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 ? ? ? ? ? ? 城市之態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 ? ? ? ? ? ? ? ? ?周童
駕車行駛在城市街道間,一路上過小街、穿小巷、跨越壯美的橋,一幅幅靚麗的影像如同走進歲月里的徐徐輕風,撩撥著我一路尋覓而來的眼睛。這個城市真切的走近我,而我也漸漸地融入到絢爛與滄桑交織的畫錦里。商業街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百年歷史的建筑背后是高大的具有現代風格的高樓,兩者同時存在,似乎并沒有讓人感覺到突兀,反倒是在滄桑與嶄新的相互映襯中,體會到更多別樣的滋味。我想,包容應該是一切的根本吧,一個敞開胸襟的城市抑或是人,才是最有活力的,也應該會永遠被生機所覆蓋。
看一座城市,可以識別歸屬于它的人。城市是名片,是象征,是語言,是舞蹈,是貫穿歲月的印跡。每次去到不同的城市都會得到迥異如同天地的感受,這并不是因為女人感性的緣故,而是因為各地不同人的因素,人的不同,帶給這個城市不同的氣韻、風姿,比如樸實粗獷的西部,城市就會給人強烈的敦厚的印象,沉穩不輕浮。城市因人而不同,當我們自嘆生長之地如何存有缺憾的時候,不如先審視一下自己的過往,反思是沒有壞處的,即便它不能讓我們前進,起碼我們在仰望天空,在積淀出發向前的動力。
城市小巷的深秋像畫、像一首淺淺的詩,可靜下心來細想想又什么都不是,年年歲歲中它一直安靜的駐扎在此,在它的眼睛里一切過往都那樣微不足道,歷史遺留的傷痛,讓它清醒并逐漸成熟起來,大樹的庇護下,懷揣一顆安然、豁達的心,迎接并送走可以成為往昔的點點滴滴。深秋,天有些陰沉,霧靄阻擋了燦爛的穿越,太陽只好在這個寒意正濃的日子里小憩。驅車準備尋找下一個景致前,抬頭掃過繁枝錯落的縫隙,高處是灰蒙蒙的天空,只是我眼中的秋天不是寂寞,更沒有憂傷,它只是一個開始,一個只屬于季節與我的標尺。
城市的滄桑在繁華中蛻變,在高樓林立的大廈中靜默,在迅速崛起的現代化的各種元素里獨立。獨立是個性,是保持高貴與優雅的資本。朋友說:女人的漂亮不會永駐,女人的態卻常伴終生。態:氣質或風度。清人李漁如是說:“女人有態,三分之色可增至七分;女人無態,七分之色則減至三分。態如火之焰、燈之光、珠之寶氣。”我想把這些用在城市身上也是極其恰當的吧!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