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了核聚老師的一篇文章:如何克服不想學習不想工作?
他提到愛因斯坦每天不下百次的自我提醒,那是一種心理能量, 出自責任。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人,隨時可能因為各種偶然發生的小事情而陷入崩潰。讓人產生責任感,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行動。在行動中激活責任感,行動和責任感互為因果。
因果是一個回路,我們是回路動物,只要心理和行為之間的良性回路激活了就是成功,至少是小成功,小成功積累多了之后自然有成果,然后這個良性回路就會更強。
我以前從來沒有重視過責任感,但是以后這將是我想要活出的一個品質。對自己負責,對家人負責,對工作負責,對感情負責。
他說一個人的品質、能力,技能、知識等等,都是在一次次抉擇,一次次考驗之中形成的。有人在留言區提問,量和質的關系,核聚老師說道:有了質之后,量就會越來越多,如果沒有質,沒有達到理解熟練,在大腦中復現的清晰,那么記得再多也沒有意義,終究是一團模糊,一團混亂。永遠優先把握質,在質的基礎上,再逐漸加量。
而我在007的踐行,一直是秉持先完成再完美,從來沒有過質的突破,導致越寫越沒勁。看了核聚老師以質優先開啟刻意練習,我覺得我可以從坑里面爬出來了。因為完成并不是我的卡點,沒有質的突破才是我的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