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好快,似乎剛開營就結營了
在一稼老師這里,第一次接觸到生命輪的概念,如果以生命輪論,我人生的各個命題里,最弱的大概就是事業了,我一直企圖掩蓋這個事實,而今卻發現,再怎么不去直面,這個弱項還是真實地存在,并著實影響到了我的生命輪滾動,對,卡在這里了。
曾經我的工作環境寬松舒適,競爭少壓力小,這個短板并不明顯,我一度抱著養老的心態在工作,為自己培養了很多風花雪月的愛好,今天折騰刻章、明天折騰手賬,練字、吹簫、學畫畫,好不開心。
然好景不長,如一稼老師所說,年輕時不吃苦,將來總要補回來的,工作的第十一年,我開始了艱辛的補課之旅,至今仍在旅途顛沛流離。
溫室里的小花置身山林,急風驟雨避無可避。在這里,我過去的積累就像個笑話,一切從頭學起,卻又被拱在了前鋒的位置,每天懊惱、瑟縮、拖延……
面對困難,我想的不是如何解決,而是可不可以躲開或逃離,想的是如果我拖一拖,是不是這事就溜走不見了(別說,偶爾還真有這樣的事情,也一定程度上給了我僥幸的暗示);面對紛繁復雜的工作,想的不是去鉆研去攻克去得心應手地掌握好,而是依賴于下屬會自發自動搞定一切,給自己的懶怠找各種借口;面對難搞的下屬,想的不是如何提高領導力、理清工作思路、提高團隊戰斗力,而是如何討好、迎合、安撫下屬,讓她們不罷工、不甩臉,配合好我的工作安排,活干得差點也無所謂,只要不撂挑子就行;面對領導,能不見到就不見到,躲得遠遠的,把溝通i匯報視為洪水猛獸,每次不逼不去,非常被動……
就這么簡單一列舉,劣跡無數,我還給自己找了很多理由,比如說我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怎么可能斗得過扎根此地二三十年的下屬;比如說我新接手這個領域,全然不懂怎么能跟其他同行競爭;比如說我性格淡然不愛拼搶,本就不好出風頭也沒什么晉升的追求,工作佛系也是理所當然……
一晃已是兩年多過去了,人生地不熟說不通了,新接手站不住腳了,業績上沒有起色,工作上沒有亮點,沒有種下好的種子,如今自然也不指望收獲豐碩的果實,唯有焦慮與日俱增,這種焦慮從早上睜開眼到晚上閉上眼一直在折磨著我,內心對自己的批評也是從未停歇過……好累呀!
一周七天,至少有四天會冒出辭職的念頭,要不我轉行做個自由插畫師吧,可是一稼老師說過,溫室都活不下去,野外只有死得更快;要不我就全職在家負責孩子的家庭教育如何,可是家里人沒一個支持,我內心也有著“萬一辭了之后焦慮更甚怎么辦?”“我真的能接受沒有了事業,伸手過日子嗎?”的聲音……還是行不通啊。
其實在去年第一次參加財富營時,就接觸到了事業力的概念,那時候就覺得“哇,好神奇”,原來習慣才是最重要的,原來一個人能否事業開掛在于他是否打造起了職場選擇權,原來有人可以不管大事小事只要答應下來就100%負責做到極致,原來我們可以通過學習不斷重塑自己實現任何目標……
上課時的我,不能說充滿斗志,至少狀態有所回升,作業里信誓旦旦,列計劃時鏗鏘有力,然而……一旦課程結束,這股勁兒就泄了。
痛定思痛,一直以為不在意事業上有所成就所以不需要事業營的我,開始反思,這樣的想法是不是錯的,經反復思量和鄭重申請,終于迎來了事業營的課程。
說真的,這個課我收獲并不大。
不是因為課程內容不好,而是因為近期工作太忙,幾乎每個周末都在加班,不僅沒有全程在線聽課、當堂完成課上作業,課后互動也很少。而一稼老師的課,“在線”才是全面吸收課程精華的關鍵。如果說課程內容是100分,那我因為沒能全程“在線”,學習效果可能只有50分,而如果多參與互動可以加分50,那我只能拿到頂多10分,加到一起將將及格。
特別羨慕課上一對一coach的姐妹,看到很多人打通堵點,甚至淚流滿面,羨慕羨慕羨慕……
但是,我的收獲又是極大的。
在這里我真正明白了期待值與目標值,學到了單兵作戰的好習慣(100%負責、說到做到、積極溝通、高標準、以終為始),學到了團隊協作的好習慣(高質量借力、成就他人)。
在這里我梳理了過去經歷過的所有工作,對自己的核心工作價值有了直觀的了解,不再是今天一個想法,明天一個思路,在一條看不清方向的道上來回轉圈。
在這里我看到了很多姐妹事業方面的優秀,也看到了很多姐妹遇到的困難,每一個案例經一稼老師輕輕一點都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感受到了案例式教學之于普通教學的巨大優勢。
現在的我,面對困難時就會想,如果是一稼老師老師遇到這個問題,她會怎么做?
現在的我,面對焦慮時就會想,行動行動行動,行動是應對焦慮的不二法寶。
現在的我,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雖然一時間如果實現目標還不是那么清晰,但大方向已經明確了,心里很篤定只要朝著那個方向前進,一定會離我的目標越來越近。
期待接下來的目標營和情感營,學習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