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喝咖啡,每天下午一杯咖啡加塊小點心,固定的下午茶模式,已經成為一種生活習慣,不喝一杯好像總是缺點什么。
但對于咖啡并沒有什么很深的研究,不算癡迷愛好者,家里的咖啡機就是資深咖啡愛好者看不上眼的玩具機。對于咖啡的口味、拉花什么,也沒有什么很深的感悟。
十幾年前在鳳凰玩耍時,入住的客棧老板是位資深咖啡愛好者,他做的咖啡深得魯豫、樂嘉等名人的好評。小店里多種咖啡設備,老板對于咖啡的研究到了玄而又玄的地步,聲稱萃取時間、溫度差異,幾秒鐘、一兩度都會有不同的味道,搞得像個搞生化研究的一樣。他所描述的差異其實真的感覺不到,但他還認為我對咖啡很有感覺,我也就是個笑而不語罷了。
不過最近對咖啡又有所想法,雖然并不認為咖啡的制作有多玄妙,但好壞還是能區別的。家里玩具機做出來的咖啡確實是差那么一點,所以好好研究了一下半自動意式咖啡機。
知乎、小紅書、B站,研究了一個遍,諸位咖啡大咖的推薦都差不了太多。只是咖啡愛好者的門檻似乎比較高一點,大概率的入門推薦都是H家的310咖啡機加磨豆機,618價格大概是8000+,觀念比較一致的是咖啡機越貴越好,選貴的沒錯,3000+以下機器沒法用。
看了看天貓,61晚上就是折扣價,比較猶豫,我這種三分鐘愛好者,估計也沒耐心去不停地試機器、調豆子,近萬元弄套機器回來,能不能物盡其用呢?有這筆錢買只最近的心水潛力股還能買一些,典型的葛朗臺心理。
住在鄉下就是不便,如果在城里還可以去店家的體驗中心實地試下機器,看看是否適合自己。廣州的一家體驗店還可以幫忙改機,改成心水外殼。
每次信誓旦旦地斷舍離,收住那剁手的手,但總是心有不甘、蠢蠢欲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