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總結 2017年5月1日
ORID:焦點討論法
O-Objective:客觀事實層次
- 關于今天的工作, 你記得什么?
早上起得晚,刷洗后就在看《Hidden Figures》。中午打了一陣瞌睡,然后就看《窮查理寶典》。下午開完班會吃完飯回到宿舍后,看完了《金剛狼3》還有一個是 馬伯庸的《當古人遇到十二星座》演講。
R-Reflective:感覺反應層次
-
你要如何形容今天的情緒
- 郁悶,極度郁悶。昨天晚上睡得也不是很晚,想著今天早上還是早點起來看書。然而,對要說然而了。然而早上陰天下起小雨,本來就陰暗的前提下,室友的那個擋光的床簾擋掉一部分光,我還以為是6點7點那樣子,然后就想繼續睡,但是睡不著,這就很尷尬了,看了一下手表,媽買批~~9點多差不多十點了??,然后早上起來就這樣洗漱看電影完了。
-
今天的高峰是什么?
- 室友不玩游戲的時候。我發現室友不玩游戲的時候,宿舍還是挺安靜的,能比地上圖書館了,很舒服。
-
今天的低點是什么?
- 下午看書的時候。主要是我的修為不夠,舍友在開黑,我帶著耳塞還是被舍友那一驚一乍直搗我小心肝。
今天這個總結已經是第99篇了,明天就100了,我要不要每天發空間呢,但是我決定了我的博客是繼續更的。
看了查理的一句話「躲開那些不恰當的激勵制度。激勵的作用是非常強大的,是人類認知和行為的控制器。只關涉到工作時間,無關于工作量和成果的工作機制,這很容易讓人失去努力思考找出解決方案的動力。」這句話讓我檢討了一下上個周工作時間很長,但是產出很低的這個問題,有兩個原因,一個是自身積累不足;另一個是,做的少。五一了不斷電了,可能每天早上五點半吧或者五點起床看書寫文章,雖說我的觀點都幾乎中立,讓人思考,那另外一面就是讓人不相信。那么以后的解決方法就是,如果一個問題值得討論那就分兩篇去寫,一篇正的角度寫,一篇反的角度去寫。還有就是公關文的寫作,因為公關文的寫作偏向中立去宣揚某些思想,這我或許可以涉獵。這大概就是我的定位了,如果有改變,慢慢走出一條路吧,雖說我不善言辭,演講和寫作這兩項技能也是要訓練的。關于定位我是參考下面想得,來自長投的小喬學姐
1.梳理自己的個性,比如說內向、外向,逗比,文藝,什么風格適合你
2.梳理自己的特長,你擅長什么領域,你的工作是什么,你的愛好是什么,把你喜歡的和擅長的放大
3.想一下你想要成為的樣子,比如你的偶像是誰,說白了,也是你自己喜歡的形象,朝這個方向去努力,也會更有動力
另外就是關鍵的事情留下幾件。
- 學英語,學英語這件事真的要有多快就多快的提到日程上去,這比寫作還重要
- 學數學,自習室留一本《高數》一本《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盡快把這搞完,數學太重要了,放在編程前有是有道理的
- 看課外書,一本是《詩經注析》,盡快對詩詞的掌握,每天情話那里還要靠不斷的積累,然后那堆沒看的書要快看,不管怎么樣,一天過一本,這是目標,反復看這是必然的。
- 財務自由,投資的事情,不投基金了,因為要掌握股票的投資總不能不碰股票吧,等待機會重倉,這是我的策略了。看上去很急,但是這不代表操作會急,我仍然尊重復利。主要我的想法是,不財務自由談什么戀愛呢!錢雖說不重要,但養活自己是第一步,這是毫無疑問的。
上個周對普通與特殊的思考,有點像復雜、簡單和簡單結構的思考。
普通性與特殊性。今早想這個問題大概是自我懷疑吧。結論:我是一個幸運普通人。這個社會社會是討厭特殊性的存在的,所以我愿說我是普通人。原因如下:1. 我要吃飯 2. 我要睡覺 3. 我會死。但是我的朋友、小伙伴,每一個都是一個特殊的人。原因如下:1. 經歷不同 2. 所擁有的東西不同3. 所組成的朋友結構不同。我經常有我很特殊這種錯覺,大概是因為我的朋友都是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我接受了顯得我好像有那么點特殊,實際都是假的。我很幸運有這些朋友,我現在更喜歡稱自己是一個普通人,朋友們是特別的人,這樣能鼓勵他們,也能不斷鞭策我自己去成長進步。其實每一個人都是普通的而又特殊的。
I-InterpretIve:詮釋層次
-
我們今天學到了什么?
- 社會都是互聯主觀的。
-
今天一個重要的領悟是什么?
- 儲備多一點,自己累一點,用多一點時間陪那些自己覺得重要的人,不要整天想著搞事,換句話說,有錢,任性浪漫。
D-Decisional:決定層次
-
我們會如何用一句話形容今天的工作
- 沒什么好形容的。
-
有哪些工作需要明天繼續努力?
- 學習
- 觀察
- 看書
- 思考
- 填坑
生活的Bug
沒有
- 為什麼會發生這個原因
- 我做錯了什麼
- 正確又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