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只要堅持自己的善良,
總有一個人會跟你說,
并不是你做錯了!
——《精神變態日記》
文丨舊故麻袋
∨
如果你看過今年的話題韓劇《他人即地獄》,就會明白一個道理:人性的善惡,有時候只是一念之差。所以世人才會常把“一念天堂,一念地獄”這句話掛在嘴邊,是在警醒他人,也是在警醒自己。
《他人即地獄》用著邪典寓言般的手法,帶觀眾用上帝視角看了一出精彩的“人性考驗”,也讓我們明白了什么叫“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它的基調是陰暗的,劇情是晦澀的,結局是驚悚的,我們看著男主一步步踏入“撒旦”預先設定的陷阱,然后將自己染成黑色,成為了他們“邪惡黨”的一份子,最后只剩下觀眾的驚訝與不解。
最近,韓國又出了一部韓劇,叫《精神變態日記》,同是犯罪題材電視劇,同是人性“絕地反擊”的設定,主角們同樣是生活在壓抑而又不敢反抗的世界,《精神變態日記》卻用了“喜劇”的方式將主角的暴力和乖張呈現出來,比起《他人即地獄》的致郁,無疑我更喜歡這部新作。
《精神變態日記》里的男主陸東植是個善良心軟卻總被欺負、被無視的“老好人”,在證券公司就職的他,幾年來一直負責各種雜務,與他同期進入公司的同事都已經晉升,而他一直都是底層基金經理。性格膽小,總是被人利用,受了委屈都無法說出口,連剛進公司的菜鳥都看不起他。
他的日常包括但不限于替同事加班、買咖啡、向上級匯報進程等大大小小的正事雜事。關鍵等事情做完了,人家還未必領情。
他成了公司最好的“背鍋俠”,于是,當他提出的項目問題沒被重視,引發了風險事故后,組員和上級集體甩鍋。媒體問責,公司直接把他推了出去,為了平息民怨,公司對外承諾,解雇肇事員工,私下也沒給予他任何補償。
原以為這樣毫無保留的善良是能讓別人記得他的好的,可沒想到,最終落得如此下場,他只是想要“被理解”,可這個世界,善良卻是缺陷,只有足夠的霸道,才能爭取自己的利益。
領悟生存的真相,男主只能表面友好,內心則暗藏大悲。
父親得知兒子為公司“背鍋”,不但沒安慰,反而忍不住譏諷:“誰讓你成天窩囊讓人瞧不起,所以才被陷害啊。”
淪落至此,覺得絕望,喪失了生的樂趣,于是決定自殺!可人生就是這么戲劇化,萬萬沒想到,正是因為這次自殺行動,他的人生迎來“轉折”。
自殺當晚,男主本打算在一工地跳樓,但看到樓下停了輛車,于是借口說自殺不能讓人看見,打算把自殺計劃延后,在下樓時,意外目睹一場兇殺案。
還意外撿到了兇手的日記,因為跑得太著急,被警車撞上,醒來后,失憶了。
醒來后的男主以為日記是自己的,能在日記中找回些記憶,可沒想到里面的內容竟然都是兇手記錄的殺人經過,以及殺手的日常生活。
實際上,日記的主人,屬于變態男二徐仁宇。
徐正宇有著人人艷羨的家庭背景,財閥公子,公司會長,資產上億,坐享豪宅豪車。
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徐正宇母親早逝,父親專橫霸道,娶了繼母,繼母生了個心機深沉的弟弟,兩兄弟小時候常在家中爭父愛,長大了就在職場玩權謀,在這種家庭中成長,難免會心理畸形!
于是,長期壓抑的男二,迷上了殺人的快感,利用殺死弱者的方式釋放內心,沒錯,他專挑弱者下手,死在他手上的都是:拾荒老人、流浪漢,醉酒大叔......
他喜歡看著這些人在死前苦苦哀求或憤怒咒罵,并會隨時帶著日記,看他們在變成尸體前,做好信息登記和殺人理由,簡直是變態中的變態。
所以當失憶的男主以為日記是他自己寫的之后,他下意識告訴自己:“我居然是個變態啊!”起初他還不敢相信,讀完日記,上網查找對應的新聞,沒想到都一一對上了,所以他更加確定了自己是“變態兇手”的事實。
意識到自己的“變態殺手”的他,曾經膽小軟弱的性格完全不見了,瞬間變得冷靜敏銳,孰是孰非一眼便知。懦弱的人設也變得兇狠起來,效果也是立竿見影。
曾經只有他幫同事買咖啡的份,如今同事當小弟,幫他買咖啡;
曾經因為擾民鄰居是黑道大叔,直接服軟,如今他教導他,什么才是真正的殺人技法,把黑道大叔嚇到腿軟;
曾經遇到流氓只有被打的份,如今遇到鬧事的流氓,他一發未傷就能將全員嚇走;
他學會了威脅、放狠話、黑臉,周圍的人們對他的態度也開始發生轉變。
所以當大家以為失憶的他正適合背鍋時,殊不知一頭老虎正在蘇醒。
在KTV聚餐的洗手間,男主面對醉酒上司,起了殺心,鎖上出口,確認每一處角落的風聲,最后高高拖起馬桶槽蓋走向上司......好在馬桶槽蓋碎的快,避免了一場慘劇。
上司嚇到酒醒,立馬報了警,警察一到,因為沒有監控,也沒有證據,大家也都知道男主平時膽小怕事,以為只是上司報復,自然都站在了他這邊。
他見到警察也是變了副面孔,低聲下氣,撒謊、裝傻,絲毫不臉紅,這一次男主嘗到了“做壞人”的甜頭,開始有了“殺人”的主觀意識。
但誤以為自己就是“變態”的前期,還真的有不少笑料,抖了不少包袱。
比如“變態殺手”喜歡用左手寫字,可自己卻完全不會寫,以為這只是車禍失憶后遺癥;
比如每次遇事,他本能的緊張,可下一秒就會自我催眠,畢竟自己是殺手啊,怕什么,于是就學懸疑電影的情節臺詞來放狠話。對方一聽,立馬嚇尿!
但這些真的“好笑”嗎?在你捧腹過后,剩下的也只有凄涼的細思極恐,善良時的他得不到的尊重,卻在失憶以為自己是“變態殺手”后得到了!他不是瘋子,只是被這個社會逼成了瘋子。
男主之前雖然喜歡各色懸疑推理小說,房中也貼著《沉默的羔羊》海報,藏著《殺人者的記憶法》、《達芬奇密碼》等影片,電視也播著《殺人回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的內在人格是隱性的,他能在小說和電影、電視中得到相應的滿足。
可是一本日記,激活了他,讓他的隱性人格漸漸鮮露,最后變成了顯性人格,他懂得了趨炎附勢,懂得了偽裝自己,說白了,就是變“聰明”了,了解了人性的弱點,明白了人性的瑕疵,就利用這些,為自己的“邪惡”做擋板。
這部電視里,每個人都在想方設法的利用男主,但這個世界從來不會因為你善良,就可憐你;也不會因為你可憐,就對你善良。
而男二,一個冷血的變態殺手,但他的惡來自于原生家庭的不健康,從小得不到關注的他,渴望被父親認可。
卻因為生來就沒有成為強者的資格,即使一直向父親證明自己,也沒有得到該有的認可,壓抑的內心開始發黑,于是就發泄到弱者身上,從以殺死弱者的生命來獲得快感。
拋開法律和道德,他也是個可憐、無助的人,甚至可能內心深處期盼自己從未出生在這個富足的家庭,普普通通的幸福三口之家,才是他想要的初衷。
男主的“電影梗”的確為該劇帶來了更多歡樂的地方,他每次一鼓作氣也會讓人哭笑不得,但當他真正開始覺醒,我相信觀眾的背后都會一涼,曾經多善良的人吶,為何如今變成了這副模樣。
你可能會為他不再受人指使和擺布而覺得“酣爽”,也可能會為他沉下來的臉而覺得恐慌,人性的背后是天使,也是魔鬼,你還會認為“人性本善”是為人根本嗎?一念之差,皆是隱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