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五一假期,舉家周邊游,除了奶奶因為有一在加油站的工作而抽不開身。太長時間沒有外出了,都忘記了大自然的味道。新昌十九峰,比想象中要遠很多,自駕單程120公里,辛苦了老爸,這個時候,多么希望自己能有嫻熟的駕車技術,可以來分擔老爸長途的疲勞。
導航定位在穿巖十九峰,導航沒有錯,但是我們錯了,明明事先我有在網上瀏覽過大眾點評,然而一開始,我們還是選擇錯了入口,買了門票來到上了十九峰的主峰,這也是事后才知道的。凄涼得很,似乎一切都還在開發中,古老的臺階,不多的游客,總之是和我們預想的情景大相徑庭。有種來自山里的孩子來爬山的苦澀味,但不管怎樣,不能辜負我們的路遠迢迢。
來到主峰頂,有一座不長的索橋。
索橋兩邊的風景倒算是一種安慰。
新昌的山,也不高,畢竟學術點說,是江南丘陵。眺目遠望,看到對面的山頂處有村莊,就像是圓臺,又像是小高原,平臺處,分明有小路,有房屋。那會是一種怎么樣的生活,很想一探究竟。
因為一路走到頂,都沒有見著傳說的玻璃棧道,心想一定是走錯了地方。遇到一對來自諸暨的夫妻,也在找棧道,后來不斷聽到有游客在詢問棧道,才知道蠢的不僅只有我們。山下有一個巨大的停車場,不斷有私家車涌入,塵土飛揚,隆隆的駕車聲,聲聲入耳。想,那邊才應該是正確的入口吧。所以,我們下了山。
終于看到了人,大波大波的游客,是的,在一個不長不短的小長假,人多是信號,正確的信號。原來棧道屬于的是另一個景區——千丈幽谷,于是又買了門票,¥50/人。找到了正確的打開方式,很興奮。
然后,開啟了漫長的徒步之旅。很長。
前一次看到索橋一定是假的,這才是索橋!
小記父親大人英俊瀟灑親切的背影。
爺爺這次的加入,本身我已很意外。由于身體的原因,疼痛常在。臉部深深的皺紋也是常年疼痛咬牙的結果,所以本來并不真打算這樣,怕讓他更勞累了。但是爺爺爽朗痛快的答應了,并且一路上,顧著自己走,一直是沖在最前面。也好,趁走的動的時候,更應該出來看看。
我珂,一直戴著耳機,這讓我有點惱,誰出來看山看水還戴著耳機,也許他覺得很無趣吧,想通過屏蔽聽覺來減少干擾。我也并不覺得風景有多好,但是不是有句話,在乎風景,更在乎與你同行。
由于一開始,我們把車子停在一個錯誤的景點,導致我們下山后,還得走很多路回去。幸好有這么一個隧道,穿山而過,可以減少不少路程。隧道里很黑,也很冷,又很長。
短暫的旅程結束了,我作為家里的老大,很多地方,做的不夠好,缺乏擔當,很慚愧。曾經年小時,我說我要快快長大,為家人分擔。今天我已長大,但是我做到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