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童話世界
一、教材和叢書分析
本單元教材的人文主題是“童話世界”。圍繞“童話世界”這一主題編排了不同作家,不同風格的4篇中外童話。這些童話充滿了豐富而奇特的想象,引人人勝,又發(fā)人深思。
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感受童話豐富的想象”。4篇課文運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去感受童話豐富的想象。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重在展開想象,理解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看到的幻象表達了她怎樣的愿望;《那一定會很好》是圍繞故事情節(jié),結合插圖及生活經(jīng)驗,想象主人公在每段歷程中的心理活動;《在牛肚子里旅行》是借助關鍵語句,通過分角色朗讀,邊讀邊想象故事情景,然后通過講故事,邊講邊演,感受童話中豐富的想象;《一塊奶酪》則圍繞搬運奶酪過程中螞蟻隊長的心理變化展開想象。“交流平臺”梳理總結了童話的基本特點以及閱讀童話的好處。“快樂讀書吧”則引導學生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體會童話的魅力。
本單元的習作要求是“試著自己編童話,寫童話”。從讀童話到寫童話,教材編排體現(xiàn)了閱讀鋪路、由讀到寫的理念,也為三年級學生起步階段的習作降低了難度。“試著”一詞明確本次習作旨在激發(fā)學生寫童話的興趣,未對“寫”提出更高的要求。
2.叢書分析
“語文主題學習”叢書三年級上冊2《游歷童話王國》安排了“專題閱讀———多彩童話”和“整本書閱讀”兩大板塊與本單元教材內容相對應。如下表所示:在“專題閱讀一——多彩童話”板塊中,“范文閱讀”部分的文章與教材中的課文契合度很高。其中《螞蟻尼尼的狂歡節(jié)之夜》在結構和語文要素上都與《賣火柴的小女孩》相一致。《奔跑的豌豆》與《那一定會很好》將主人公在每段歷程中的心理活動都描寫得非常細膩,便于展開想象,可以整合在一起教學。另外,《一粒種子(節(jié)選)》與《那一定會很好》在故事結構上都有反復的特點,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需要進行合理建構。《魚和小鳥》與《在牛肚子里旅行》既能讓學生感受童話豐富的想象,還能明白一定的科學道理。《小黃魚明白了》《一把愛唱歌的小水壺》與《一塊奶酪》都揭示了一定的道理。教學時可結合教材中的語文要素,進行語言的建構與應用的訓練。
“組文閱讀”部分的3篇童話故事是對教材內容的深化,把3篇童話故事放在一起進行組文閱讀,在閱讀實踐中感受故事豐富的想象,在對比閱讀中發(fā)現(xiàn)它們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用以激發(fā)學生閱讀童話的興趣。
“自由閱讀”部分的4篇童話故事新奇有趣,展現(xiàn)了童話想象豐富的特點,是童話閱讀的拓展,可用“自由閱讀、簡單交流”的方式,引導學生有選擇地閱讀。
對于“整本書閱讀”板塊,老師在引導學生對整本書產生閱讀興趣的同時,可借助從書中提供的閱讀工具,引導學生有計劃、有思考地閱讀,從而讓閱讀更有成效。
二、單元教學目標
1.認識本單元的45個生字,讀準8個多音字,會寫26個生字和33個新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了解本單元課文、叢書及其他課外讀物中故事的主要內容。能對故事中出現(xiàn)的人物做出簡單的評價。
3.展開想象,體會故事中人物心情的變化,感受童話的奇妙,能把故事講給別入聽。
4.感受閱讀的快樂,體會閱讀童話的好處,樂于與大家分享課外閱讀的成果。
5.在習作活動中,豐富自己的想象,編寫童話故事,并嘗試修改。
反思:讓學生展開想象感受童話的奇妙,能給別人講故事。感受閱讀的快樂,體會閱讀童話的好處。開始編寫童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