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是現代社會不破的魔咒,“唯快不破”成了許多人的人生信條。可,你有沒有后悔過,“如果剛才……”“如果當初……”,經常會有人因為只圖一時之快而沒有長遠的打算,有時候,慢是另外一種快。
當然這種慢是有講究的,所謂謀定而后動,要慢出效率。如何做?
美國作家弗蘭克·帕特諾伊在《慢決策:如何在極速時代掌握慢思考的力量》中提到3個有效的方法。
01延遲決策
所謂延遲,并不是單純的延遲時間,而是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充分的準備。就像每一位準備自由行的出游者都喜歡提前做好旅游攻略,準備得越充分,出現措手不及的可能性就越低。這個旅游攻略是要在做出決定前被充分考慮的。
聯系在我的生活中,我發現我會不自覺的應用這一方法。比如我要送親戚去隔壁城市坐車,我還需要去隔壁城市的隔壁城市去跑一趟手續,我要考慮把兩趟行程整合到一起的可能性和經濟性,等到確認所有要求都可以達到后,我做出合二為一的決定。
02延遲道歉
一般人看到這個命題馬上會覺得沒誠意,其實不然。道歉分為2種,一種是一些小事,既沒造成太大損失,也沒有什么情感傷害,這種事情當然是越快越好:這里只需要你的一個態度,誠意全在即時反應上。
但其他的事件就需要延遲道歉來表示你的在乎:首先要在時間上延遲片刻再開口,當然開口第一件事是認錯,表明你的態度,安撫對方的情緒。
然后就需要再延遲后解釋,同樣這里的延遲同樣表示的是你鄭重的態度,解釋是為了讓對方進一步了解整個事件,同時可以充分表達不良情緒。
最后是補償,根據給對方帶來的損失提出給對方彌補。如若對方余怒未消,反復道歉則是必須的,同樣需要適當的延遲時間。
03延遲的策略
一、有些事情可以拖延,放過自己,比如在換季后才去整理衣櫥。
二、利用自己的“欺騙”。自欺欺人我們都知道,但有時候可以利用,你知道嗎?
在我們的計劃清單上,雖然有些事情很重要,但你就是無法完成,那么你就可以放任自己拖延一下,然后去做排在那件最重要事情之后的事情,畢竟已經降低標準了嘛!
三、最后,那件重要的事情在給自己充分心理建設后,單獨拿出時間來去攻克,其他都不去考慮。比如你拖了很長時間的論文,在排除掉所有的事情后,在周末的一天,全身心去投入,開始第一步,繼續第二步,完成第三步等等。
在講求效率的時代,慢有時也有道理,愿你能慢出你的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