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公眾號“孤獨大腦”的作者老喻寫了一篇文章“聰明人為什么無法征服世界?”,在圈內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我在通勤路上抽時間讀完了全文。文章很長,我把全文的重點內容進行了摘錄,并做了筆記,供大家一起深入學習。
全文主題:
圍棋是簡單的復雜游戲,而撲克是復雜的簡單游戲。
撲克更貼切地模擬了這個現實世界。
“成功人士”的以下特征:
1、形成概率化思考的個人決策系統;
2、理解運氣、風險和不確定性;
3、博弈高手;
4、控制自己和他人的情緒;
5、反復訓練的直覺;
6、“理性+情緒”雙腦決策;
7、啟發式思考。
個人理解:
作者一上來先列出成功人士的7個特征,讓讀者與自身進行比對,引起讀者閱讀下去的好奇心。
上部分
1、現實世界,沒有完美的公式
區塊鏈更像是一場陷入短期利益的博弈游戲。
“簡單的復雜游戲”
? ? 圍棋是完美信息游戲。
? ? 物理世界也是追求用簡單的模型來解決復雜的問題。
“復雜的簡單游戲”
德州撲克是不完美信息游戲,也就是非對稱信息博弈。
有更多人性和運氣的成分。
個人理解:
這一節用斯坦福華人教授張首晟對物理學的執著以及分析投資區塊鏈失利的原因做引子,得出圍棋和物理學是簡單的復雜游戲,即只要方向正確,堅持到最后總能得到期望的結果;而投資和德州撲克一樣,是復雜的簡單游戲,簡單是因為牌面本身沒什么變化,復雜的是因為各種不可計算的可能性。
2、精于計算,未必懂得計算
圍棋給人一種控制局面、發現最優解的錯覺。
德州撲克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算得出來的那部分被稱為是技術,無法計算的那部分,則是藝術。
圍棋也曾經被認為是技術+藝術,但有趣的是,圍棋的藝術那部分,被證明也是可以計算的。
模糊的精確,比精確的模糊更重要。
而有些人通過假裝計算,來假裝思考,從而逃避真正的思考。
個人理解:
這一部分用金立老板喜歡下圍棋卻因賭博輸掉公司這個案例,說明了模糊的精確比精確的模糊更重要,“有些人通過假裝計算,來假裝思考,從而逃避真正的思考。”
3、撲克女子第一人,對沖基金交易員
德州撲克女子第一人Vanessa Selbst告別撲克圈之后,可能加入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基金。
撲克冠軍和對沖基金老大的共同之處,在于構建系統,打造“機器”,在不確定的世界里賺“確定”的錢。
德撲是金融人士酷愛的游戲,賭注,風險,理性,貪婪,欺詐,德州撲克既是極好的仿真訓練,又是高度吻合的隱喻。
個人理解:
這一部分解釋了為什么德州撲克女子冠軍能加入著名的投資公司橋水基金,相同點在于都是用系統來應對不確定性。
下部分
1、撲克高手第一課 理解運氣、風險和不確定性
運氣:運氣是一種人生觀。
風險:已知的不確定性。
不確定性:未知的風險。也就是未知的未知。
對比“風險”和“不確定性”
在風險已知的世界里,包括概率在內的所有事物都是確定的,邏輯思維和統計學足以讓我們做出明智的決策。
但是在不確定的世界里,所有的事物并不都是已知的,我們無法通過計算做出最佳選擇。
我們要學會在不確定性的世界生存,第一步就是要分清:
(已知風險)已知的不確定性,和(未知風險)未知的不確定性。
我們需要兩套思維工具,來應對這兩種狀況(即使有時候邊界不清晰)
風險:如果風險是已知的,想要做出明智的決策,你需要的就是邏輯思維和統計學思維;
不確定性:如果有些風險是未知的,想要做出明智的決策,你還需要直覺和睿智的經驗法則。
個人理解:
第一課解釋了運氣,風險和不確定性的概念,同時提供了兩個思維模型,來分別應對風險和不確定性。簡單的說,應對風險就要靠理性思維,應對不確定性要靠直覺。
2、撲克高手第二課 建立概率化思考的決策系統
要點1:量化
不管一件事情多么模糊難測,你也要努力去量化它。
量化自己的想法極為重要。
懂得量化和概率思維的人極少,能夠照此行事的更少。
先標注一個數值,有利于你去校對準心。你在毛估估的過程中也會有所收獲。
要點2:灰度認知
當你分析、思考一件事物時,要克服二元對立、非黑即白的心態。
你并不是要馬上拿出一個候選項,而是要盡可能全面地列出各種候選項,甚至站在對手的角度思考。
要點3:期望值計算
假如你根據期望值計算的方法是正確的,但結果卻輸了,這就是所謂的“系統風險”。
要點4:黑白決策
做決策的時候要理性、堅定。執行完之后,迅速歸零。要將執行和結果分開。
只要你還沒開始自暴自棄,仍然在思考、決策,即使被打趴下,也不算失敗。
要點5:形成系統
我們每個人都被設計成“自動駕駛”的智能生物,為此付出的代價是,克服人性的弱點是非常不容易的。
你不能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要建立一個大概率贏錢的科學決策系統。
普通人關注結果,高手關注系統。
對于該決策系統,你一方面要堅定地執行,另外又要能夠不斷反思優化。
頂尖的撲克牌高手和普通的牌手之間,一個重要的差別就是:
頂尖高手,能夠始終保持穩定的決策能力,不會因為周圍環境的變化、自己的輸贏而影響決策,他們通過訓練自己,養成了深思熟慮解決問題的習慣。
普通牌手,他們的心情很容易隨著周圍的環境發生變化,從而導致決策水平的不穩定,極端的情況下,他們甚至是依靠條件反射來做決定。
假如一個人的決策系統的底層,不和學習系統相連接,很快就會變成“刻舟求劍”。
個人理解:
第二課介紹了建立概率化思考決策系統的五個要點,我的理解是先量化,有明確的數字直觀顯示;其次是極大的開放性,全面考慮問題;接著計算期望值;然后要把執行和結果分開,只要方向正確,即使不好的結果也不會影響執行;最后要把決策系統和學習系統打通。
3、撲克高手第三課 成為博弈高手
策略思維是關于了解對手打算如何戰勝你,然后戰而勝之的藝術。
具有競爭或對抗性質的行為稱為博弈行為。
關于策略思維的科學稱為博弈論。
人們為什么喜歡高個子對象?
高個子是發送優良基因的信號,所以人們在談對象的時候,一般喜歡高個子,這是因為他們或許載有更加優良的基因,可以通過與他們結合把自己的基因遺傳下去,因為既然高個子生存更加困難,但是當他們還生存著時,就意味著他們具有更加強大的生存基因。
表面看起來,喜歡高個子是因為我們覺得高個子賞心悅目,是美的元素。其實,人類的美感是與生存能力聯系起來的。這是所謂進化博弈論的發現。
個人理解:
第三課解釋了什么是博弈,以及解釋了為什么人們喜歡高個子和帆船比賽的用到的策略。博弈論的熟練掌握將會有助于我們輕松的應對生活中的難題。
4、撲克高手第四課 控制情緒
要點1:克服恐懼
居里夫人說:
生活中沒有什么可怕的事物,只有需要理解的事物。現在是我們理解更多事物的時候了,只有這樣,我們害怕的事物才有可能越來越少。
從不犯錯的系統稱不上是智慧的。
要點2:“無記憶”打牌
布朗運動在數學上的理論,叫馬爾可夫過程:下一狀態的概率分布只能由當前狀態決定,在時間序列中與之前的歷史無關。
德州撲克比賽就是一個馬爾可夫過程,狀態就是你桌子的籌碼量。
每個牛人都是一個人肉阿爾法狗。阿爾法狗下圍棋的特點是什么?它下的每一手棋都會重新思考,并且從終局推算贏棋概率。
不要因為糟糕的結果而否定正確的選擇。
在現實中,你堅持做正確的事情,短期內未必有很好的回報,但你還是要堅持做正確的事情。
要點3:控制自己的情緒
巴菲特稱之為:當你掉進一個坑里的時候,會更加賣力地挖坑,結果越陷越深。
“自利偏差”,簡而言之就是推卸責任和自我欺騙。
撲克牌技術并不是制勝的關鍵,逢賭必贏也不是成為頂尖高手的必備條件,而是一場心理戰,其中很重要的一個策略就是克服“自利偏差”(Self-Servicing Bias)的心理障礙。
如何克服“自利偏差”?
每局牌結束之后的短暫間隙,她都會迅速回溯剛才的比賽,總結自己在決策過程中成功之處和犯過的錯誤:
“最差的決定也可能在運氣的幫助之下贏錢,而最好的決定也可能因為時機不對而輸錢,好和壞不能以結果來定義,我必須要分清楚究竟是我的技術導致還是運氣的幫忙,這點非常重要”。
要點4:控制他人的情緒
職業撲克選手總是要解讀對方。
所以最好的撲克選手也是最好的騙子,用最真誠的詐唬和最始料不及的下注打亂對手的陣腳。他們知道對一個牌手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你手中有什么牌,而是讓對手認為你手中有什么牌。
玩家必須讓自己的行動隨機化,這樣他詐唬時才能讓對方無法確定真假。
要點5:控制情緒帶寬
注意力的資源是非常稀缺的。
班熱打牌期間,他的早餐是一個三明治,一小杯橙汁,一杯濃茶,消化10-20分鐘后,開車去體育館,嚴格按照程序鍛煉身體。
他解釋道:
所有這些習慣看起來非常瘋狂,但是參加比賽的時候,你不能分心去想早餐吃什么,游泳多少圈,這一點至關重要。例行習慣的好處就是讓生活保持簡單,這樣我就能一門心思考慮撲克、撲克、撲克了。
要點6:訓練自控力
自控力是對抗焦慮情緒的最佳利器。
恐慌讓人只關注本能。這樣的人在競技場和資本市場只能當韭菜。
對于一個決策者,良好的品質首先是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刻意冷靜,是理性決策的精華。
個人理解:
第四課講了控制情緒的六個要點,用我的話理解就是,1.理解更多事物,克服內心對于未知的恐懼;2.做決策時每一步都重新考慮;3.不找借口;4.會點心理學,能夠正確讀懂人心,同時制造贏獲勝機會;5.用習慣來控制注意力消耗,把寶貴的注意力用在刀刃上;6.訓練自控力,成為自控能力的高手。
5、撲克高手第五課 訓練直覺
愛因斯坦說:
直覺是人類神圣的天賦,理性是人類忠實的仆人。我們創造了一個重視仆人卻忽視天賦的社會。
直覺是大腦的某種快捷方式,但底層仍然是基于計算的。
只有基于大量專業訓練的直覺才有價值。
大量訓練的目的,是將緩慢縝密的分析程序化、模塊化、快捷方式化。
直覺是內化的思考。
非專業的直覺毫無意義。
我們要刻意訓練那種“被理性看護著的直覺”。
個人理解:
第五課告訴了我們直覺對于人的重大意義,同時指出“只有基于大量專業訓練的直覺才有價值。”
6、撲克高手第六課 雙腦決策
意識包含兩個不同的思考系統,一個是有意識的理性思考系統,另一個是無意識的快速的感性思考系統。
良好決策的關鍵在于知道在什么時候依靠哪個系統。
復盤的價值有兩個:
一個是對理性腦的反思和校驗
一個是對情緒腦的訓練。
復盤的學習機理
圖片
在現實中,我們應找到一個專業方向或者應用領域,去親身實踐,形成反饋循環,將思考轉化為直覺,但又不斷調校,如此才能成為“雙腦決策”的高手。
個人理解:
第六課主要講了復盤對于決策的重要性,從已有的經驗中復盤,我們才能真正知道問題的根源。
7、撲克高手第七課 啟發式思考
解決復雜問題時,“啟發法”作為簡單解決方法,經常是有效的。
找到最重要的那條原因,并忽略其他原因。
人類通常解決問題有多種思維方法,有一種方法是邏輯推理和計算,這就是搜索所有可能的解決方案,來尋找一個最佳的方案;
還有一些方法不需要通過搜索所有的問題解決的可能性,而只是根據我們的經驗、直覺,選擇較少的問題解決的方案,這個叫做啟發式的問題解決策略。
個人理解:
第七課講的是解決復雜的問題時,可以使用思考的快捷方式:啟發式思考,即不需要把所有問題都想一邊,只需要根據經驗、直覺,往往能快速正確的找到解決方案。
最后
現實的容錯性與可能性
世界被設計成一個復雜的簡單游戲,而非一個簡單的復雜游戲,能令每個參與者都有機會。
所以,現實既具有很大的容錯性(看看,你過得那么一塌糊涂,日子照樣還可以繼續),又具有很大的可能性(每個人都可能中某種人生彩票)。
如此一來,你可以憑借聰明,憑借冷靜,憑借偽裝,憑借堅持,憑借分享,甚至憑借運氣,來征服這個世界。
你能戰勝比你聰明的人,比你強壯的人,比你精明的人,比你勤奮的人。
這種有趣的設計,令個體的自由意志最大化了。只要你是一個“覺醒”了的人。
個人理解:
讀完這一部分,整個人為之一振,人人都有機會成功,只需要你認識到現實的容錯性和可能性,付出足夠的努力,不斷踐行,蒼天不負有心人。
運用自己的理智
啟蒙運動就是人類脫離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狀態,不成熟狀態就是不經別人的引導,就對運用自己的理智無能為力。
當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經別人的引導就缺乏勇氣與決心去加以運用時,那么這種不成熟狀態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
Sapereaude!要有勇氣運用你自己的理智!這就是啟蒙運動的口號。
讓我們鼓起勇氣,敢于自己做決定,敢于承擔責任,敢于追求真理。
個人理解:
不成熟是因為缺乏勇氣和決心,自己沒有信心來運用自己的理智,個人的啟蒙需要你付出足夠的勇氣和決心,勇敢邁出這一步,機會面前平等。
撲克高手思考清單
最牛逼的人是怎么樣的?他們思考自己的思考。
所有科學都建立在近似觀念之上,如果一個人告訴你,他精確地知道某事,那么可以肯定,你正在和一個不精確的人說話。(羅素)
未來是未知的,但是你可以努力地嘗試并且評估它。
風險不等于不確定性。針對已知風險做出的最佳決策,用于應對不確定性時并非最佳。
近似正確勝于精確錯誤,風險來自于你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巴菲特)
科學決策的下一個境界,是把決策水平和運氣分開。
智慧與運氣共舞,短期看,運氣很重要;長期看,智慧是決定性的。
通過大樣本量獲得的、長期的成功才是最甜美的。
德州撲克,是人生模擬場。不斷訓練自己,飛機行業就是靠模擬訓練將事故率降低至近乎零。
個人理解:
作者用清單的形式把全文中要關注的重點進行了羅列,值得仔細品味和思考。
最后的最后
羅杰 ·馮 ·歐克說 :
生活就像是一場撲克游戲 。
有時候你支配生活 ,有時候你被生活支配 ,技能和運氣都是生活重要的元素 。你可以打賭 、檢查 、糊弄和提升自己 。有時候你贏得一副牌 ,有時候你會輸掉整棟房子 。
無論什么情況發生 ,最好的應對方式就是一直洗牌 。
所以,只要你還有一口氣,你手中就還有牌。珍惜她,打好她,輸了再來。
個人感悟:
這段話再次讓我感到直擊靈魂,生活就是一場德州撲克,充滿了不確定性,只要你還活著,手上就還有牌,還有翻盤的機會,人生苦難重重,沒什么過不去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