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安全感?
是銀行賬戶上滿意的存款余額,還是滿格的手機電量?
是有穩(wěn)定高薪的工作,還是有陪在你身邊不離不棄的人?
有個姑娘叫小莫,是我小師妹。某日在微信上跟我胡扯了一大堆后,給我發(fā)了一句:“師姐,我終于還是跟他分手了,他始終都給不了我安全感。”,這話讓我頓了一下,一直以來都看著小莫與男朋友秀恩愛,怎么突然就分手了?!
小莫說:“我感冒的時候,他除了嘴上說說多休息多喝熱水,卻從來不會給我買藥”;“我給他打電話的時候,他說在忙,晚些給我回電,可是無論我等多晚,我也等不來他的電話”…小莫說了很多讓她覺得很沒有“安全感”的事情。
我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是否真的存在“安全感”這個東西,但是似乎總有人在說自己缺乏安全感,因為窮,因為孤獨,或是因為愛人不夠理想。
然而不得不承認,對于許多人來說,任何事物都比不上一段親密關(guān)系中更讓人感覺到安全感的缺失。那到底是什么導致我們那么容易在親密關(guān)系中缺乏安全感?我們又該如何滿足我們的安全需求?
壹
我們親密關(guān)系的運作模式,絕大因素取決于我們幼年時與照顧者的依戀關(guān)系。我們的依戀關(guān)系影響著我們找什么樣的伴侶,以及我們在親密關(guān)系中如何與伴侶相處。
一個安全的依戀模式,能夠使得我們更加自信,并且擁有一個良好的狀態(tài):“我是不會被隨時拋棄的,我周圍的世界是安全穩(wěn)定的,我愛人是友好的。”相反地,非安全的依戀關(guān)系則會表現(xiàn)出癡迷、恐懼或回避這三種模式。而往往處于非安全依戀模式的人在親密關(guān)系中就會非常容易缺乏安全感。
另外,如果在成長過程中,父母關(guān)系不和諧,經(jīng)常在家中有著吵架、謾罵、打架等家暴行為時,這其實也很容易影響我們的親密關(guān)系,甚至覺得男女在一起并不能幸福生活。
可盡管在成長過程中,家庭成員所帶給你的影響良莠不齊,但你依舊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是一個完整的個體。如果你足夠幸運,遇到一個耐心十足的伴侶,能理解并包容你的所有,這在你改變中能給到很大的幫助。否則,你就必須自己去察覺,去認識,并嘗試去改變。當然,你也可以尋求外界幫助,比如心理咨詢。
貳
從古代男耕女織的分工合作到現(xiàn)代男主外女主內(nèi)之類的定位,使得女性習慣性地將自己當作一個需要由男性保護的弱者,并把男性放在一個強者的位置上,讓男性為自己的安全感負責,為自己的幸福快樂負責。盡管現(xiàn)今時代發(fā)展突飛猛進,但介于女性在生理上弱于男性或其他因素,致使這樣的狀態(tài)依舊被留存。
而這讓我想起香港作家張小嫻的一段話:
安全感來自哪里?
有人說錢,有人說愛,有人說兩者皆是。男人的錢都是他自己的,只有他對你的好,才是他對你的情意,他對你的好才是你的,可是這些東西也是會變的。
都說世間萬物唯一不變的定律就是所有的都在變。你把安全感寄托在一個男性身上,當他不受你控制的時候,你就會失去安全感,這無異于你是在給自己的安全感做賭注啊!但又怎能保證贏呢?
叁
并且如果一個人低自尊的話,TA就很容易在親密關(guān)系中愛得自卑,并缺乏信心。當與伴侶相處時遇到問題,TA就會立馬發(fā)出內(nèi)在評判的聲音:都是自己不夠好。
甚至當自己擁有一段美好戀情的時候,自己都懷疑不真實,于是患得患失,最終也無法滿足安全需求。當然也不排除舊戀情給自己所帶去的傷害或是其他原因。
怎么辦?讓我們看下心理學家用蜘蛛(蜘蛛被公認為人類最怕的東西之一)做的實驗:要求測試者接近毛茸茸的大蜘蛛,一開始沒人敢靠近,于是研究人員引導他們說出內(nèi)心的想法。實驗證明,隨著測試者不停袒露心中恐懼情緒,他們就更有勇氣走進蜘蛛。
同理可得,你只有不斷去挑戰(zhàn)你內(nèi)在評判的聲音,勇敢坦露自己對內(nèi)在評判的恐懼,并做出違背這個聲音的舉措,你才能進一步去改變。
道理講得再多,都不及你明白安全感終歸是來自你自己。我們常常聽到的“安全感,從來都不是從別處找來的。”這無不道理,只有自己的智慧和夢想是別人拿不走的。
而這些都是給我們自己安全感的力量,也只有給足了自己安全感,才能遇到一個不需要你取悅并與你在同一頻率上的人,才能在親密關(guān)系中做自信的自己。
“一只站在樹上的鳥,從來不會害怕樹枝斷裂,因為它相信的不是樹枝,而是它自己的翅膀。”
版權(quán)聲明:版權(quán)歸作者本人所有。
文 | 燕子 | 逗逼也正經(jīng)。喜歡對自己的生活瞎搞且胡說八道,堅持過喜歡的生活,干喜歡的工作,處喜歡的人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