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庸的江湖不僅是熱血的,也是美麗的。
每部小說都有女主。聰明的黃蓉,干練的趙敏,大氣的任盈盈,清靜的小龍女……然而她們都不是第一主角。
這些書中的第一主角,都是男性。所有蕩氣回腸的故事,都是男主的成長史。
她們是成為女主,還是淪為女配,取決于男主的選擇。
有的書中甚至不止一個女主。《書劍恩仇錄》中陳家洛同時愛著香香公主和霍青桐,《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樂享四女同舟,《天龍八部》開啟三男多女模式,而到了《鹿鼎記》,韋小寶索性靠擲骰子決定七個老婆誰來侍寢。
所以金庸的江湖,大抵是男人的戰場。
只有一個例外,那就是《白馬嘯西風》。
2
在金庸的武俠盛宴中,《白馬嘯西風》只是一碟不顯眼的小菜。
故事發生在偏遠的北疆哈薩克人居住區,出場的是些武林中非主流的小角色,惡貫滿盈的大反派“呂梁三杰”,不過是幾個山西的鏢師。
全書的主線,是一個女孩子的成長史,她叫李文秀。
李文秀是什么人?
她的父母,是“江南俠盜”白馬李三和“金銀小劍三娘子”上官虹。放在整個武林中,不過是三流以下角色。
她的心上人,是一個連武功都不懂的哈薩克牧民,叫蘇普。
就連她自己,既不是傾國傾城的大美人,也不是神機妙算的奇女子。
普普通通的李文秀,確確實實成為金庸筆下唯一的女性第一主角。整部書圍繞她而展開故事,并且站在她的角度看待世界和人生。
3
當上第一主角,對李文秀來說絕對不是福利。
《白馬嘯西風》跟一般武俠小說不同。它篇幅不長,沒有高深莫測的武功絕學,沒有錯綜復雜的門派幫會,沒有熱血澎湃的論劍比武,沒有奇遇,沒有天才。
它只講愛情。
最奇葩的是,它講的是一個根本就沒有發生的愛情故事。
男主蘇普非但不愛女主李文秀,連她是誰都沒認出來。李文秀如果可以選擇,一定不想當這個女主角。
金庸問李文秀:如果你深深愛著的人,卻深深的愛上了別人,有什么法子?
李文秀回答:沒有法子。
4
金庸筆下的主角,總有著極其苦逼的身世,不是父母雙亡,就是天生孤兒。李文秀也一樣,從小背負血海深仇,流落塞外。
小時候,她與小伙伴蘇普一起玩耍,一起唱歌,一起講《梁祝》故事,一起與惡狼搏斗。蘇普把戰利品狼皮送給小文秀,在哈薩克風俗中,這一舉動含有定情的意味。
似乎苦盡甘來,平凡而幸福的生活就在眼前。
故事如果這樣發展,那就是瓊瑤而不是金庸了。
蘇普的父親極度仇恨漢人,得知兒子將狼皮送給了漢族女孩后,把他結結實實揍了一頓。
少男少女心中朦朧的小火苗,即將被家長撲滅。
要是換作黃蓉,早就牽起靖哥哥的手跑了。換作王語嫣,早就追隨表哥私奔去了。換作趙敏,早就使個計謀把張無忌騙過來了。
但李文秀選擇了放棄。徹底放棄,不留余地。
她甚至主動戴上圣母光環,把狼皮悄悄放在另一個哈薩克女孩阿曼的氈房門外。
如果不是心太善,誰會做這樣的事?
多年以后,兩人再度相逢。李文秀情真如故,蘇普卻已不認識她。他以為她早就死了。
他深深愛著阿曼,連重新開始的機會都沒有給李文秀。
但他不知道,他與阿曼的緣分,其實是那個童年玩伴阿秀一手撮合的。
在這對熱戀的情侶面前,李文秀選擇了默默隱身。既然你已忘卻,那我也不去說破,就當一個過客好了。
阿曼被瓦耳拉齊抓走后,李文秀甚至冒著生命危險闖入迷宮,將落入魔掌的阿曼救出,送還給蘇普。
可是,人一旦愛上誰,不是想忘就能忘的。
李文秀的內心深處,總是難免惆悵,也許還有些后悔和不甘。所以她明明知道答案,還是忍不住要問蘇普:
“如果那小姑娘很是想念你,日日夜夜的盼望你去陪她,因此墳上真的裂開了一條大縫,你肯跳進墳去,永遠陪她么?”
不出所料,蘇普答道:“不。那個小姑娘只是我小時的好朋友。這一生一世,我是要陪阿曼的。”說著伸出手去,和阿曼雙手相握。
這下徹底死心了。
5
如果你深深愛著的人,卻深深的愛上了別人,有什么法子?
金庸不止向李文秀提出過這個問題,他也問過其他書中的主角。
他們是怎么回答的呢?
瀟灑豪爽如令狐沖,當得知青梅竹馬的小師妹岳靈珊愛上了半路殺出的林平之,他會禁不住借酒澆愁,自憐自棄。
老實隱忍如狄云,當他被深愛著的師妹戚芳誤會,眼睜睜看著她嫁給陰毒的萬圭,他的反應是萬念俱灰,一心尋死。
風流呆萌如段譽,明知王語嫣心里想的嘴里念的都是表哥慕容復,仍然死纏爛打,甘心做她的跟屁蟲。
而喜歡裝逼的陳家洛,在誤以為霍青桐另有所愛的時候,直接給了她一副冷臉,然后心安理得愛上她的妹妹。
更不要說一直信奉“沒有搞不定的妹子,只有不努力的流氓”理論的韋小寶了。
在金庸筆下,沒有哪個男主會為了一個不愛自己的人而終身不娶,更不會去干撮合心上人與別人在一起的傻事。
金庸給失戀男主們設定的答案,是“此人不愛我,自有愛我人”,于是令狐沖又有了任盈盈,狄云又有了水笙。能夠在心底給前女友留一點紀念的,已經算情深意至了。
所以李文秀雖然頭頂第一女主角的桂冠,內心其實是崩潰的。
憑什么男主角們誰都沒有吊死在一棵樹上,而我卻要一輩子暗戀一個不愛我的人?憑什么我占據著女一號的篇幅,卻被分配了一段女N號的愛情?
金庸說,呵呵!
6
作為一位深受傳統文化熏陶的小說家,金庸對愛情和女性的看法,也相當傳統。
在他筆下,好女子基本都是從一而終的。即使所愛之人另有所愛,也會將這份感情獻上祭壇,一生不作他想。比如程靈素,華箏,程英,郭襄,小昭,阿九……名單可以拉得很長很長。
如果做不到從一而終呢?
對于那些移情別戀的女子,金庸的筆調往往是冰冷的。岳靈珊對令狐沖的感情很像蘇普對李文秀,兩小無猜,朦朧中帶著好感。后來她又懷著好奇和同情心愛上林平之,卻是遇人不淑,最終死在自己丈夫手中。同樣命運的還有戚芳,包惜弱,南蘭。
而對于因愛生恨的女子,金庸還會把她們設為反派人物。李莫愁和裘千尺都被愛人始亂終棄,一個成了殺人如麻的女魔頭,一個成了丑陋古怪的殘疾老人。周芷若如果不是最后悔悟,估計也不會有什么好結果。
那么李文秀作為一個被精心塑造的好女子形象,默默守護著并未發生過的愛情,成全對方,孤獨一世,也是符合金庸寫作邏輯的。
故事的結尾,夕陽殘照,只有衰老的白馬陪伴李文秀,慢慢地走回江南故鄉,身后留下無限惆悵。
江南有的是英俊勇敢的少年,可金庸又讓李文秀說出一句話,拒絕了所有幸福的可能:
“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歡!”
7
很多人拿金庸和古龍比較,覺得金庸筆下的女性才是美好的、可愛的,而古龍是不尊重女性的。
但是換一個角度看,金庸的女性觀過于傳統,他的視角藏在字里行間,隱隱有種居高臨下之勢。
他筆下的那些女主,無論背景多么顯赫,自身多么優秀,一旦陷入情網,便會拋下一切,從此只圍著男主打轉。夫唱婦隨,天經地義。
反倒是古龍的女性觀更具有現代性。在他筆下,女主們不管是善良還是邪惡,美麗還是平凡,溫柔還是潑辣,大多數有自己的事業、責任和夢想,不會為了對方而輕易舍棄。
無可否認,金庸的功底極其深厚,每寫一部書,都會在風格和技巧上努力創新。《白馬嘯西風》最大的新意,就是讓女性成為武俠世界的第一主角。
只可惜在愛情觀、女性觀上,沒能走得更遠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