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子在桑葉上行走,小編在地球上旅游,嗨,大家好,我們又見面了!
繼續我們的大涼山自駕行,今天我們將開啟寧南之旅。
為了便于區分和好記,在涼山有“南五縣”之說,即德昌、會理、會東、寧南、普格地理位置在涼山的南邊,國此統稱為南五縣。我們用了20天的時間游玩了三個縣,可以說美景、美食是走一路看一路、吃一路,十分愉悅。
從會東到寧南是一條北行路線,沿國道353而行(原省道310),全長105公里左右。
出會東縣城沒多久車輛就行駛在盤山路上。會東境內的路段進行了加寬改造,路況不錯,特別是峽谷中設計的螺旋式走線,不僅改善了彎急、坡陡的原貌,而且車輛行駛安全有了保障,還成為道路中的一景,深得駕駛人員的好評。
這樣的道路設計多見于高速公路(如雅西段栗子坪螺旋式隧道),在涼山的路網中還是第一次見。
來到會東新街鎮,這里有一個原汁原味的自然景區,名叫“夾馬石牧場”,有20公里左右的路程。
這是一條通鄉通村公路,很窄、彎急、坡陡,兩車相會都得提前找寬敞的地方。(可參閱8月28日發表在百家號上的文章《夾馬石,一個原汁原味的自然景觀,無門票,少有人知,消夏好去處》)
離開新街鎮后車輛仍舊在大山里盤旋,到達葫蘆口鎮就進入了寧南縣的地界。
葫蘆口鎮有一座新修的吊橋,與云南巧家相連,因此到巧家很是方便,距離就9公里左右,可以到巧家縣城去吃午飯,也順便把巧家縣城逛了,一舉兩得。
但這9公里路不好走,太爛了,也不知現在修沒修好。去年去時還很爛,沒到縣城就放棄了。
離開巧家后到寧南只有26公里的路程,是升級后的國道248,但路況不好。據說是電站要修“還建路”,現在的公路基本上要被淹沒,因此不想再投資改造。
好在路程不遠,1個小時的路程足矣。
寧南縣位于四川盆地西南緣山地,涼山州東南的金沙江中游西側。因位于寧遠府(西昌)之南而得名。距離州府西昌130公里左右。與云南省巧家縣隔水相望,南與會東縣毗鄰,西與會理縣接壤,西北角與德昌縣相連,北與普格縣、布拖縣相連。總面積1670平方千米。
寧南系歷史上一條連接川、滇的古通道,早在五、六千年前即有人類棲息。寧南建縣始于民國二十年(1931年)。自古以來是出川入滇的重要通道。地處金沙江干熱河谷區,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季,氣候宜人。
老城建在一個緩坡上,街道狹窄但十分熱鬧。走在老街上,原道路兩旁的黃桷蘭樹已被小葉蓉代替,在記憶中滿城皆香的味道已經封塵進歷史,讓人感到惋惜。
近年來,寧南縣城得到擴展,新城區下移,主干道有超前意識寬敞了不少。新城區新建的高樓林立,有了現代感,與老城區相比一個古樸,一個繁華,相得益彰。
走在老街,你仿佛來到一個古城,那里的香味還是那樣芬芳;走在新城,你又仿佛來到一個大城市,潮流感十足。
這就是我對寧南的最初印象。
(圖片源自網絡,僅用作文章配圖,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