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送孩子去興趣班上口才課,小女兒問了一個問題:“為什么我們這一棟是套房?旁邊都是別墅,我們家為什么不是別墅?”
我首先肯定孩子是一個善于思考的人,并說這個問題也問的非常好。我簡單的說了我們這一棟是沿街的,一般的小區連接街道這一側的,開發商通常都會設計成套房,別墅是在里面,至于我們家為什么不是別墅,我是這樣回答的。
我說我們套房的面積一套是100多個平方,別墅呢一棟有400多個平方。按價錢來算,我們這套只需要幾十萬,別墅要幾百萬。首先不是別墅的第一個原因是暫時沒那么多錢購買,第二個原因,即使有那么多錢,也不一定要買別墅,看自己的選擇,我們每個人都有選擇的自由。
最后和大多數父母一樣,任何問題都會切換到學習讀書上面,我也不例外,我說只要你朝著夢想努力,這一切都會有的,到時候選擇住什么樣的房子就是你的自由了。而夢想的實現,讀書是一條很公平,最便捷的路。
送完她們回來的路上,我就在思考,我們為什么要讀書?
施一公:
為什么要閱讀?因為寫在文字上的東西是人類文明的傳承,也一定是前人傾心思考之后想留給后人的一些東西。讀書能讓你博采眾長,如果再加上你自己的思辨,你會把一些前人的經驗總結,逐漸變成自己的思維判斷,變成自己世界觀和價值觀的一部分。
周春雷:
小時候村里有白事,我爸就帶我去吃席。我和小伙伴們在靈棚內外來回穿梭,嬉戲打鬧,并不感到害怕。唯一讓我感到恐懼的就是擺著的幾對小紙人,一米多高,紅臉蛋,紅嘴唇,張著手臂,笑逐顏開,隨風飄搖,讓我不寒而栗。那時候我不知道為什么怕他,現在我想是因為紙人有人的形狀,卻沒有靈魂。沒有靈魂的東西是可怕的,而讀書就是涵養人的靈魂。不讀書的人是用身體感受世界,吃喝玩樂,享用物質,吃飽了就高興,滿足不了就痛苦,一生都在疲于奔命的追逐。而讀書的人是用身體和靈魂同時感知世界。在靈魂的世界,花可以常開,水可以長流,你不會孤單,不會痛苦,不會害怕,你可以對話先賢,可以傲視天下,可以悲憫眾生,可以創愴然涕下,可以自由穿梭于身體和靈魂,往來于彼岸與塵世。功名利祿如云煙,萬貫家財如糞土,你是精神世界的王者,那是只屬于你自己的天堂。
李東盛
人生很多選擇是讀書給的,我曾經歷過上山下鄉的特殊三年,這三年里,白天去種地,晚上常常看書打發時間。是閱讀讓我開始思考命運還有更多可能性。
朱廣權
我們為什么要讀書?它可以讓你在看到落日余暉的時候,腦海中浮現的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不是,哇,夕陽真好看。在看到漫天飛舞的雪花時,能夠脫口而出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而不只是驚呼,哎呀,雪真大,被驚呆。如果不讀書,走再多的路,你也只是個郵差,如果不讀書,別人會說春風得意馬蹄疾,你只會說我好嗨。別人會說曲徑通幽處,你只會說路好歪,別人會說不如相忘于江湖,你只會說,我想和你拜拜。書籍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氣質,讀書可以為我們打開無數個新世界的大門,每一本書都是一道獨特的風景,每一位讀書人都有著世間最美的樣子。
羅翔
我們的讀書一定有兩種,當然我不否定有功利性的目的,很多同學要準備高考,要準備其他考試,那有功利性的讀書,但是更重要的一種書是非功利性的讀書,因為只有這種非功利的讀書,你才能夠抵制成功主義的讀書,你才能夠坦然的接受自己的命定,坦然的接受自己的失敗。很多時候啊,一個人真正的成功不是在他輝煌的時候有多么的風光,但關鍵在于在你挫折的時候,在你低迷的時候,你是不是依然有勇氣繼續的前行。這就是為什么我們依然要進行非功利性的閱讀,因為只有非功利性的閱讀才能夠給我們提供一種真正的人生游戲,去面對人生的大風大浪。
劉震云
你要不讀書的話,你可能跟生活中人的見識是大體相似的。但是通過讀書的話,你可能會突然產生這本書會轉化成你自己的思考和另外的事。
蒙曼
讀書不光是給你知識,他還能幫你感受春花秋月,幫你判斷善惡是非呀。那文天祥為什么能夠做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抉擇呀?那是因為他一直在追問自己讀圣賢書所學何事啊?那他讀到什么了呀?他讀到了“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他學到了取義成仁的道理嘛,其實這就是讀書的意義啊,他可以讓你的情感更加豐富,也可以讓你的價值觀更加堅定。
董宇輝
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毛姆。毛姆說的很對,最開始讀書是因為現實中的手足無措,書籍給了我一個可以隨時抽離的虛擬世界。從平凡的世界開始,我看到的是生活中接踵而至的苦難,讓人眩暈,難以喘息。讀多了,就看到了面對困境,人內心燃起的斗志。那種古希臘悲劇式的哲學色彩,讓青春時期的我知道了人是可以不接受命運安排的,抗爭,持續的抗爭,哪怕徒勞無功。書籍后來成為了應對考試的工具,博彩眾長,咬文嚼字,遣詞造句,只要些許進步,都常常讓我沾沾自喜。為人性辟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好讀書,不求甚解,沒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再后來,書籍就像食物、茶飲和睡眠一樣,必不可少。天氣、行星、花鳥、蟲魚。海浪,季風,驟雨冰霜,王朝興衰,英雄華發,美人遲暮,才子寡歡。古往今來,興衰起落,人海浮沉,愛恨情仇。當你能和人類歷史中那些最豐富、最深刻、最有趣、最博學、最浪漫、最智慧的靈魂對話時,你就能穿梭于字里行間,在時空交錯中找到另一個自己。以激情慷慨、冷靜沉著,義憤填膺,或是潸然淚下,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見天地,見眾生,最后見自己。抵抗孤獨,抵抗瑣碎,抵抗繁雜,抵抗平庸。用一秒就能看透本質的人,和用一輩子都看不清事情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同樣的書香浸透的靈魂和那些從來不會打開一本書籍的人,注定人生的精神體驗是完全迥異的。
看完這些人對讀書的看法,我內心生出一種平靜感,或許這就是讀書的意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