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出去玩,在地鐵站買完票一轉身,一個中老年婦女立馬攔住我“幫我買張票吧”,我一愣,沒敢接過她伸向我攥著錢的手,防人之心不可無。
“你要去哪一站呢?”
“***站~我們四個人~小孩要不要買票呢~~~”中老年婦女像是看見了救命稻草一樣不停地問我各種問題。
我看著她的模樣,旁邊還站著一個中老年男子,還有兩個孩子,估計是鄉(xiāng)下進城,不會坐地鐵,我耐心地一點一點地和她解釋。
“4個人,一共12塊。”
她猶豫再三,再一次把錢伸向了我,我擺擺手。
“你把那張20的從這里放進去就行。”
她猶豫了一會,拿出一張10塊,兩張1元的紙幣卷成一團,被我告知這臺機器不能識別1元紙幣后,像是下了很大的決心又掏出那張20的,卷了卷,準備塞進去。
“不不不,你得展開。”我急忙說,“一會地鐵卡和找的零錢都會從這里出來。”我指了指。
“原來會找錢的啊!”她如釋重負,我才瞬間明白她之前的猶豫。
看見她如釋重負的微笑,我轉身離開,帶著莫名心酸。
我沒有來得及聽她更多的事情,因為,我怕自己沒有能力去承受。以前我會和賣菜的阿姨嘮嗑,和街頭賣水果的阿姨嘮嗑,聽他們的悲喜故事,但今天的我只想轉身離開。
想起白天和師姐出去玩的時候,師姐的一家子一起宴請我們,飯后,師姐的爸爸開車,我們坐在后面聊天。我還清楚地記得自己坐在后面,看著師姐的爸爸熟練地開著SUV,和我們談笑風生。
師姐早已研究生畢業(yè),考了公務員,爸爸媽媽都是大學教師,家里房車都不止一套,馬上又要結婚了,男友也是公務員,家境也很好。
總體來數(shù),師姐的生活非常巴適自在,家境良好,爸媽健康,家庭關系又和諧。
我坐在地鐵上,帶著兩天奔波的疲憊,想起師姐爸爸開車的熟練雙手,想起剛剛攔著我要我?guī)退I地鐵票的顫巍巍的手,想起前段時間刷爆朋友圈的即使清北畢業(yè)也買不起北京一套房的文章,想起寒門再難出貴子的熱門話題,想起無數(shù)的勵志雞湯······
社會正在階層化,我們無法否認這個事實。
所有的父母都能給自己孩子無窮的愛,但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給孩子一個好的出身和家教。
我不知道窮人家的孩子和富人家的孩子會在人生的前20年到底差多少,差距會有多大,眼界會有多大的不同。
那個站在一字不識的奶奶面前的兩個小孩能接受到好的教育嗎?還是會早早地中學畢業(yè)就外出打工,然后惡性循環(huán)?
我靠坐在地鐵上,想不出答案。
地鐵上人來人往,也許,我們都只是彼此生命里的過客,在這個巨大的社會洪流里,誰會在意你某一個人的前途和未來?
我從沒有被誰知道,所以也沒有被誰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