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是個愛花之人,一年四季,院子里總是相繼盛開著我叫不出名字的花兒。
一日下班歸來,踏進家門的的那一刻,撲鼻而來的是淡淡清香,撩人心境,沁人心脾。令人振奮。走近一看,只見那白色的小花骨朵兒在陽光的沐浴下含笑凝視著我,逆光的葉片顯得異常鮮嫩,青翠欲滴。婆婆說:“給買了盆茉莉,聞聞香吧。”原來是茉莉花呀。小小的花朵棲在枝頭,微風過處,搖曳生姿。浮光掠影,一簇一高潔。真是“一卉能熏一室香,炎天猶覺玉肌涼”,即便忙碌疲憊也是滿心舒暢和涼爽。
茉莉花開,一朵朵潔白的小花與一片片綠葉相互陪襯著,珠圓玉潤,儀態雅素,以冰雪之姿,呈襲人之香。我喜歡茉莉,正源于此——隨遇而安的恬淡,不事張揚的寧靜。無論什么時候遇見,她都是一副內斂從容淡泊沉靜的樣子,她的安寧與恬淡,能拂去身心的疲憊,讓我每時每刻都擁有花開的優雅和美麗。
愛了她的純,品了她的香,也就惹動了心中那滿心憐愛,不與人爭,不求人惜,只是默默地吐露著生命的芳華,奉獻一抹沁人的幽香。這就是茉莉,我心中的花,讓人心疼到底的花。
因為一幅畫,結緣一個像茉莉一樣的老師——王莉莉老師。 那場遇見,是一場美麗地花開,清潤了眼眸,清新了心田,攜著最清澈的友愛之花一路前行,不急不緩,不悲不喜,仿佛早就該遇見。
對于結交朋友這件事情,我從來不主動,因為怕打擾別人的意愿;當有人愿意走進我時,卻是滿心歡喜。當看到莉莉老師的好友請求時,興奮不已。其實,早就開始默默地關注了,只是怯于與人交流,從不敢打擾。
二三十歲的我們天天嚷嚷著“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而我們的莉莉老師五十歲,依然可以容光煥發地出發。
在《五十歲,再出發》中,王老師寫到:
教書育人三十載,
披星戴月把樹栽。
桃李不言自成蹊,
老驥伏櫪樂開懷。
“衣著顯審美,發型顯個性”,在你的妝容里有著你的精氣神,在你的妝容里有著你的氣質、韻味!美麗的女人無不是精致的女人!“沒有人有義務透過你邋遢的外表,去發現你內在的優秀。”
作為女人,你必須精致,這是女人的尊嚴。
這位逆生長的老師讓我相信,當我們對自己抱有更高的期望時,也能逼自己鏗鏘努力。也要學會任何時候絕不放棄自己,而任由生活的雞毛蒜皮蹂躪。
教師節,王莉莉老師說:
吃自己的飯,流自己的汗,帶著一顆良心,兢兢業業,盡己所能的做好自己的事,腳踏實地地做好自己的分內事,盡自己的一份力而已。我們不是神,做不到把每一個學生都教成才;我們不是蠟燭,做不到毀滅自己成就別人;我們不是園丁,做不到按自己的意愿對學生們修修剪剪。
但將此日作平日,教好一生值此生。
莉莉老師說她還想是一朵花,在歲月的時光里靜靜地等待著自己的花期。在陽光下,汲取養料,積蓄力量,栽培自己,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
就這樣,一直在以仰望的姿態,默默地關注著這位茉莉老師。古人說“言為心聲”、“文如其人”。在莉莉老師悠遠恬淡的文筆下,意境超然,韻味雋永,閑雅的渲染,多情的思緒,更像是生活里的一縷陽光。于丹說:“把陽光沏進咖啡里,然后把陽光喝下去,讓自己散在光線中,這是一個讀書的境界”。這該是“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品性吧。
茉莉不似牡丹高貴富麗,也非寒梅傲雪凌霜。但她淡然如菊,清幽屬蘭,開的單純,細膩芬芳。冰肌玉骨的肅穆,更惹人萬般憐惜。
茉莉,在第二天清晨悄然開放,開得那么淡雅,謝得那么從容。這一朵謝去,那一朵綻放,生命不息,芬芳不止。茉莉好像不知疲倦,在日里在夜里,時常開著小朵清香的花蕾。
天很高,路很長。茉莉就這樣靜靜地開于塵世間,輕吟笑語,縱一城喧嘩,也無法淹沒心底的清澈;縱萬般塵事,都只悠然繞著指尖流轉。所有的情懷一一溫柔成軟語淺言,溫馨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