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第二十八回《蔣玉菡情贈茜香羅 薛寶釵袖籠紅》
《紅樓夢》是一部致青春的小說,書中的主人公賈寶玉和林黛玉都是十幾歲的年紀,作者主要描寫了他們在大觀園的青春往事。大觀園是他們的青春王國,他們在這里面可以做他們想做的事,這里也記錄著他們成長的腳印。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上一回,黛玉以為寶玉不開門,錯怪寶玉無情,正遇餞花之期,不禁感嘆,隨口念出《葬花吟》。
“既有今日,何必當初!”寶玉多次勸說黛玉,而黛玉任性偏執,一直生悶氣,跟寶玉冷戰。寶玉久勸不下,終于撂下“狠話”——“只說一句話,從此撂開手。”
“當初姑娘來了,那不是我陪著玩笑?憑我心愛的,姑娘要,就拿去;我愛吃的,聽見姑娘也愛吃,連忙干干凈凈收著等姑娘吃。一桌子吃飯,一床上睡覺。丫頭們想不到的,我怕姑娘生氣,我替丫頭們想到了。”
寶玉畢竟年齡還小,考慮問題太簡單,難怪黛玉后來衍射他是“呆雁”。
首先,寶玉想得太簡單,林姑娘的思想哪里是一成不變的呢?當初,她年齡尚小,剛沒了母親,來投奔外祖母。一桌子吃飯,一床上睡覺,你對她好,她就一定要對你好?
其次,寶玉連勸人也不會勸,反而說到了黛玉的傷心處。“我又沒個親兄弟親姊妹。——雖然有兩個,你難道不知道是和我隔母的?我也和你似的獨出,只怕同我的心一樣。誰知我是白操了這個心,弄的有冤無處訴!”
這一席話,說著自己滴下眼淚,黛玉聽了這話,心內不覺灰了大半,也不覺滴下淚來,低頭不語。
第三,寶玉是個長不大的孩子,他哪里知道黛玉的心思。黛玉雖然多愁善感,焦慮不安,但是更容易爭風吃醋,尖酸好強。
元妃送來端午兒的節禮,給大家分別送了不同的禮物。寶玉聽了,笑道:“怎么林姑娘的倒不同我的一樣,倒是寶姐姐的同我一樣!”
即便如此,他還要命人把自己那一份送給黛玉去揀,憑黛玉這種生性要強的個性,她哪里會揀?
再聽聽黛玉怎么說?
“我沒這么大福禁受,比不得寶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們不過是草木之人!”
“你也不用說誓,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但只是見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
殊不知,黛玉大多數情況下,與寶玉嘔氣都是因為有一個“臉若銀盆,眼似水杏,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的寶釵在身邊,偏偏寶玉還要瞧瞧寶釵的紅麝串,結果又被黛玉撞見。
本回另一件驚人的事情便是寶玉接收了“蔣玉菡情贈茜香羅”。雖然本回里,作者寫得輕描淡寫,然而這卻是一起嚴重的墮落事件,為寶玉后來的處境埋下了禍根。
蔣玉菡是何許人?
蔣玉菡是一個戲班里唱小旦的戲子,小名叫琪官。在馮紫英家的酒桌上,有薛蟠、有蔣玉菡,還有妓女云兒,一起吃酒飛令。
其間,寶玉出席解手,蔣玉菡便跟了出來。寶玉當即將一塊玉玦扇墜送給蔣玉菡,蔣玉菡便解下茜香國女國王所貢的大紅汗巾子,遞與寶玉。寶玉還把襲人送給他的一條松花汗巾子送給了蔣玉菡。
讀到這一回,感覺寶玉做的事越來越出格了。那我們不禁要問,寶玉怎么會變得如此不堪的呢?
首先,賈府是一個大染缸,環境造就人。“誰知自從(薛蟠)在此住了不上一月的光景,賈宅族中凡有的子侄,俱已認熟了一半,凡是那些紈袴氣習者,莫不喜與他來往,今日會酒,明日觀花,甚至聚賭嫖娼,漸漸無所不至,引誘的薛蟠比當日更壞了十倍。”(第四回)
其次,賈政“訓子有方,治家有法”(此處我的理解是作者使用了反語的修辭手法),公私冗雜,素性瀟灑,每公暇之時,不過看書著棋而已,馀事多不介意(第四回)。
當然,寶玉自身免疫力不強,經不住身邊人引誘。“園中那些人多半是女孩兒,正在混沌世界,天真爛漫之時,坐臥不避,嬉笑無心,那里知寶玉此時的心事。那寶玉心內不自在,便懶在園內,只在外頭鬼混,卻又癡癡的。”
緊接著,書童茗煙投其所好,便走去到書坊內,把那古今小說并那飛燕、合德、武則天、楊貴妃的外傳與那傳奇角本買了許多來,引寶玉看。(二十三回)
總的來說,寶玉認識蔣玉菡,并互換汗巾子,是因為認識了馮紫英;而認識馮紫英等人則是因為薛蟠的連哄帶騙。
“一面說,一面來至他(薛蟠)書房里。只見詹光、程日興、胡斯來、單聘仁等并唱曲兒的都在這里,見他進來,請安的,問好的,都彼此見過了。”(二十六回)
接著,寶玉聽說“馮大爺來了”,便知是神武將軍馮唐之子馮紫英來了。薛蟠等一齊都叫“快請”。于是,一起喝酒,馮紫英特治一東,回請了薛蟠和寶玉。
寶玉得了蔣玉菡贈送的茜香羅以及原先與林妹妹和寶(釵)姐姐的愛情糾葛,結局如何,我們不妨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