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李添,因為他畫的各種奇形怪狀的畫。然后開始讀他的文章,讀著讀著,就開始和他一起寫文字。
因為他又認識了文清。文清,是一個90后喜歡畫畫的女孩。有著和小表妹一樣好聽的聲音,慢而有力,字正腔圓。
看著她的學員李添,從開始各種奇葩的畫,到后來越畫越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畫風。透過李添,越來越喜歡文清。
今晨,小表弟《小時候的夏天》作品,有字有畫,瞬間把我拉回兒時美好的童年里。
小表姐,在炎熱的亞利桑那州沙漠中,也是每日一畫,為自己的喜好堅持。
而這些美好的事情,只能是我們的業余愛好!從小到大,都是在安排中成長。
要讀什么專業,要做什么工作,要找什么樣人進入婚姻……
前天,女兒爸爸告訴我,你和天悅談談,被安排習慣了,讓她自己安排暑假計劃,她反而不知道做什么了?
想起女兒小時候,從來都是自己說了算,我只用陪伴,看著她自由長大。
因為母親突然離去的陰影,所以希望女兒在沒有我的日子,有能力把自己照顧的很好。
給女兒留言,放暑假了,回來吧!女兒回應:“八月份回,剛報了個吉他班學習。”
女兒一直比較喜歡音樂,而從小卻選擇了畫畫班。越長大越清楚的知道,自己內心真實的聲音,開始向音樂起步。
小表姐,小表弟和我,從小喜歡畫畫。選的都是好找工作,時下流行的財會專業,我們的盲點和弱項。
直到我們日漸衰老,才想要活出自我。業余時間,在不同的工作崗位,解決溫飽問題同時,開始寫寫畫畫。
李添也是,文清也好,我羨慕他(她)們寫畫的那么好的同時,也看到他(她)們是如何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堅持下來的美好!
一首歌《那夜花開》,那夜花開,花開花落花又開……,如我們內在的真實小孩兒,你忽略她,她就來來回回的提醒你。
直到某天,你終于發現她的存在,開始注意她,尊重她的意愿,開始跟著心走。
慢慢,你發現,原來內在的小孩好有趣,也好容易滿足,做一丁點兒她喜歡的事,她就會快樂一整天。
比如一個小時的畫畫,一個小時的靜坐,或者一個小時的音樂……
就像女兒,有了自己愛好的音樂,抱著心愛的小吉他,唱著自己喜歡的歌。僅僅一堂課而已,帶給她的蝴蝶效應卻多之又多。
開心的和我分享,放學回家發揮創意,給爸爸做好吃的飯菜。聽聽著音樂,收拾房間,覺瑣碎家務的“悲催”已成往事。
而小表姐,因為每天抽空畫一下畫,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沙漠里的孤獨瞬間消失,因為“畫”,越來越享受這份孤獨。
小表弟在工作中,也發揮出兒時喜歡畫畫的功底,為單位設計出更多美文美圖。
而我在李添和文清繪畫的良師益友中,也越來越充實,生活越來越有滋有味兒。
這個世界,與其取悅別人,不如取悅自己,讓自己活出自己。
花開花落花又開……,來來去去,輪輪回回,當我傾聽到內在本自具足的聲音,一切幻影都煙消云散,只有——真實。
隨手日記。題目和內容也許不符,自己在文字中修行,做自己喜歡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