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情緒很無常的人,身邊親近的人經常被我的情緒傷害到,于是借著在社區開展情緒管理活動的契機,加強對情緒的認知。
所謂情緒是指個體對事物的態度的體驗,情緒十分微妙,對我們的影響超乎我們的想象,
首先,我們需要透過身體語言了解情緒。社會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類的溝通更多的是通過他們的姿勢、儀態、位置以及同他人的距離的遠近的方式,而不是直接的面對面的交談進行的,有專家認為,百分之65的人際交流是以身體語言而不是語言方式進行的。
英國心理學家莫里斯經過研究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人體中,越是遠離大腦的部位,其可信度越高,臉距離大腦中樞神經近而最不誠實。曾經看過“讀心神探”中其中一個鏡頭,在審視一個嫌疑犯的時候,嫌疑犯的腿呈逃離的姿勢,雖然身體上身是面對問詢的警察的,由此可見距離遠的腿反應的是人真實的感受。
人有喜怒哀樂多種情緒,會交替出現在我們的生命中,我們需要認識到各種情緒,并發現負面情緒帶給我們的積極意義,如以下:
憤怒:準備對一個不能接受的情況作出改變的行動;
痛苦:使自己避開危險;
憂慮:把精力集中在處理一件當時最重要的事情;
緊張:需要額外的能力去保證成功;
悲傷:從失去之中取得智慧去更珍惜現在擁有的;
無可奈何:已知的方法全不適用,需要創新突破;
討厭:需要擺脫或者改變;
后悔:找出一個得不到最好效果的做法中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