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故事集寫的是記憶中的浙江南田島上的故事,看完第一篇《水產城的陌生人》,有點玄乎,順手去網頁搜了一下林逸人的故鄉:404城。居然真的存在。于是,隨著梅葉挺一個個玄乎又真實的故事,讓我覺得真真假假,似乎是真的但是又很神秘。這大概是文人的一種理想化——文字加工。梅葉挺在后記中提到“記憶本身并不可靠。”而這種陌生的熟悉感,來源于島上發生過的17個故事。
神秘的林逸人、賣西瓜的賭徒牛皮順、一語成讖的阿飛舅、有文化有原則的剃頭匠阿曾、神叨的土耳其老外愛多左一、孤獨的守島者林娘、形影不離的絡腮胡兄弟、神秘的楊三婆和招魂婆、瘋子、傻子、記憶中的夏天、、、島上的故事和陸上的故事有著相似的版本,但也平添一層神秘的面紗。隨著梅葉挺娓娓道來,重溫了一遍記憶中的故鄉。
梅葉挺的文筆清新,仿佛是裹著南田島上的咸味兒海風,他筆下的小島,以及島上的生意人,似曾相識又隔著一段海岸線。失蹤的林逸人、土耳其的愛多左一、剃頭匠阿曾,這里面的人,帶著市井氣息,但又神秘莫測,分不清真假虛實。迷途知返的牛皮順、固執執著的阿飛舅和文藝青年蔡為明、兒時的足球少年、獨自等待的愛情、遺憾的江老頭,時間的拉長,讓一個人的終身濃縮成一個縮影,而這些縮影的背后,愛恨情仇白了頭,小島依舊,讓人唏噓不已。《島上故事》是南田島上的縮影,亦是梅葉挺童年的故事。混合著各種海魚和喧囂熱鬧的手藝人,島上一個個鮮活蹦跶的人,猶如待宰的魚兒,要么被買走,要么被留著風干。而這些記憶力的故事和人物,有的走了,有的留下來成為被風干的記憶,混雜著強烈的島上味道。
穿越在故事里的旁觀者,梅先生應該是一個聰慧冷靜的人。他是每個故事的親歷者,亦是一個旁觀者。在記憶中,在文字里,抽身而出。他平靜地面對父母的爭吵,鎮定地穿梭在熱鬧的賭場尋找父親的身影,和氣地和神叨地愛多左一押著啤酒,借給孤獨的林逸人最后一筆回家路費,惦記著島上先人林娘的寂寞,思念著越走越遠的少年玩伴。我在想,梅葉挺的筆下,每個人似乎都有著一種謎一樣的“執念”。蔡為明執于夢:花光積蓄拍一場自導自演的電影;阿曾謎一樣的執于念:沉迷于初衷;林逸人亦是執于歸,要尋回故鄉的路;阿飛舅執于掙:是一只撲騰不止不知疲倦的鳥兒,執于破解命運的暗語;愛多左一執于尋:尋找謎一樣的哲學問題;林娘執于等:留在孤島等了一輩子顧先生;三個人的愛情以及絡腮胡子兄弟的感情執于糾:糾纏于執念;老徐執于輸;江老頭執于悔。梅葉挺大約也是執于過去,執念于這個念念不忘的,有著根系的小島。故而有了他筆下的《島上故事》。也許他就是幻化為每個島上執念過的人,淡淡的鄉愁,串成了每個故事中的線索。
而我有幸,在這本小集中,看到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深淵的小島,以及島上流動的靈魂。這是梅先生一個人的記憶,而這段記憶通過文字為媒介,為陌生的讀者敞開一個熟悉的小島。南田島是一個古老的小島,于明洪武二十年和清順治十八年、道光三年造歷經百年海禁。而梅葉挺的《島上故事》,有地有人有物有人情世故有人間冷暖。興許這一個個故事,承載的是一個近鄉情怯的歸鄉人的惶恐之情。每一個人的心里,大約都有著自己獨有的那一份故鄉情。梅先生的故鄉源自東海之濱,地理位置特殊。正是島的特殊地理位置,特殊謀生和海的特性,使得島上的故事也顯得與眾不同。南田海島在歷史的變遷中,接納來來往往各色的謀生之人。他們乘著海風而來,又循著海風而去。來無影去無蹤,在小島的映像中,定格于留白的截圖。成長的方式有很多種,咀嚼過去的人和事,也是其中之一。蔡為明扛著攝像機留下了一段回憶,梅葉挺執著筆構了一座小島,重現了記憶中的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