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傾聽》第8天──「RIA學習力」便簽輸出第16期
拆頁十
選自《第五項修煉》
P191
左手欄。這項技術能非常有效地讓我們“看到”,我們的心智模式是如何在特定情況下運行的。它能揭示我們如何通過操控環境來避免面對自己的真實感受和想法,從而進一步阻礙我們改進事與愿違的狀況。
左手欄練習可以幫助經理人了解,他們的確存在心智模式,而且這些心智模式很活躍,有時還在管理實踐中起到不受歡迎的作用。經理人經過這個練習后,不僅能意識到他們心智模式的作用,而且會看到,更坦率地面對自己的假設有多么重要。
左手欄來自阿吉里斯及其同事們所使用的案例分析方法。開始時,要選擇一個你與某個人或某幾個人交往的具體情形,而且你感到那個交往方式沒有成效-----具體地說,交往沒有產生明顯的相互理解和學習的結果,或者交往已經陷入僵局。你要寫出一段對話,按腳本的形式寫在紙張的右側。而在紙張的左側,你要寫出當時對話的同時你心里想的但沒有說出來的話。例如,假設在我的搭檔比爾向領導作了重要項目匯報之后,我跟他進了一段對話。匯報我沒有參加,但聽說效果不好。
我:匯報怎么樣
比爾:嗯,我不知道。現在說還太早。而且,我們正在實現一項新的突破。
我:那你覺得我們應該做什么?我覺得你提的問題很重要。
比爾:我拿不準。我們還是再等等,看下一步會發生什么。
我:也許你是對的。但我認為我們得做些什么,而不能只是等待。
下面顯示的是我的“左手欄”在對話中的情況。
左手欄練習總是能夠讓隱藏的假設成功地浮出水面,并且顯示它如何影響行為。在上面的例子中,我對比爾有兩個關鍵性假設:一是他缺乏自信,特別是在面對他的槽糕表現時;二是他缺乏主動精神。兩個假設實際上也許都不對,然而兩者都出現在我心里的對話中,而且影響了我處理這個情況的方法。我聽說他匯報得很糟糕,而我卻繞開了這個事實,所以我對他缺乏自信的看法就由此顯現出來。我擔心,假如我直說了,他可能會喪失他僅有的一點兒自信,也許他會無法面對這個事實。于是,我從側面問起匯報的事。
我對比爾缺乏主動精神的看法,從我們關于下一步做什么的對話中顯現出來。不管我如何追問,他都沒有回答出具體的行動方案。我認為這是他懶惰或缺乏首創精神的證據,他在有必要行動的時候,卻滿足于無所作為。由此我認定,必須制造出壓力迫使他行動起來,不然我就要自己單獨行事了。
「I,重述知識」(必選)
左手欄方法幫助找到潛在假設,和昨天的拆頁相比,各自有哪些優劣勢。
《左手欄》
? ? 左手欄從某種程度上將,就是揭示我們語言后的畫外音。語言有兩種,一種是外表的說出來的語言,一種是內心的不能直接表達的語言。左手欄是幫助我們直面兩者的關系。關注到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讓我們明白“我們真正想的一定會影響我們的行為。說出來的語言只是一種表現而已。”
? ? ? 例如,某人很厭惡朋友每次用他的東西都不歸位,搞的亂七八糟。可他口頭常說“沒關系。”結果是有一天,他忍無可忍吵架時,說起這事,朋友滿臉無辜說“你說你不介意的…”哈哈。這個例子有點偏激。
? ? ? ? 我對此工具的價值,簡言之,就是關注自己的內心真實想法,并反省。以避免言語中的偏差。
? ? ? 與昨天的反推模型有相同功效。都是促進反思。反推模型是從行動中反思思想再糾正偏差。左手欄是幫助我們從自己和他人的語言中反思言下之意。以達到不帶偏見全面看待問題的結果。
「A1,激活經驗」(必選)
挑選最近三次溝通(家人、朋友、同事各一次),用“左手欄”梳理一下,找到你有哪些潛在假設,列出假設清單。并識別那些假設會常出現你的溝通中。
《先生在客廳午睡》
今天在飯桌上,家人之間發生了一些事,有了一些爭論,我早早回臥室,希望能一會和他私聊。可等了很久,他都沒進來。
我“你怎么回事?”
先生“我在沙發上坐著舒服,就睡著了”
我“你不知道我在臥室等你呀。”
先生“不會吧,你不會先睡呀。”
以上是我說的。
實際我心里想的:
我“你肯定不開心了,小孩不懂事哎”
“我想和你聊聊,擔心你心里不舒服。我希望你別太在意。其實我心里也不舒服,需要溝通一下。”
其中,我肯定他不開心和不舒服是常出現在我的假設中,其實應該相信他,自有自己的調整能力。
(就梳理這一次吧。因為都是宅時光,接觸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