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化進程,中國目前不到60%,還有空間,發達國家在80%以上,日本城市化91%。我國以前鼓勵中小型城市發展,限制特大型城市,這個思路有點問題。日本,1.2億人口,1/3在東京灣區。中國城市化步伐和以前可能會不一樣,會發展粵港澳大灣區,長江三角洲、環渤海灣,長江經濟帶,中部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大的城市群基礎設施的效率、人均效率完全不一樣。
如果你的產業需要效率需要流量,要向大城市、中心城市集中。
2在2020年,中國65歲以上的老人1.7-1.9億人口,到2050年有3.9 - 4億老人,3.3個人中有1個老人。養老健康是最大產業之一,飲食業也是。今后二十年,很多以前學生畢業后看不上的產業會成為香餑餑。
3法國的勒龐寫過一本《心理學統治世界》。這里引用一句。“一個民族不能隨意選擇自己的制度,就像它不能隨意選擇自己的頭發和眼睛的顏色。制度和政府都是民族特征的產物,并不是某個時代造就了它們。一個政治制度形成潛在時間可能幾百年,改造它不可能一蹴而就。是時間把各種信仰和思想的碎屑堆積起來,觀念都遵循生物學演化原理,它既是歷史的兒女,也是未來的母親,然而卻永遠是時間的奴隸。”
4所有學習過索羅斯“反身性”理論的人都知道,一旦一個強大的市場趨勢開始啟動,它會自身不斷強化這個趨勢。
5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
6哈佛大學著名學者克里斯坦森在“用戶目標達成理論”里說,用戶購買某種服務,就是在“雇用”產品來完成一項任務。
7這本書名為《當時知道就好了》。是啊,在我們的一生,總會因為年少無知,做些稀里糊涂的事情。如果“當時知道”一些正確的方法與理念,該有多好啊!
該書寫道:
**生命的真諦并不是由人類與科技、經濟或金錢的關系決定的,而是人與人的交往。愛、家庭、信仰與自信是永恒的主題,鼓舞人心、有經驗的指導有助于我們更好地領悟這些問題。 **
8伍爾芙說:生命不是安排,而是追求,人生的意義也許永遠沒有答案,但也要盡情感受這種沒有答案的人生。
她還說過:一個人能使自己成為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9你以為自己主宰著浪花,其實不過是被浪濤捧起而已;你以為自己被命運埋沒,也不過是波濤在你頭上掠過。
10博爾赫斯曾說:書是我們人類能夠得到幸福的手段之一。他的偉大不僅僅是超越于所處的時代,他的很多東西,可以拿來解讀很多的時代。而是會讓我們這樣一個混沌的時代變得更清晰,因為他永遠關注的是那些更本質的東西。
11中村好文在《住宅讀本》中提到:「所謂住宅,不僅僅是個讓人的身體棲息在內過日常生活的容器,還必須是能讓人的內心安穩地、豐富地、融洽地持續住下去的地方。」
12真正的高手都是隱藏于世界與時間里,或者說與世界以及時間融為一體的。
13什么可以改變修正因子?就是要做大量的信息收集、從收集到的信息中區分真偽并且做出定量定化分析,最終對信息的組合形成一個全新的判斷。
14所以為什么趨勢投資者最容易積累賺錢優勢?
因為時間的維度越短,你可以掌握的信息越有限。時間的維度越長,你可以判斷的標準越傾向于正確。
15真正想要改善世界的人,通常不會去試圖改變別人,至少他們會先從改變自己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