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聲明:文章系原創非首發,首發于本人微信公眾號《破曉晨旭》,文責自負】
? ? ? ? 今天是第30個世界讀書日,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認真的去讀一本好書呢?有人說:“原來每一次與書的相遇,都是一次打破邊界的旅行,讓我們在方寸之間,觸摸到生命的千萬種可能?!边€有人說:”讀書,世界在改變;不讀書,世界就是眼前的世界?!逼鋵?,這些話說的都很有道理。但是,究竟什么是讀書?讀書的意義又是什么呢?
? ? ? ? 小時候,家長和老師總會告訴我們,要好好讀書:“好好讀書,就能考上好大學,找份輕松的工作?!遍L大后,進入職場,被“成功學”裹挾,耳邊總會響起一種聲音——“你永遠賺不到認知以外的錢。所以,你要多讀書,才能提高認知?!边@些話貌似都很有道理,但是,卻并不一定有多大的作用,有的人依然沒有讀書的動力。
? ? ? ? 現在很多人有一種誤解,以為上學就是讀書了,實則不然。學歷只能證明你的知識水平,讀書才能提高你的文化修養。有人說讀書無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說的也是事實,但是不客觀,這是一種混淆視聽的說法。首先我們要明白,學習并不是讀書,讀書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為了用它來達到什么目標,要無所求而自得。讀書的真正意義在于提升自己的內在境界,學習卻做不到這一點,這就是為什么有很多大學生空有文憑和知識卻沒有文化的主要原因,之前看央視的一個節目,有位老教授也是這么說的。所以,應該說開卷有益,至于現在的學習,那是另一回事了。
? ? ? ? 之前在我們《漯河文學》公眾號上面看到過一位我認為非常了不起的作家,我覺得這個人挺厲害的,小學沒畢業也可以成為人物,我文化程度還比他高一點,當時瞬間就有信心了,看來學歷也不完全限制能力。我想,他雖然學歷不高,但一定讀過許多書,才獲得了這么大的成就。唐代大詩人杜甫有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此言非虛!
? ? ? ? 在現實社會中,有的人沒上過幾年學,但認識的字夠多,他可以讀很多書,學到很多東西,可能比普通的大學生懂得還要多;有的人或許是研究生,但除了自己的專業知識以外什么也不知道,這就是差距。在抗戰時期,有的人根本就不識字,但他們照樣抵抗侵略,保家衛國;有的人學歷很高,但他們卻在民族生死存亡、國家危難之際當漢奸,為侵略者賣命,出賣自己的同胞,置民族與國家利益于不顧,他們的行為與他們的知識水平并不成正比??梢?,學歷并不等于能力,更代表不了人品,它只能證明一個人的成績,能過濾學渣,卻過濾不了人渣。
? ? ? ? 前段時間和一些作家前輩討論問題,聽他們說有的人沒去過農村,連農作物的基本常識都不知道,甚至于還有位學者硬是把麥子說成了芝麻,或者是有的詩人寫的莊家的形象與它本來的樣子都不一樣,誤導了很多人。好笑嗎?其實是挺可悲的。所以說,不要把讀書與學校的學習混為一談,前者是精神上的修煉,后者只是物質層面的改造,而目前這種改造形式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有待解決。
? ? ? ? 讀書并不需要什么太大的能力,對于普通人來說,讀書只要能識字且有良好的閱讀理解能力就可以了;而對一些有特殊需要的人來說,還要有一些毅力。之前有人說:”讀書是一個很自然的過程,而不是去逼自己閱讀,讀書不需要什么毅力,也不需要實力,只要你認得字就行了?!彼脑捰幸欢ǖ牡览?,但也不是完全正確的,大家要理性的去思考和判斷。只是因為現在的社會太過于浮躁了,想要保持理智都很難,所以,我們才更需要通過讀書的方式來改變自己,提升自己的精神修養。
? ? ? ? 其實,讀書并不是為了追求什么外在的東西,而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內在修為。讀書是一種【反叛】,它反抗思維的懶惰,反抗認知的狹隘,反抗對生命的鈍感,讓你擁有選擇成為誰的自由。讀書讓我們學會了思考,知道要去深究事物的本質;讀書讓我們學會去辨別真假,敢于去質疑固有的認知與觀念;讀書更能讓我們學會去感知生命的豐盈,而不是陷入一眼就能望到頭的困境。這,便是讀書真正的意義之所在。
? ? ? ? 很多人只想利用讀書(其實是上學)來改變命運,其實這種希望是很渺茫的,因為這個社會的一切規則都是早就已經被設計好了的。想要改變命運,唯有真正的去讀書,去改變認知,這樣的讀書才能改變命運。而且,只看重成績,僅僅靠學歷就想要翻身的想法,本身就是一種想要“不勞而獲,一步登天”的思想,他們不愿意去改變自己生命的本質,只是想靠外在的東西來改變命運,卻不知道”境隨心轉”的道理,結果掉進潛規則的陷阱中去,在苦難中掙扎與徘徊著,花著父母的辛苦錢,蹉跎歲月。這是因為他們讀的書太少了,也是他們認知度低的最好證據。他們本來想著改變命運,結果卻適得其反。
? ? ? ? 有些大老板學歷并不高,只因為比別人讀的書多,所以就更容易成功;有的研究生畢業,因為讀的書少,沒有太大的能力,所以還在社會的最底層(或失業),這就是珍珠與沙子的區別。只有多讀書,讀好書,再加上好的學歷,才更有希望改變命運。然而,我們本不應該為了追求功名利祿而讀書,讀書本是為了修煉自己的靈魂,這些成功都只是讀書帶來的副產品罷了,應得的一樣都不會少。所以,請不要再說什么”讀書無用”之類的論調了,那種言論只是對概念的曲解與混淆不清而已。
? ? ? ? 學習代替不了讀書,但閱讀卻是最好的學習,同時也包含了學校課本上的知識,所以說,這才是廣義上的讀書。讀書肯定是有用的,至于學習,我還真的不敢說。總之,物極必反,一切走偏了的東西最終都要歸正到其應有的狀態中來,這是歷史的必然。我們需要明白的是,讀書,不是為了外在的得失,而是為了滋養自己;讀書的意義也不在于書本身,而在于你如何讓那些文字穿透生命,長出獨屬于你自己的根系與枝葉,并且最終要開花結果。所以,我們應該去讀,去困惑,去推翻,去重建,這才是讀書的應有之義。
2025年4月23日于臨潁
【作者簡介】曹朝陽,字晨旭,自號凌霄子,網絡筆名東方旭光,河南漯河人,05后青年網絡作家、文學愛好者、獨立評論人。家境貧寒,幼時檢查出患有先天性白內障+斜視(經鑒定屬于一級殘疾)。熱愛閱讀、文學、寫作與音樂,也喜歡交朋友。作品以隨筆、散文、詩歌及評論為主,亦有故事或小說。生活苦痛,自有文字相慰。寫作愿景:用最真誠的文字溫暖世人的心靈,猶如早晨的太陽溫暖這個世界。寫作格言:無須下得驚人筆,寫出靈性品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