示:當我們不明方向的時候,活好當下,跟著感覺堅定前行。
3、結婚生娃是平凡女人都要經歷的人生過程。早婚晚育,一子又一子,人生變幻莫測,擁有無數可能。
進入機關,我老早過了三十而立的年齡了。多年在重點中學的打拼,客觀與主觀的因素都讓我和老公沒有早早要孩子,一直過著我行我素的二人生活。機關的按部就班,讓我和老公開始孕育我們的愛情成果,小寶應運而生。
取名“小寶”,是因為我和老公快中年才得子,無比欣喜和疼愛,他就是我們手心里的寶。不是“大寶”,更因為我和老公壓根就沒想過再要一個孩子。
上天把孩子降落到人間,都是來修行和超度父母的。在沒有孩子的時候,我沒有認為我度過的前半生有什么問題,有了孩子,我才發現自認為比較成功的教師生涯,在育兒的問題上,仍是荊棘滿地。于是,我開始尋找答案,我開始知道我要面對我自己。孩子的問題,其實都是我們父母自己的問題。
一邊學習育兒知識、心理學知識,一邊反思我的人生。學習六A教育模式、學習正面管教、學習薩提亞親子教育,直到學習九型人格,困惑我多年的成長煩惱、婚姻困惑迎刃而解,在教育小寶問題上更因九型人格而不再糾結。性格決定命運,九型人格對人性深入潛意識層面的洞察,讓一切家庭問題、育兒問題乃至工作問題,都不再是問題,他讓你從內心真正做到釋然、放下,學會與親人、朋友及自己同頻共振。
學習中,我更探索到自己內心真正的喜好——公益傳播九型,開發青少年九型人格課程,延續教師的使命,讓孩子從深入認識自己性格開始,學會根據自我性格所長去高效完成課業學習、設計自我成長路徑;學會找家長、老師或他人的性格頻道去有效溝通,練達高情商,為自己一生的發展奠定人格基礎。
迷茫的人生隨著學習、思考越來越清晰,上天也賜予了我們家庭另一個珍貴的天使,我們取小名為細寶(諧音喜寶),比哥哥小寶還要小即為細。細寶如今才六個多月,但是已經展現出與哥哥截然不同的性格,這讓我更多了一個實踐研究兒童九型人格的機會。
四十不惑,人生輾轉波折、峰回路轉,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將心存感激,帶著夢想繼續堅定前行。
人生啟示:夢想要有勇氣去實現,年齡不是問題,青春永駐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