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1)復習“意志”并回答為什么有人“知道”卻“做不到”?(2)認真體會:“如果你讀的書少,誰都會騙你!”這句話,反思一下自己被騙的經歷,比如您知道“相濡以沫”卻不知“相忘于江湖”!
要抓緊時間趕快生活,因為一場莫名其妙的疾病,或者一個意外的悲慘事件,都會使生命中斷。
老師文中的這段引用打動了我,對別人或許只是一次提醒,一個觸動,對我卻是刻骨銘心地感受,只有經歷了才明白。這是一段真實的經歷,猶豫再三還是決定寫出來。那次被騙也是一次體驗。
? ? ? ? ? ? ? ? ? ? ? ? ? ? ? ?騙
她知道她快死了,盡管她在人前也沒有表現多么不堪,只有她的心里明白這份無奈和抑郁。
在車站上,她等著去醫院的公交車,十幾年的病號,她和家人已經習已為常,但凡能走動,誰也不愿麻煩人,都自顧不暇,還是有點自知之明吧。
即便上醫院,她也了然,尋求心理安慰罷了,所謂回天乏術,只能緩解一點癥狀吧,其實根本也沒有緩解,她的心里很清楚。
看著路邊三三兩兩的人,熟悉的街景,感受這個城市熟悉的氣息,她等待著,連這表面的歲月靜好她都不知還能享受多久。
體重越來越輕 ,從開始的88斤,到78斤,每天以兩斤的速度速降,她不想看那張凹陷變形的臉,也索性不再稱體重。飯也幾乎不能吃了,腳依然痛著,只能靠兩只腳邊慢慢走。好在她還有精神,向死而生,不是她每天都要面對的課題嗎?也早就練就了這番本領,或許她也有那份,“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的勁兒。
正想著,一輛白色的皮卡車停在她的面前,下來一個衣冠楚楚的男人,跟她說,我們是南通三建的,您看一下我們的證件,昨天我們在高速休息區吃飯,我們幾個人的包和錢都被偷了,現在車上也沒油了,能不能給點錢加油,我們下一站要去臨沂,實在是跑不到那里了。謝謝您。
她當時聽了的第一個感覺就是不太靠譜,于是她說,你們不是有手機嗎?可以微信轉賬的,他回復的什么也不記得了,反正最終她選擇了相信。只是當時她只有100元現金就掏給了他們,而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她還不放心地問了一句,100夠嗎?自然是回答不太夠,于是她又說了句,前面有個銀行,我給你們去提點。
上了車,加上他是三個男人,前面兩個,他說副駕駛座位上的是他們領導,并讓我相信,他的確是南通三建的,還把他的工作證拿給她看,因為別的證件都被偷了,還說他們都是南京人,問她孩子多大了,也歡迎她帶家人到時候去他們那兒做客,并且承諾回家就把錢打給她,并問了她電話號碼也打過來電話,并說這是他的號碼,存好了到時會聯系。
她當時是怎么想的具體也說不明白,反正她只是覺得自己也時日不多,就當為自己積點福報了,是騙子也認了,萬一是真的,是否還因此真成為了朋友,也算雪中送炭,可以成為一段佳話了說不定。
所以她主動要他們拉她去銀行取錢,到了前面建行,那人送下車說取個七八百就行,她尋思湊個整,以后還起來也好記,于是她取了九百,取錢期間他還打過來電話說他們就等在外面,而且這是他的電話,回去一定立馬還她。
拿給他900塊,她說連現金湊1000,好像他有點吃驚。并一再叮囑記得他的電話,然后千恩萬謝地走了。
一路上她也想著這事,總覺得有點不太踏實。到了醫院,她給老公打電話說起來,還沒等她說完,他就篤定地說她被騙了,還嫌她這么低級的伎倆她都信了,埋怨她當時為什么不打電話給他!她不相信,覺得他冷血。老公回他一句,不信把電話給我,我給你查查,肯定不會接了。
果然,老公回話,訓她一通,又加了一句,要不你打試試,這事得報警,讓別人也提高警惕,騙子花招越來越高明子,開車出來行騙!就騙你們這樣的,竟然還敢上他們的車,把你拉出去賣了都不知道,只騙點錢也算是萬幸了!
她心有不甘,接著也打電話,果然沒人接聽了。怎么打也不接,仔細回想跟他們互動時他們的神情語言行為,是令人懷疑的,而她全然忽略。氣不過她給那個手機發了條信息,說她是在去醫院的路上,幫你們還被這樣欺騙,良知何在,人心不古種種。此事也就沒有了下文。
過后她也反思,不是同頻相吸嗎?為什么她會被騙子盯上,難道是因為她有這種騙子特質嗎?更是不能接受了,后來她慢慢想明白了,或許是當時生病能量級別太低了, 所以也會吸引能量級別低的人到你身邊。這只是她的解釋,反倒令她釋然了。
不知為什么,那段生無可望的日子里,總是碰到這樣的事。
醫院的治療也沒有改變她什么,出院后她的各項指標更差了,眼看著生命就要凋零了,她也不甘的吧,正好碰上一個所謂中醫推拿,他給了個招兒就是喝姜湯水,加推拿,而且只要堅持六個月,她的身體會痊愈。那么誘人的果實,不敢奢望,只要沒有痛苦地活著已是最大的滿足。
當時她因為藥物副作用,口腔粘膜包括舌頭已經全部潰爛,莫說是喝姜湯,即便喝口水都要難受到崩潰??蔀榱四莻€美麗的結果,或許她的求生意識太強了,反正死也要喝,十斤姜熬成湯,正常人也受不了吧,她只要忍著喝一口,頭皮都要炸了,真寧愿死去!她也忍著喝幾口,實在沒有那個毅力再多喝一點。
而且還要用姜汁泡腳,而她的腳也潰爛極深的口子,都是拜那個藥物所賜。不吃也死,可是吃也快把人吃死了,不是死在病人而是死在藥物副作用上了。全身毛發都開始變白,眉毛睫毛全白了,真是人不人鬼不鬼了。
只是那個推拿的有這個信心,她也決定配合。每天他過來給她推拿,還看她喝姜湯,還說她寒氣太重,不能打吊瓶,要多穿,甚至讓她在夏天通上電褥子排汗,說是排出寒氣就好了。她都一一照辦。后來她老公知道了,問那個中醫有證嗎?她知道他沒有,還要信他,老公生氣了,跟她說是作死,如果還要繼續下去也不想管她了,還找了她父母給她做工作。
可是在她那兒就是一根筋,反正西醫也拿她沒折了,試試中醫也罷,權當死馬當活馬醫了,萬一好了呢,不也是一個成功案例,還可以推給更多人嗎?
只是得不到家人的支持總是難受的,于是她給老公寫了長長的信,讓他理解她的心情,老公也說服不了她只能由她折騰,她接受老公建議將推拿地點改在了她的媽媽家,當她爸媽質疑那個89年的小推拿師時,她還嫌她爸媽不給人面子。而她老公行動上更冷落她了。
直到那個夜晚,本來白天還在媽媽家說起來,感覺推拿管用了。可是晚飯過后,她就開始難受了,說不出的感覺,她著急地打電話給那個推拿師,他還說要捂汗,姜水泡腳,她把爸媽叫來,那個推拿師后來也來了。因為老公當時還生她氣,沒在家。
推拿師說是中暑了,那時候她還在姜水泡腳,開著電褥子,穿得厚厚的。他讓開窗透氣,還是不讓送醫院,她爸爸急了吼他一句,出事你能負責?!那個推拿師用了所有招數也不奏效,只得打了120,她爸爸趕緊通知她老公,那時候她已經有些意識模糊了。
只記得120來時,她老公把她抱車上,臨走時指著推拿師說著,來,你也給我上車!她推了老公一把,是她的選擇,不能完全賴那個推拿師,畢竟他也出于好心,他的初衷是好的,只是太武斷太自信了。
到了醫院才知道有多緊急,好在是聯系了一直懂她病情的趙博士,趙博士說從來沒看她這樣過,太難受了,她直接對著趙博士說了句,救我。幾乎失去所有能力,可難受依然不減!
緊急住院,血小板降到了40,正常人是300,什么病癥醫生報的名稱總也記不明白,反正生命垂危,而且最主要的原因是吃藥副作用太大,你能看到的皮膚粘膜壞死了,而你的身體內部器官也是一樣的,比如腸子也跟腳爛得差不多。而喝姜湯加速了身體病癥的暴發!趙博士說了一句,是否能活過來看她的造化了。
老公很生氣地跟趙博士歷數著她這段時間的表現,簡直冥頑不化,明明一看就是上當的事情,她認準了800頭牛也拉不回來。真不想管她了!博士給了醫學答復,這是病人的正常表現,你看她已經異于平常,如果以前這樣的事情肯定不會在她身上發生,那就要考慮是疾病引起的神經癥狀,慢慢等她身體恢復了,她的意識也清醒了,再回憶當初也會覺得自己怎么會那么傻!
原來如此,當一個人一根筋,輕易上當,跟平日判若兩人時,也不一定是因為讀書少,或許你是生病了,也要先到醫院排除生理病癥再做診斷。
那段搶救的日子不愿記起更不想記錄,此處省略一萬字也嫌少。好在她又從死亡線上掙扎回來了。也換了另一種藥,身體正慢慢恢復,也有了正常的判斷能力,當然要繼續讀書,要繼續堅持寫作業。對她來說,每一天都彌足珍貴,每一分鐘都不舍得浪費,時間有限,只爭朝夕。
或許每個人面臨疾病無望的時候都有自己的執念吧,她的臨床當時也是因為聽了一個中醫的承諾,到臨沂一個地方,封閉治療,自己的血抽出來再打回去,還要扎無數根針,受盡身心折磨。她本來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目前也沒有根治的辦法,控制病情發展,能夠生活自理已經很好了。
西醫治不了,所以她們家人一聽中醫能治好就逼她去了,她來時,腿腫成了饅頭,通紅,滿臉泡,已經完全不能行動了。后來聽說她的股關節已經完全壞死,只能置換了。
趙博士治療時還說是家人太愚昧害了臨床,跟她還不一樣,她是因為病理性的,或許當你輕易被騙時,也要分情況來對待。
多么希望這個世界上的騙子少一點,都多一點良知,每個人都心存一份善念,讓那些病人們在失去判斷能力時也能多一條活路。
回答問題,開始抄書:
一、意志的定義:
意志是有意識地確立目的,調節和支配行動,并通過克服挫折,實現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受意志支配的行動叫意志行動。
意志行動是有意識的、有目的的行動,行動的目的要通過克服挫折才能達到。有些行動是習慣性的、無意識的,如有些人有習慣性的動作,愛眨眼、愛有節奏地顫動自己的腿,這樣的行動不是意志行動;有些行動雖然有意識、有目的,但是可以自然而然地完成,沒有困難需要克服,如吃一頓飯、玩一會兒游戲,這些行動體現不出人的意志,所以也不算意志行動。
只有有目的的,通過克服困難和挫折實現的,即受意志支配的行動,才是意志行動。
二、意志行動的基本階段
意志行動既然有意識、有目的,那么意志行動的過程就包括對行動目的的確立和對行動計劃的制定,以及采取保證達到目的的行動兩個階段,即準備階段和執行決定階段。
(一)準備階段
在意志行動的準備階段里,需要在思想上確立行動的目的,選擇行動的方案并做出決策。
確定目的是意志行動的前提,但在確立目的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動機的沖突,因為行為都有其動機,都有預想達到的目的,而人想要達到的目的有時并不是一個,而是多個。這些動機之間往往又會有矛盾和沖突。按勒溫的說法,動機的沖突一般有如下四種形式:
1.又趨式沖突
兩個具有同樣吸引力的目標,兩個動機同樣強烈,但不能同時獲得時所遇到的沖突叫雙趨式沖突。既想學英語,又想學法語,精力和時間有限,“魚和熊掌不能兼得”,只能選擇其一的矛盾心情就是雙趨式沖突。
2.雙避式沖突
兩個目標都想避開,但只能避開一個目標的時候,人們只好選擇對自己損失小的目標,避開損失大的目標,這種沖突叫雙避式沖突。怕貨幣貶值,存錢會帶來損失,花錢買東西,又沒值得買的東西時,或者忍受貨幣貶值給自己帶來的損失,或者花錢買沒用的東西,選擇哪個損失會小一些,難以做出選擇的矛盾心情就是雙避式沖突。
3.趨避式沖突
想獲得一個目標,它對自己既有利,又有弊時,所遇到的矛盾心情就是趨避式沖突。想吃糖,又怕胖,想考個好學校,又怕報名的人太多,競爭太激烈,考不上的矛盾心情就是趨避式沖突。
4.雙重趨避沖突
如果有多個目標,每個自己都對自己有利,也都有弊,反復權衡拿不定主意時的矛盾心情就是雙重趨避式沖突。兩種工作,一種社會地位高但收入低,另一種收入高但社會地位低;春節將到,火車票緊張,想除夕到家,買票就得多花錢,避開高峰期,買票就可以少花錢,但回家的日期就不如意了。反復權衡拿不定主意時,體驗到的沖突就是雙重趨避式沖突。
解決了動機的沖突,確立了目標,接著就是制定行動的,看怎樣一步一步達到目標。行動的計劃可能是可行的,也可能是不周全、不具體的。但重要的是,決心要達到目的,實事求是,還是想走捷徑,碰運氣,這兩種態度會有兩種不同的選擇。
(二)執行決定階段
執行所采取的決定的階段是意志行動的第二階段,即執行決定階段。在這個階段里, 既要堅定地執行既定的計劃,又要克服那些妨礙達到既定目標的動機和行動。在這個階段里,還要不斷地觀察形勢的變化,發現新的情況,遇到沒有預料到的困難,遇到挫折時,要及時地分析,找出克服困難和挫折的辦法。同時,還要不斷地審視自己的計劃,及時地修正那些不適合形勢發展要求的計劃,保證目標的實現。
意志行動的準備階段和執行決定階段是密切聯系、相互制約的。如果在準備階段,動機的沖突解決得好,目的明確,對行為的意義認識深刻,行動計劃考慮周全,切合實際,那么在執行決定階段就會比較順利,遇到困難和挫折,也會更有決心和勇氣去克服。如果在準備階段,動機的沖突解決得不好,行動計劃不切實際,在執行決定階段就會遇到更多的問題,特別是情況發生變化的時候,更容易缺乏勇氣和信心,甚至出現半途而廢的結果。在執行決定 階段,情況會發生變化,甚至出現沒有預料到的問題,這是常有的事情。為此應該有充分的準備,只有這樣,才能堅定信心,保持清醒的頭腦,認真觀察,仔細思考,及時地應對情況的變化。
而決定一件事能否堅持到底,歸要結底與一個人的意志品質有關。
(三)意志品質
(一)意志的自覺性
意志的自覺性指對行動的目的有深刻的認識,能自覺地支配自己的行動,使之服從于活動目的的品質。具有自覺性品質的人,是在對行動的目的深刻認識的基礎上采取決定的,他不隨波逐流,不屈服于外界的壓力,能獨立地判斷,獨立地采取決定和執行決定。
與自覺性相反的品質是受暗示性和武斷從事。易受暗示的人,遇事不獨立思考,容易受別人的影響,隨大流,跟別人跑。有些人雖然自己拿主意,但是對問題不做深入、細致的分析,武斷從事。這種人不通用算是自覺性的人,他們遇到問題有時也容易動搖。
(二)意志的果斷性
意志的果斷性指迅速地,不失時機地采取決定的品質。遇到機會能當機,不 失時機, 不是碰運氣的巧合,而是有強烈的愿望、深入的思考,因而對機會就特別敏銳,善于觀察,能夠抓住機會。
和果斷性相反的品質是優柔寡斷和魯莽草率。機會和無心人是沒有緣分的,這種人即使有了機會,也認識不到,或者在機會面前優柔寡斷,讓其輕易錯過。有的人看來容易做決斷,但他們抓的并不是機會,而是瞎碰,是魯莽、草率、這些都是和果斷性的意志品質背道而馳的。
(三)意志的堅韌性
意志的堅韌性指堅持不懈地克服困難、永不退縮的品質,這種品質又叫毅力或頑強性。目標越遠大,需要付出的努力越多,需要花費的時間越長。如果沒有堅韌的意志品質,那么就很難達到遠大的目標。有時,解決問題的條件還不太成熟,需要等待,需要堅持,如果放棄了努力,就等于前功盡棄。
和堅韌性相反的品質是虎頭蛇尾和執拗。有些人遇到困難就退縮,做事只有三分鐘的勁頭,沒有堅持性,這些都是缺乏堅韌性的表現。有些人表面看起來有堅持性,但情況發生變化時還要墨守成規,不去適應改變了的環境,一味地鉆牛角尖,這是執拗,是和堅韌性相違背的。
(四)意志的自制性
意志的自制性指善于管理和控制自己情緒和行為的能力,又叫自制力或意志力。一個人的精力有限,要想達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須放棄一些妨礙這一目標的其他目標,或影響這一目標的其他活動,有所得就必有所失,有所為就必有所不為,否則所有的目標都會受到影響,該達到會力不從心,難以達到。
和自制性反的品質是怯懦和任性。有些人雖然承認要達到目的,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活動,但是遇到困難時,卻沒有勇氣,或者不去設法克服。讀書要緊,過幾天就要考試,但礙于面子,寧肯耽誤讀書,也不愿拒絕朋友看電影、打算的邀請,這就是怯懦。不管是否對達到目的有幫助,只憑興趣,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這是任性。所有這些都是缺乏自制性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