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光說電影 光光對《釜山行》這類片子并不感冒,但它真的火到不行啊。導演以前拍的片子都被挖出來了。 一部片子火不火,就看段子多不多。 甚至和今年韓國的熱門電影一同入圍了戛納電影節。 快要「刷爆朋友圈」了。而這部片子并不是什么好萊塢大片,也不是國內大制作。還有點嚇人,是一部喪尸片。它為何會讓這么多人喜歡,它到底好在哪,今天,光光就跟大家說道說道。 《釜山行》 8.3 分,接近十四萬人評價。光光看到大部分的評價是這樣的: 不好意思,放錯了,那個是段子。 媽呀韓國這喪尸片一來就全民皆喪而且個個跑得飛快!套路齊全、概念明確的商業電影,有陰謀有人性有犧牲,最后剩誰一目了然。看別人都從好萊塢畢業了我們還在比妖塔盜墓誰更爛,我心塞… 喪尸作為一種類型片,一直一來都是歐美國家擅長,但《釜山行》很硬氣的告訴西方觀眾:亞洲面孔主演的喪尸片也可以很好看。啥是類型片?電影從誕生之日起,電影產業的商人就不斷琢磨著:拍什么樣的電影賺錢?在不斷的實踐后,從業者漸漸摸索出了規律,這些規律指導下,便是類型片。比如國產的青春片,作為一種類型片,總會出現打胎的情節……《釜山行》便是借鑒了西方喪尸類型片的精華,并融入了韓國電影特有的元素。喪尸片一般劇情走向很類似,一群人邊逃邊打喪尸,一群人只能活兩三個,或者全軍覆沒。《釜山行》也借鑒了這個套路。男主因為女兒想見離婚的媽媽,就帶她去坐(在中國是動車)列車。前面20分鐘大多可以不必太集中精神看,只是在做鋪墊。由于車上混入了一個被感染的人,喪尸嘛,唯一的追求就是咬人,于是她就開始咬人了。 喪尸片的規律,有點像傳銷,每個被拉入伙的,都迫不及待的發展自己的下線。先是單兵作戰。 接著是一小波。 然后是一大波。 最后你已經不會在意數量了,沒想到韓國玩人海比中國還 6 ! 每一種類型片都會有自己經典的價值命題:比如愛情片的價值命題是,什么才是真正的愛情;動作片的價值命題是,正義能否戰勝邪惡;驚悚片的價值命題是,人能否戰勝自己的恐懼。喪尸片的《釜山行》,他的價值命題是:面對災難,人是否能夠戰勝內心的自私自利。打不死的喪尸,主角又是普通人,連把槍都沒有,一路只能逃。為了活命,只能逃。誰都不想死啊,尤其不想自己死。男主一開始也很自私,想著自己活命,想著讓女兒活下去。明明時間充足,看到有人跑過來,卻不敢開門。動圖 有機會只想自己逃命和女兒逃命,不管其他人死活。 這樣正義感欠費的人竟然可以當男主?!后來還是輸出擔當的大叔救了男主女兒,分分鐘教他做人。動圖 這時候他才明白:在災難面前,個體是多么渺小。****不和他人相互扶持,沒有人性的只考慮自己,撐不了多久。******到這一層還太淺。災難面前,人物從來不可能全身而退。犧牲,在所難免。原本挺多人一起逃亡,可最后就剩下婦女和小孩,連男主都領了便當。棒球隊的經理妹子。動圖 輸出擔當的大叔。動圖 男主。 自我犧牲的反面,則是犧牲別人。沒有這一層的襯托,自我犧牲則不會如此偉大。一路壞到底,為了自己活下去,不顧其他人死活,甚至把其他人往死里推的人,在被感染后,還保持著理智時,求男主救他。動圖 為啥救他?因為他想回去見媽媽。 如果只是一部邊逃邊死的喪尸片,見過世面的網友們不會有這么大片的贊譽。展現出人性中的至善,也揭露極惡,但至善并不是一直都是純潔無暇的,極惡也并非十惡不赦。沒有任何人是完美的,善惡也是。在類型片的深度上,《釜山行》做的恰到好處。它沒有很單純的展現沒來由的善。惡也不是罪大惡極。英雄,沒有高不可攀。罪人,也并非遙不可及。最后值得說一說的是結局。孕婦和小孩逃命成功,來到釜山。在那里有部署著軍隊,執行「感染者格殺勿論」命令。動圖 光光也曾想過,扳機扣下去,結局就仿佛從天堂墜落到了地獄。 千辛萬苦,卻死在自己人手里,太黑暗,太虐了。導演本可以這么做,但為什么沒有呢?這和任何正劇收尾的故事,并沒有太大區別。雖說是用喪尸的類型,加點人性點綴,挖掘深度。但是,人性中最值得守護的價值觀,值得歌頌,而非悲觀的扼殺人性中的光輝。這也是大多數商業類型片的套路:問題一定要得到解決。****所有思考僅限在觀影中。一行人命都沒了,才讓婦孺逃命成功。射殺了,觀眾會很揪心的。綜上,以一部商業類型片來看,《釜山行》很好看,沒什么尿點,淚點處理恰當。它不是一部很有「野心」的電影,沒想在電影藝術上達到多高的成就,在影史名留青史。比起成為神作,導演更想拍一部觀眾覺得好看,愛看的電影**。不裝不拜金,努力拍好類型片,國內同行真的應該好好學習。真希望這樣的好片,不是在電腦上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