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錢騙吃騙喝騙睡騙婚,現如今騙子非但沒有減少,還實現了規模化、現代化,讓人防不勝防。形形色色的騙子及其所作所為不勝枚舉,為何屢屢得手,人們說是欲望使然。有人想發財,有人想漂亮,有人想長壽,有人想除病,有人想消災……騙子無所不能,早就為你準備了各種誘餌,等你上鉤。你說你無欲無求,不會落入圈套,真難說,貪欲只是被騙的因素之一,還有與自以為是,盲目自信有關。這是我聽說的一例:
一政法大學的某教授熱心公益,義務宣傳防范騙子的招數,引起了騙子們的注意,他們視教授為眼中釘,肉中刺,想讓教授吃點苦頭,熄滅他的正氣與熱情。這事只能由騙子們中的教父級人物擔當了。
教授家的電話鈴聲響了。
教授:“你好,哪位?”
騙子:“尊敬的教授,您好啊,我是騙子,聽說您普法與防騙教育搞得風聲水起,人氣很旺啊。”
教授:“怎么,要失業啦?”
騙子:“托您的福,我們也在與時俱進,不斷提高業務技能,不斷提升生存空間。”
教授:“我倒要領教領教你類所謂的技能。”
騙子:“您是法律界的泰斗,但書生有時更容易被騙,比如騙您也就是幾分鐘的事。您告訴我您的銀行卡號及卡里的余額,您卡里的錢就歸我了。”
教授心想這怎么可能,他決定與騙子過過招,并查看了手機銀行賬戶情況。
教授:“我xx銀行卡號xx里余額49,800元。”
騙子:“您馬上操作一下,給xx銀行卡號xx里轉賬50,000元。”
教授心想,都說騙子精明,傻不傻,已告訴對方余額只有49,800元,卻讓匯50,000元,邊想就邊操作了,奇怪的是竟然轉賬成功,教授再查看銀行卡里的余額時,已顯示為零。
原來騙子在與教授聊天時,已向他的卡里先轉了200元,這是教授不曾想到的。
問題是教授明知對方是騙子,為什么還要鬼使神差地進行轉賬操作呢?這就是太自信了,自信過頭了。
其實騙不只在民間,聲東擊西、瞞天過海、暗渡陳倉在政治、軍事與動物世界中處處可見,有些場面可謂驚心動魄。
有時我們自己還會騙自己,相信煙酒能提神醒腦,對著水中的月亮表白……
對騙難道就真的毫無辦法了嗎?最好的解藥是陶冶性情,增強定力,堅定信仰。當然,多看看簡書亦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