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說真的,其實我讀過的書真的不少,特別是對于故事性的書籍,不管是《紅樓夢》還是《誰的青春不迷茫》,不管是《紅與黑》還是《哈姆雷特》,但是我卻不敢在外人面前說自己讀過什么什么書,甚至有時候看到一本明明自己讀過的書,卻要說沒讀過。因為感覺自己好像沒讀過一樣,已經講不出具體內容了,甚至連主人公和主要內容都講不出,這樣狀態的我敢承認自己讀過某本書嗎?其實啊,在每次讀書的時候,我還是要做筆記,還要摘要這些,然而根本沒有什么用,這樣讀書完全是囫圇吞棗,什么都從書里學習不到。
? ? ?終于,在讀了《這樣讀書就夠了》這本啟發書之后,才知道以前讀書是用錯了方法。看似讀過很多書,但是真正能吸收其中精華的很少很少。在《這樣讀書就夠了》中,講了RIA讀書。R就是Rending,先閱讀一個圖書片段,I就是Interpretation,拆書家引導促進,A就是Appropriation,拆為己用。換言之,首先閱讀一個片段,然后分析其中的一些重點,方法,這可以具體到一個詞,一個字,想想這樣用的好處;或者在本書的舉例中,杜拉拉和她上司的一段對話,就可以體現出陳述事實-表明自己的觀點-對此給出的建議-有什么樣的預測這四個部分。Get 到這個技巧之后,再運用到自己身上,這才叫學以致用,拆為己用。這還沒結束,當你運用了書中的某個方法之后,一定要注意反思,反思這樣做之后的效果是否跟書中那個例子一樣呢?如果不一樣,再思考哪些細節做得不夠好,需要怎樣改進。
? ? ?書不在于讀的數量,關鍵是讀的質量。好書不一定都要讀,但是讀一本書一定要有收獲。這是我最大的感受。而且讀書要用心,用心去體會,去學習,做筆記是次要的,關鍵要記在心中。拆書就是一個很好的辦法,不僅能讀懂,還能運用于實際。學以致用是現代這個社會人才競爭的一個重要條件,不管是閱讀還是學習,都是如此。
? ? ?《不要等到畢業之后》,讓我看到了其實每個專業都有自己的好處,要學會分析自己的專業優勢,了解其發展趨勢。在大學一定要學會自學。大學不是高中,老師不可能隨時監督你,只有靠自己。如果沒有自覺性,出了社會之后,更是沒有人教你該怎么做。在大學中,學會一個人思考,學會自己去尋找答案,不要總是想著有人會來幫你,自己的未來得自己去創造。上課逃課,不遵守校規校紀,這是典型的沒有自覺性。本來大學就是比較自由的,自己不愿意為自己的未來拼搏,沒人能幫你。自學對于一個人的成長非常重要。一個會自學的人,不管對于學習什么新知識,都能掌握得快,這樣的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比別人成長得更快。就在我學習高數一樣,雖然很多還不懂,但是我不會一開始就去問同學問老師,而是會自己先把課本和課件看一遍,靜下心來自學,這樣不僅能提高自學能力,更能形成自己學習的思維模式,記住這個知識也會更加深刻。別人給你講10遍,不如自己認真看書學習一遍。學會自學,學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