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年中秋,這是我喜歡的季節(jié),也是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不知道是何時何人將著農(nóng)歷八月月圓之夜定為中秋佳節(jié),讓后人有了寄托思念和彼此祝福的美好愿景。
? 自小喜歡詩文,不分古今,不分中外,卻唯獨鐘情于月之詩文;也更鐘愛于這中秋佳節(jié),想知道古人如何過這美好的月圓之夜、卻懶得查閱材料,只憑這胸中點墨印記,胡亂說些。或是邀月賞花,或是約幾好友把酒言歡,抑或是撫琴弄劍,翩然起舞。當(dāng)然必少不了吟詩作賦,寄托思念。好似這般方能灑脫自在,不負(fù)明月。
? 時至今日,我們卻又如何過這中秋,又是何種心情呢?,不知別人何如。我自知沒了古人那般灑脫自在,只能作此亂文,直抒胸臆。
? 還記得那時高中二年級,也是這中秋佳節(jié),國慶之時,假期七日,其他同學(xué)紛紛回家過節(jié),而我卻一人留在校外宿舍,孤獨一人,不是無家可歸,只是父母都在外漂泊,回家也無溫馨之感,年少自負(fù),總感獨自堅強,并不需要這份溫暖。假期過半,三叔突來電話,知我獨自一人,叫我回家一起過節(jié),我心想拒絕,但三叔從小待我疼愛有加,幾番言語,年少嘴硬故作堅強的心軟了,匆忙收拾東西,歸心似箭,只為那份溫暖。三叔卻也沒讓我失落,給我年少倔強的心很大的慰藉和鼓勵。
? 那時父母常年在外漂泊,哥哥遠(yuǎn)在外地就讀大學(xué),家中只我一人,年少心大,卻也不覺孤單。家中老宅也久無人居住,早已荒蕪,時至秋天,落葉凋落,雜草枯黃,更添蕭條凄涼,中秋之夜我在老宅中賞月,至今難忘,也不曾想忘記,愿它永遠(yuǎn)留在我對故鄉(xiāng)的記憶里。假期結(jié)束,歸校有感便作了篇散文,借他人之名《月是故鄉(xiāng)明》以示我對中秋和家人的情感。文中皆是落寞寂寥之感,卻也寫的洋洋灑灑,汪洋恣肆。后被語文老師發(fā)掘,各班級傳閱,入的校刊美文。如今想來,雖沒了當(dāng)時自豪之感、卻多了份情感收獲,而今那篇散文卻早不知去向,當(dāng)時自覺日后定能寫出勝它之文,便沒有保留,現(xiàn)在想來滿是遺憾,是可以作出勝它之文,卻在情感上難勝它之純粹。
? 青春易散,滾滾流年你我無法阻擋,如今卻是角色互換,父母在故鄉(xiāng)而我卻成了漂泊的人,學(xué)業(yè)完成進(jìn)入社會,到過很多城市,卻都是他鄉(xiāng),沒有情感的留戀,自然去留隨意,輕松再見,或是不見,都是停車暫借問,然后匆匆去另一個城市,生活依然艱難,人生更是糟糕。曾有份賺錢的工作,但心里不喜歡,自覺吾命不凡,所圖者大,萬不可為了身外之物放棄心中信念,斷然辭職,自慰年輕前路可能無限,自不必留戀,帶上吉他和書便來了北京,混沌迷茫,也混到現(xiàn)在,沒有比以前好,只會比以前差,時時跟遠(yuǎn)在蘭州的兄弟聊起,開頭便是想當(dāng)年……如果當(dāng)初我……可知現(xiàn)在何如啊!個中自不想說與人聽,我是個不愿講故事的人,深知生活不易,人人都有各自過往經(jīng)歷,何不留在心中,自品自酌,體會一二,或有成長。
? 近年來極少聊理想,談成功,總感覺身邊的人都在過日子,談理想會很突兀,只會覺得無聊,說成功,離我很遠(yuǎn),我也不知道什么是成功,個人對對理想和成功的理解也決相同,自不愿拿出來分享交流,就當(dāng)它不存在,所以各自追求,各自做事。苦惱和迷茫總是不離不棄,未知的前路更讓我怯弱,一度讓我消沉,懷疑,幻想,自憐自哀,感嘆生活之苦,人生之難,抱怨自己的命運之不幸。好在消沉之中沒有放棄尋找答案,或是性格淡然,并未急功近利,反道尋的暫解困境之法,輕松上路。回頭想開,這便是成長的收獲,人這一生可能真的不會有一勞永逸的解脫,所以我不能心存幻想。這是個尷尬浮躁的時代,我總想著走很少的路流很少的汗來換取很大的成就,那只是枉然。我也不會有精彩豐富的經(jīng)歷,只有平淡苦澀的生活,這才是真的。時常聽到的那句雞湯也是假的“人生如茶,不苦一生,只苦一時,”人生若真如茶,定會苦一生,是一時接一時的苦一生。就想列車,開動了便是一生,可以停車,但沒到終點你我不能下車。生活永遠(yuǎn)只是自己的,也只能是自己的,親人朋友沒法幫你承擔(dān),即使承擔(dān)了,那也是他們的,永遠(yuǎn)不會是你自己的。我也曾逃避,讓別人替我承擔(dān)生活之重,覺得我不必辛苦工作,安心創(chuàng)作,定有回報,最終并無回報,也少了收獲。漸漸才明白,只有真實平淡的生活才能讓心靈開花,任何偉大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都來源于艱苦生活的滋潤才能誕生。離了有力的生活寫出來的也只是風(fēng)月之辭而已,不必再自欺。我能做的只有堅定有力的生活,那定必理想和成功更讓我感到坦然。人無欲,則無求。可另有他解,不必自我煩惱,庸人自擾,不懼未來,不念過往,卻只有當(dāng)下值得珍惜,人生至此,也便是境界了。
? 臨近中秋佳節(jié),父母常來電話關(guān)切,自知父母思我心切,但也知我無法與他們團(tuán)圓共慶佳節(jié),不勉落寞,我只能故作輕松,另許歸期,卻已愁上心頭,思念他們,思念故鄉(xiāng)。曾在《月是故鄉(xiāng)明》之散文中引的句子,我如風(fēng)箏,線在父母手中,不管走多遠(yuǎn),飛多高,這線卻緊緊系著彼此,曾也寄明月以思念,祝福在外的父母,今時今日,角色互換,我思念故鄉(xiāng)的明月,希望故鄉(xiāng)的明月照顧好父母,愿他們一切安好。
? 專注下筆,抬頭已是明月當(dāng)空,他鄉(xiāng)明月皎潔,卻不及故鄉(xiāng)明月之美,抑或無關(guān)明月,只系情思。
? 他鄉(xiāng),明月依舊,故鄉(xiāng),明月可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