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每一代到這個年齡都很容易憤怒。可能只是因為課間睡覺時前面的人在不停的抖腿,可能只是因為看電影時前面的高個子擋住了四分之一的屏幕,可能是今天的菜不好吃,今天的天氣不好,今天的你沒有對我笑。
我們憤怒的方式往往又很平靜。有時候你看見他只是在安安靜靜地玩手機,看電視;有時候你只是看見他在微笑著開玩笑,講段子,但可能你碰他一下或者說句不經意的話,他可能馬上就要難過的快要死掉。
雖然在憤怒時,我也想兇巴巴地操起磚頭來一場猛烈的戰爭,哪怕只是揪著對方的領口罵上一句去你媽的。即使想想也覺得心潮澎湃,然而事實上我們大部分人會選擇隱忍和原諒,有人是因為慫,但很多人是因為教養。曾經看到一句話,教養不是表面上謙遜的禮儀,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溫柔。
我時常覺得自己心不能靜,永遠都是浮躁的,涌動著不安和敏感。就好像不能平靜的水面,即使一條躍出的小魚也能引發一場海嘯。我看那些跪在佛前的僧人,不知道他們在想什么,平靜地面容泛不起一點漣漪,好像感覺不到饑餓,也感覺不到世間的喜怒哀樂。因為我們永遠有在乎的人和事,有不同的底線和原則,有為人處世的不同態度和方式,所以我們總是有和別人不同的快樂與不快樂。
但無論我們是否理解這個世界,是否能克制住自己的憤怒,是否感受得到別人的好意或惡意,我們都要在這個誰都不容易的世界生活下去。
因為所有的無助和痛苦,都會隨著時間變得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