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第三天。
頹唐透頂的一天。
來至于現實的殘酷,無以解決的焦慮。
來至于訓練群體勃勃的生機,帶給我人間地獄兩重天的感受。
來至于極力想寫又寫不出的矛盾與沖突。
一整天,思想里,大腦里,整個意識里,反復出現兩句問話,前人已問過無數次的兩句話。
上帝存在嗎?
何處是吾鄉?
早上送兒子上學轉來,我照例去了公園。
公園里空氣格外清新,我不由得進行深呼吸,全身細胞瞬時活躍,整個身心歡快而輕松。
沿著一貫所走的斜坡路慢慢順坡而上,感受花草樹木每天細微的變化。蘭草花已基本全謝。小小米蘭藏在枝椏間馨香如故。梔子花蕾次第開放。這潔白的梔子花,想必只能是白色才配得上這花名。就如梨花不白非梨花,牡丹不紅非牡丹一樣。那么,潔白的梔子花,在屬于你的季節里,你就恣意的開吧。那一蓬一蓬似荒蒿樣的植物,前段時間還雜亂地茂盛著,這幾天卻開出了一片片紅色的花海。我一直以為是荒草呢,還疑惑園藝工人怎么不除掉它們,這些未可知的東西真是令人驚嘆。
走了一大圈,習慣性的坐上秋千椅,做少時的休息。
閉目埋首于自己的臂彎。秋千靜靜的搖晃,公園里也靜悄悄的,偶爾傳來幾聲鳥兒的鳴叫,只覺得整個世界更靜了。這一刻,是多么美妙!
時光慢慢地走,年歲漸漸地長。我在如此安靜的這一刻,似乎明白了許多。
一個人想要的寧靜與幸福,是任何人也給予不了的。如果想借助旁人給予,就永遠得不到安寧。要借助外力,就必得受到外界的干擾,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要想找到與己完全契合的另一半簡直不可能。明白了這點,也就明白了想要寧靜與幸福,必須自給自足。如何才能做到自給自足呢?只有擁有了強大的內心世界,你才能在各種干擾與困難來臨時,從容面對,泰然處理。
昨晚,看到一篇名為《寫作是為了平衡內分泌》的文章,頗為震撼。
文章大意是說——自己是個脾氣急躁的人,經常為了些不公之事憤憤不平,采用外在發泄方式只會導致愈加的急火攻心。于是,坐到電腦前,啪啪啪,一通宣泄,千多字出來,怨氣消失了,心里也平靜了許多。如此反復,后來不僅平復了情緒,還換來了相當的稿酬。于是感言,寫作是為了平衡內分泌,寫作是對自己的救贖。
文章寫得非常真實。我想,大多數寫作者,喜歡寫的目的并不是為了去換錢,有的可能想都沒想過,僅僅是情緒發泄的一種方式而已。至于后來不經意的換來了錢,當然,豈不快哉!
我讀別人,讀喜歡的作品,有時甚至達到一種如饑似渴的狀態。在那些情真意切的文字里面,我找到了靈魂的故鄉。我也寫,經常寫,不成句不成段不成章的寫,從未想過發出去,更不用說換錢,還是寫。雞毛蒜皮的日常生活,沉重的壓力,似一道枷鎖,緊緊地將我捆綁,有時甚至感到無法喘息,只能寫,靈魂才能得已釋放。
身處這個日趨浮躁,利益高于一切的社會,在高科技給人們帶來日新月異變化的同時,人們也在咎由自取的自食其惡果。且不說那些身外的東西,最關乎人們切身利益,不,應該說關乎生死的食品,諸如有毒奶粉啦,使用催熟劑膨大劑的草莓啦,水果啦,殘留有N種農藥的瓜果菜蔬啦,等等等等。吃也不是,不吃又不行。真是逆天!
大環境,誰能改變?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盡管渺小,但星星之火也可以燎原。如果從自己做起 ,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不坑人害人,不昧著良心做事,那么,N年后,我們的子孫是不是會好過許多呢?
人到了一定的年齡,面相會有很大的變化。有的漸漸變得慈眉善目,一臉福相,有的怎么看怎么是個哭臉,有的看上去尖酸刻薄,面目猙獰。俗語說,相由心生 。記得美國總統林肯曾經說過,人一旦過了四十歲,就要對自己的臉孔負責。是的,我們該對自己的臉孔負責!對自己的靈魂負責!只有讓自己內心強大,讓自己內心寧靜,才可望過得從容,活得恬淡。也才可望有一副優雅和善的面孔。
對于我來說,不斷地寫,的確是對自己的一種救贖。 只有把纏繞自己的東西寫出來,內心才會得到平靜,靈魂才覺得安妥。
何處是吾鄉?此心安處即吾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