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雨在水面寫詩
周末和朋友聚餐,開餐之前,我給孩子們折紙飛機,朋友4歲多的孩子興致勃勃地跟著學,不一會功夫就折好了一只紙飛機。
孩子興奮地舉著小飛機來回試飛,大聲地喊著“爸爸、爸爸”,朋友的先生正坐在餐桌旁的沙發上專心致志地看著手機,孩子叫他的時候,他回應著但是目光始終沒有離開手機的屏幕,孩子又大聲地喊,“爸爸、爸爸你快來看,我折的紙飛機”,并邊喊邊跑向爸爸坐著的沙發旁。
朋友的先生抬頭看了一眼孩子手中的紙飛機,說了一聲“看見了,去和妹妹玩吧”。然后又低頭看著他的手機并用手指戳個不停。
那一刻,我分明看見了那個孩子眼睛里燃起的熊熊烈焰瞬間熄滅和暗淡了下來,當他回到餐桌旁,看著我和女兒一起玩時女兒笑個不停的樣子,顯得有些沮喪。
當時孩子的媽媽正在餐廳門口打電話,快開飯了我讓孩子去喊媽媽進來吃飯。孩子跑到門口喊完媽媽后靠在我的身邊對我說:“阿姨,我能不能天天到你們家和妹妹玩啊,我們家爸爸媽媽沒空理我。”
我說好啊,歡迎你啊,他又悄悄地附到我的耳邊對我說,“阿姨,我告訴你個秘密,我爸爸媽媽除了我,還有第三者。”我以為孩子開玩笑。便問他,你爸爸媽媽的第三者是誰啊?。
孩子伸手指了指爸爸手中拿著的手機說,“就是這個手機”。他說,聽人說第三者專門搶別人的爸爸媽媽,我的爸爸媽媽就被它搶了。
孩子說:從他早上醒來就看見爸爸拿著手機,晚上爸爸一回家也是拿著手機不停地看,媽媽雖然天天陪著他但是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對著手機說話。每次要爸爸媽媽陪他玩一會,爸爸媽媽總是會說:爸爸媽媽正忙著呢,你自己一邊去玩吧。乖。
說實話,聽到這話,心里好酸。原來在孩子心里,爸爸媽媽的手機才是比他更重要的寶貝,爸爸媽媽陪手機也不愿陪他玩。
其實孩子的爸爸是做銷售的,每天忙著拉業務,他說他吃飯上廁所也怕漏掉了重要客戶的信息和賺錢的資訊,所以不管什么時候手機必是不離身的。
孩子的媽媽雖然全職在家陪他成長,但是特別喜歡刷微博和朋友圈,做菜、吃飯、旅游、帶娃時刻都要拍幾張照片曬在朋友圈,然后一遍遍的刷著新收到了幾個贊。
他們夫妻倆一直認為是很愛孩子的,給孩子買了很多很多的衣服、玩具,吃穿用的都是進口貨,他們也一直在說要努力打拼給孩子最好的。
飯間,在兩個孩子吃完飯后在一邊玩的時候,我把孩子的話傳給了朋友和他的先生。他們聽后都很震驚,沒想到兒子是這樣想的。當初就是為了照顧兒子朋友才從公司辭職專職照顧他,而朋友的先生也是全力支持朋友全職讓兒子有更好的照料和陪伴。
朋友說,一直以來以為把物質滿足當作對孩子最好的愛,把在他身邊看管他當作陪伴。一直以為兒子有了喜愛的玩具、天天有媽媽陪在身邊就會開心滿足,卻沒想到呆在一起忽略了孩子的真正需求。
物質不等于愛,陪同更不等于陪伴。陪同是時間、地點和環境上與孩子保持一致,陪伴是身體、情感和心靈與孩子同在。
陪伴是孩子向你傾訴、溝通時你耐心地聆聽、積極地回應、用心的交流,是孩子取得小小進步時你及時的鼓勵和夸贊,是孩子不小心犯下錯誤時你善意平和的引導和規勸。
陪伴不是嗯、啊、你別來吵我、你自己玩等隨意的打發和應付,陪伴不是人在孩子身邊,而心在別處、神在別處。
很多時候,我相信許多父母也和我的這對朋友夫妻一樣,他們抽出專門的時間在家里陪孩子,帶孩子出去玩,他們也以為這就是對孩子的陪伴。
他們以為陪同就是陪伴。其實不過是孩子在身邊玩,他們看著自己喜歡的電視劇、刷著自己的朋友圈、聊著自己的話題八卦。說白了,這只是形式上的陪同。
高質量的陪伴意味著,我會為你專門抽出一段時間。在這個時間段里,我會拋開所有其他事情,眼里只有你。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比如男女朋友之間,如果兩個人待在一塊,不管你說的多么神采飛揚和忘情,對方只是時不時嗯、哦地附和兩聲繼續做他的低頭族,我相信這段戀情必定走不下去。因為你不走心,我何必要用情。
又比如在生意場、在職場,你無視于別人的說話和意見,只管做自己的,又會是什么后果呢?先不管生意談不談的成、老板會給你什么果子吃,至少你給人留下了極不尊重別人、不懂人際交往規則、沒有教養的壞印象。
對于成人間的交往,我們總是習慣于小心翼翼、彬彬有禮。而對于孩子,我們卻缺少太多的誠意,是我們用愛的名義在欺負孩子太小不懂事么?還是我們拿準了孩子不會對你怎么樣,不僅不會對你怎么樣,還要對你敷衍的陪伴感激不盡的特點而習慣了這種敷衍?
我常常會聽到很多家長對孩子說,你到底想要怎么樣,我專門抽時間陪你,陪你做作業,陪你玩,你還這么不聽話、你還這么淘氣、你還這么不懂事和難纏……
其實,孩子的鬧騰無非是想吸引一下不在意TA的父母的注意,讓父母多看他一眼,多注意他一點。
真正高質量的陪伴,并不是人在一起就夠了,而是要把自己的注意力和精力放在對方身上。這才是陪伴的關鍵。
電影《教父》中有一句經典的臺詞:“不抽空陪家人的男人,稱不上真正的男人。” 雖然有些夸大,但是缺少對孩子的陪伴,或者用敷衍來陪伴孩子,讓孩子從小在隱形的、缺失的父愛中成長,就算事業再成功也不能算圓滿。
母親和父親一樣,都應該拿出一點專門的時間心無旁騖地對孩子進行陪伴。那句臺詞套用在母親身上也絲毫不為過,“不抽空陪家人的女人,也算不上真正的女人。”
孩子成長的童年如車輪飛轉,一下子就會杳然,別等我們意識到要和孩子靜靜地呆上一會兒時TA已經外出求學、工作、成家立業,家已成為一年回一趟的地方和記憶里的港灣,別等到我們想用心坐下來和孩子聊聊天說說心事的時候,他已沒有那么多空閑的時間……
自從有了智能手機,我們每天都異常忙碌,要么在手機上處理工作、要么在手機上網購、要么在手機上社交、要么在手機上玩……好像我們日理萬機,好像我們永遠都不能停歇。
可是,有的時候,你看或是不看手機就在那里,你刷或是不刷你的工作、你的薪水、你的人脈、你的朋友圈、你的能力水平也還在那里,不會因為你多看多刷就發生了驚天巨變。
重要的是,身邊需要你看見的那個小人兒卻不在你的視線。只是,你在以陪伴之名刷走了時間,刷走了孩子漸行漸遠的童年,把身邊的孩子刷成了留守的少年。
如果不是十萬火急,暫時丟掉手機,丟掉電視劇,丟掉手邊不忙的事情,安靜、專心地陪陪孩子吧。
安心、專心、用心和孩子一起讀讀書、說說話、做做手工、玩玩游戲......
畢竟父母才是對孩子言傳身教有最大影響力的人,孩子會從父母的身上習得最初的行為規范和與家人間是用心還是敷衍的相處方式。
據教育心理學的專家研究,長期缺乏用心陪伴的孩子還容易出現性格孤僻、暴躁易怒、交流障礙等現象。
孩子成長的時光不會等你,用心和TA笑和TA鬧,你會發現時光竟如此更多美好,你會發現孩子從來都不會無理吵鬧,你會發現孩子在心靈的交流中更懂得愛了。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這句話同樣適用于父母和孩子!此時此刻,讓你的眼里只有孩子吧!別讓手機成為你和孩子的第三者!
作者:雨在水面寫詩,曾為教師、心理咨詢師,業余時間與文字共舞、我手寫我心的瀟湘女子,愿我們籍文字為友,相守歲歲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