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兩位年輕人聽說山上住著一位絕世高手,于是結伴同行,立志要學到最上乘的武功。
歷經(jīng)艱難險阻,終于見到了傳說中的高人,一位精神矍鑠的老者,兩人當即跪下,說要拜師。
“拜師為何?”老者問。
“要做一位真正的強者。”兩人異口同聲道。
老者“呵呵”一笑,說:“年輕人胸懷大志是好事,可是你們受到了這個苦嗎?”
“受得了!”兩人鏗鏘齊答。
“既然如此,那我就成全你們,不過要答應我一個要求。”老者說。
兩人心道,別說一個,一百個也會答應,于是連忙應承:“好!”
“你們在山上待滿五年即可。”老者說著微笑看向兩人。
只要能學到上乘武功,這算是什么要求,年輕人相視而笑,跪下磕頭正式拜老者為師。
小甲年長,便做了師兄,小乙便成了師弟。
春來暑往,秋去冬來,兩年過去了,兩人每天不是擔水,就是掃地,或者劈柴,就是不見師父傳授武功。
著急的小乙心想,我是來學武的,成天與雜事交道,與在家中有何區(qū)別?
心有動搖的小乙很想問問師父是怎么想的,但當看到師兄每天默默無聞也在重復這些事情時,滿腹疑惑的他終究沒說出口。
又過一年,情形依然如此,小乙終于忍不住了,于是去問老者:“師父,什么時候傳授我們武功?”
老者含笑道:“時機未到,再等等吧。”
小乙憤慨,找到小甲埋怨說:“師兄,一起上山三年,除了做苦力,什么武功也沒學到,白白浪費光陰,不如我們另拜師父吧,或許還有機會學到絕世武功。”
小甲一言不發(fā),只顧埋頭劈柴、挑水、掃地。小乙覺得自討沒趣,再也不找?guī)熜至恕?/p>
此后,小乙經(jīng)常往山下集市跑,閑逛、喝酒、看戲。小甲仍然一聲不吭地做著“苦力”。
偶爾小乙也會邀請小甲下山,說:“師兄,一個人待山上多悶,不如和我下山一道玩吧。”
“悶嗎?”小甲問,“山上到處是蟲鳴鳥叫,山花野草,有師父和你,還有練不完的功夫,也好玩呢。”
小乙心道:“呆子,到了五年就拿到武功秘籍了,何必煞費苦心地做事。”
五年后,與師父約定的時間到了,老者如約將兩人喊到房間,把事先準備好的兩個盒子交到他們手上。
兩人打開盒子,卻是空無一物。
老者看著他們,道:“都悟到了嗎?”
“師父,我悟到了。”小甲答。
小乙訝然,盯著空盒子問:“師父,秘籍呢?”
老者含笑,沒有說話。這時,小甲從懷里摸出一本泛黃的本子,輕輕地放到眼前盒子里。
老者示意小乙看看盒子里的本子,然后對小甲道:“打幾招給師弟看看。”
小甲點頭,操起劈柴刀就揮舞起來,風聲利落,招招有勢,暗藏千鈞之力,一刀下去,竟將山前大樹劈開。
小乙看得目瞪口呆,師兄功夫已成。這是師父偏心啊,只給師兄武功秘籍,小乙暗想。
老者看出了小乙的心事,語重心長道:“孩子,我并沒有偏心。你師兄能有今天的成就全靠他自己。這世間哪有什么所謂的“秘籍”,真正的秘籍其實就掌握你自己手中,只有適合自己的“秘籍”才是最好的秘籍,只是你還沒有領悟到而已。”
他看了看小乙,遞給他一根枯樹枝,說:“你在地上畫個圈試試。”
小乙照做,然后老者在小乙畫的圈里又畫了一個圈,道:“世界太大,很多人都困在圈里了。唯有跳出這個圈,耐住寂寞,守住孤獨,才會在心中找到那片屬于自己的凈土。”
原來我下山的事師父早知道了,小乙這才明白。五年的時間里,師兄在看似平凡的勞作中領悟到了武功招式,自創(chuàng)出一套適合自己、獨一無二的武功秘籍。
后來,沉淀下來的小乙潛心修煉,和師兄都成了一流的武學高手,他們行走江湖,俠義漫天。
是啊,所謂的“秘籍”其實就在我們自己的手里,需要我們?nèi)ゴ蜷_它,領悟它,實現(xiàn)它。紛繁世界里,太多喧囂,太多誘惑,最容易失去自我,失去本真,給心找一隅靜地,慢慢地,也就生命寂靜,萬物純凈了。
02
一個人獨處,看似會失去很多,譬如交往、聚會、活動等。一個人獨處,也會收獲更多,譬如空間、思考、學習等。一個人獨處,是一朵月光開在心河上,冷冷的清輝明朗一片。
如此時光,恬淡而清新,安靜且從容。
然而,有多少人能真正享受獨處呢?
燕子是我鄰居,而立之年與丈夫離婚,一個人帶著孩子生活,這日子雖說艱苦,但因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孩子,生活忙忙碌碌,倒是讓她沒有時間思慮婚姻的失敗和離異的痛苦,見面招呼,燕子皆是匆忙熱情。然而,自從孩子住校后,這種情形似乎發(fā)生了變化。
偶爾碰到燕子,總覺得她一臉倦容,眼袋松弛,神色黯淡,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
寒暄時問她,這是怎么了?
燕子幾聲長嘆,然后幽幽道來,她說:“孩子在家時,一日三餐,家務,輔導,時間排得滿滿的。孩子住校后,似乎做什么都不上心,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一個人看電視,孤零零的。”
燕子哽噎著說:“長時間失眠,整晚整晚睡不著。”
“沒去看醫(yī)生?”我關切問。
“看了很多次,也吃了安眠藥。”燕子嘆氣說,“藥也不管用了,不知如何是好?”
孤獨和失眠,不單燕子如此,其實,現(xiàn)實中有這種“病根”的人比比皆是。
一群人嘻嘻哈哈,內(nèi)心許是孤獨的。一對戀人埋頭玩手機,或許也是孤獨的。一個人獨處,更是容易孤獨的。當孤獨成為生活的頑疾,日子便會生出陰影,折磨我們精神,消磨我們意志。
燕子是孤獨的,因為她心空了。心空了,就需要將它塞滿,填充到?jīng)]有空隙。
隔一陣子再遇到燕子,她臉上光彩多了。問她難倒戀愛了?
她笑道:“確是在戀。”
“是哪家大哥啊?”我故意問。
“隔壁大哥。”燕子拉長著聲音答,“瑜伽,羽毛球,現(xiàn)代舞,我的老師可都是帥哥。”
然后,燕子拉我手在她臉上彈彈,神氣問道:“氣色如何?”
“小姑娘般的紅暈。”我“哈哈”兩聲說。
“每晚看幾頁書,喝一杯紅酒,好睡又養(yǎng)顏。”燕子看向我的目光充滿了感激道,“英子,你說的辦法真好。”
燕子握著我的手,有電感微微傳來,很溫暖潮濕。
將獨處看作人生體驗和生命必然,那些原本的寂寞反而讓人更加充實,更有一分怡然自得,更能收獲生活的真諦。
一個人獨處,很玄妙的感覺,特別的況味。
古今中外的名人大家,無不鐘愛“獨處”,他們視“獨處”為一劑良藥,苦盡甘來,饒有余味。
一代名相諸葛亮便是個喜歡獨處的人。在影視劇里,我們總覺得諸葛亮很有智慧,能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但他的智慧從哪里來的呢?其實這和他喜歡獨處有很大的關系。
因為一個人的時候,他的心能夠安靜的下來,于是好的點子層出不窮,這些使他成了三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和軍事家,更為他日后的戰(zhàn)略思想奠定了基礎。
03
最著名的要數(shù)“空城計”了。當時司馬懿領兵數(shù)十萬,諸葛亮旗下兵力不到一萬。面對如此嚴峻的局勢,他的冷靜,他的睿智派上了用場。
他命令城中百姓和士兵全部撤出,然后大開城門。自己卻正襟危坐,拿出古琴彈了起來。最后竟將司馬懿十幾萬虎狼之師嚇退。
這份從容不迫并不是隨隨便便就能佯裝出來的,定是經(jīng)過了長時間的冷靜和感悟,才能在危難時刻急中生智,化險為夷。
正如諸葛亮《誡子書》中所說:“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寧靜”二字大概是對獨處最好的注解。
獨處的時候,不用周旋別人的情緒,不用左右顧及別人的言語,不必刻意判斷別人的心思,只是在時針的靜靜跳動中,輕嗅花香,自己陪同自己,走好屬于自己的路。
因此,我們需要獨處,不是讓我們與世隔絕,而是讓躁動的心有片刻的休憩。讓我們帶著簡單的情愫,抬頭看看藍天白云,低頭看看青山綠水,冷靜思考,認真感悟,定會參透出適合自己的“人生秘籍”。
大家好,我是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江曉英,摘自江曉英的新書《靜下來,找回初心》,支持原創(chuàng)原創(chuàng),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我的助理慕新陽
喜歡我的文字,就送個“喜歡”給我吧!
發(fā)現(xiàn)更多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