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出自江淹《別賦》的這句名言,說來有趣,最初知道還是因為神雕俠的黯然銷魂掌,當然對金庸老先生的乾坤大挪移蓋世神功除了佩服還是佩服,對于這位大名鼎鼎“江郎才盡”故事的主角,寫出這樣的佳句,更是佩服的無以復加。
自古以來,描寫離別場面的詞句車載斗量,“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慷慨悲壯,一去不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不舍之情,溢于言表。“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強忍不舍,豪氣面對。“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更是千古傳誦,膾炙人口。可江淹此句一出,誰與爭鋒?何故?無他,唯有此句道出了蕓蕓眾生離別之際的真情實感。無論是慷慨悲壯,還是故作豪氣,皆都遮掩不了一個事實,何人能避開離別之際的依依不舍、黯然神傷。
子女離家,作父母的千叮嚀萬囑咐,滿心的牽掛最后都化作了嘮嘮叨叨。最妙的還是唐代詩人孟郊的《游子吟》,“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這位母親對于孩子離開所有的牽掛不舍,不著一言,卻通過密密縫的動作表現的淋漓盡致,令人嘆為觀止。
想到此處,不由得想起我家老二,心情免不了有些低落。自從開學在即,到了各奔東西的時候,我要去蕪湖,姐姐去阜陽,唯有老二和媽媽要留在家里。剛剛跟他說起這件事的時候,就先問我要幾天才能回來。面對小家伙的問題,我竟無言以對。小伙子剛剛幼兒園畢業,對日期的理解還有些懵懵懂懂。之前我在蕪湖時,每次打電話的頭兩句話一般是這樣子的。
“爸爸,你還有幾天才能回來啊?”
“爸爸,你給我買了什么玩具呢?”
每次回答第一個問題都要半天,我先回答很快就回去了,然而這樣的答案肯定是不滿意的,繼續追問到底還要幾天,直到知曉具體天數才肯罷休。然后就開始扳起手指頭一個個數,數完之后,還不忘哀嘆:“怎么還要那么久啊”。后面再打電話的時候,先不說別的,扳起手指頭給我算還有幾天就可以到家了。直到我回到家才算了事,所以每次匯報回家日期的時候,我總是認認真真把天數算好,生怕搞錯了不好交代。偶爾出現一次意外,錯了天數,需要半天解釋,還要陪著小心,另加禮物才能勉強擺平。
說來有趣,老二年齡不大,可是人情世故上卻是心眼頗多。平時胡攪蠻纏,撒潑賣萌自不必說,到了一些特殊的時刻,分外的敏感,尤其是最見不得離別。這也沒有辦法,小的時候我和他媽媽上班,工作地點離家較遠,一周見不上兩次,每每是聚少離多,故而我們每次走的時候小家伙哭的是驚天動地、撕心裂肺。所以后來,走的時候我們都弄的像地下工作者一樣,想方設法,挖空心思,可到最后還是免不了大哭一場。
現在年齡漸長,當初那個小小的人兒也有了些小男子漢的模樣,再也不會輕易地掉眼淚了,可每次他那稚嫩的話語和搞笑的動作還是免不得讓人牽腸。
這次我在催姐姐收拾東西要出發的時候,姐姐還沒收拾好,他已經收拾停當。左手里是最愛的爆裂飛車,右手里拿著《阿衰》和《絕對小孩》,身上背著她小姨剛買的新書包。跑過來對我說:“爸爸,我們走吧,爸爸、媽媽、姐姐和我,我們四個人一起走好不好。”
望著小小的人兒那依戀不舍的模樣,怎能不讓人黯然神傷。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