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劉老師發(fā)過來一條微信。
一9班一個女生去商店買東西沒付錢被發(fā)現,引出我女兒曾經也有類似行為,這次同學事發(fā)女兒也被舉報出來。因為她之前與同學一起都僥幸逃過,老師沒有及時發(fā)現她也有類似行為。
看到老師的這條信息,我馬上跟女兒確認這件事情。結果讓我既震驚又難過。震驚的是我女兒竟有如此品德敗壞之事,難過的是作為周末父母,我們虧欠了孩子多少。
我一直覺得在教育孩子方面我是比較有心得的。上小學前都是自己親自帶,學習、生活各方面不分巨細都力求從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和發(fā)展來培養(yǎng)她。我?guī)显缃蹋闼鏊矚g做的事情,從各種渠道去學習育兒知識。
進入小學,因為實際問題不得已將她托付爺爺奶奶照顧,平時只關注她的學習和生活,竟疏忽了孩子心靈上的成長。
好在女兒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也慶幸她還只是個6歲半的孩子。作為父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很重要,找到問題的原因并正確引導更重要。
但愿成長過程中這偶爾偏離軌道的前行,只是孩子無心犯下的小錯誤,只是不懂事的小行為,只是為了讓父母重視與孩子的交流而發(fā)生的小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