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情緒,都可以對外發泄。
前幾天,看到一條令人膽戰心驚的新聞。
一家火鍋店內,一名男士正在和兩名女士、一個孩子吃飯聊天。
這時,一名陌生男子突然闖進,直接上前端起滾燙的火鍋,一股腦兒就潑到了坐在桌前的男士身上。
原來,被潑的這名男士叫小常,和其中一名女士小趙是同學。
小常曾請小趙幫忙給重病的父親插胃管,為表示感謝小常就請小趙吃火鍋。
但是,這些情況小趙老公也都是早早就知情的,小趙還特地找了閨蜜和孩子一起應邀。
但沒想到,就在他們一起吃火鍋的時候,小趙老公突然情緒激動地沖進來,質問小常:“你爸不是生病了嗎,你怎么還坐在這吃飯?”
說完,直接端起滾燙的火鍋潑向小常的臉和身體。經檢查,小常全身大面積燒傷,左肩三度燒傷。
看完這則視頻,多少人一身冷汗。
一名成年男子,情緒上頭卻完全不管不顧,火鍋的辣油燒在身上多疼啊,夏天衣服穿的多單薄,他卻直往人臉上、身上潑。
就連一旁還坐著他年幼的孩子,他也完全沒有顧慮到是否會殃及。
偏激瘋狂的樣子真讓人毛骨悚然,因為一時的憤怒,毀了別人一輩子的人生,也狠狠傷害了最親的家人。
這哪是一句對不起,一些賠償就能了結的。
其實生活里,這樣被情緒控制的人并不在少數。
有些人習慣性對親人釋放最糟糕的情緒,對外裝著冷靜,對內一句話不合心意就破口大罵;有些人怒氣上頭就把所有教養忘得一干二凈,對著陌生人大打出手。
和這樣的人相處,生活像是如履薄冰,時刻就要擔心他什么時候會像個炸彈一樣,把身邊的人傷得體無完膚。
都是成年人了,有些情緒學不會自我消化,也該好好控制下自己的脾氣。
畢竟,不是所有的情緒,都可以對外發泄,也不是所有人,都活該成為被發泄的對象。
02
發泄情緒是本能,保持沉默是修行。
聽過這樣一則故事。
一名出租車司機正在勻速向前行駛,前面的車卻突然改變方向,導致司機緊急剎車,兩輛車差點相撞。
這事本就是前面車主的錯,但他卻對出租車司機破口大罵。
司機沒有回懟他,反而朝那位車主笑笑,車主覺得自討沒趣,開著車就走了。
后座的乘客很驚訝,問司機為何如此和善。
司機說出了這樣一番話:
“人就好像一輛垃圾車,他們帶著垃圾到處走,充滿著失望然后當他們的垃圾袋堆滿了,有時候可能會倒在你身上,你只需要招手,微笑。”
人人都有垃圾情緒,人生里也總有那些糟糕的事,會讓我們不由自主地憤怒、焦慮、沮喪。
生活里,有太多人像那位車主一樣,路上遇到一點小情況就忍不住煩躁、罵人,哪怕是自己的錯,也習慣性把失望的情緒散播給他人,這幾乎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
發泄情緒是人之本能,人生里的垃圾車堆滿了總會忍不住溢出些,但如果人人都是如此,只顧自己,不顧他人,人與人之間的戾氣就太重了。
有時,沉默微笑就能緩解一件小事,何必還要特地用說話發泄來彰顯自己的脾氣。
海明威說:“我們花了兩年學會說話,卻要花上六十年來學會閉嘴。
這一生,有多少話是廢話,又有多少話,無形之中傷害了太多人。
別讓垃圾情緒演變成說出口的垃圾話,也別讓好好的一個人演變成垃圾人。
沒有人活該為你的垃圾情緒買單,與其做情緒的奴隸,不如嘗試用“沉默”控制住自己。
憤怒快沖破頭腦時,別對任何人說話,因為說出的每一句都太尖銳刺耳,難聽得讓人無法直視。
焦慮快達到谷底時,也別肆意就向別人吐槽,沒有人真正想接受那些無營養的負能量。
沮喪快滿溢時,就別把失望散播到他人頭上,垃圾車再滿也要學會自己清理,而不是無所作為,讓它溢出傷人。
沉默雖不能直接解決問題,但起碼不會激化問題。
其實這個世界上并不存在真正能夠完全解決的問題,能在最大程度上緩解,已經是不易了。
03
讓垃圾情緒,可回收利用。
7月開始,“垃圾分類”的浪潮就撲面而來。
生活垃圾需要分類清理,但其實我們的垃圾情緒也該學會好好清理下了。
情緒是種感覺,具有流動性,有時看上去很壞很傷人,但它有一個優點:可以變廢為寶,可回收利用。
人最常見的垃圾情緒有3種:憤怒,焦慮,沮喪。
當你意識到自己即將或正在產生垃圾情緒的時候,機會就來了。
首先,先把情緒隔離開,不讓糟糕的情緒影響當下進行的事情、當下接觸的人。
這個時候,盡自己所能保持沉默,因為你不知道一出口是否會傷及無辜。
可以通過聽音樂、跑步、深呼吸、看電視、看書、繪畫、寫作等方法讓自己的心逐漸安靜下來,過了情緒最猛烈的時間段,你就贏了。
順便說下,很多藝術家的大作,都是在情緒激烈的時候通過這樣緩解的方式創作出來的。
其次,要學會了解和分析情緒。
在一個無人打擾的環境里,嘗試問自己,剛剛產生的情緒是什么?是焦慮還是憤怒?是因為什么事件引發了這樣的情緒?之前是否有過類似事件、類似情緒,你都是如何處理的……
不斷地深挖自己,人需要有自省的習慣,才能不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情緒控制。
然后,找尋處理情緒的方法。
大多數情緒都是因為一次或多次事件引發的,也許是愛人的背叛,也許是工作上的不順,無論是哪些事,至少對當前的你來說都是一種困難。
一步步分解困難,直到找到解決困難的辦法,逼著自己保持理性去解決這件事,垃圾情緒就自然淡化了。
記得,這世上很少有一次性就可以解決難題的辦法,慢慢來、別著急才是最快的。
最后,把垃圾情緒從開始到結束的這一過程說給自己或他人聽。
嘗試把糟糕的過程表達出來,那一刻,你就原諒了自己所有的無能為力。
“垃圾情緒”并不是怪物,人人都在努力和它相處。
不要試圖阻擋這些情緒,也不要肆意任由它發泄。
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外人,都要做到最起碼的尊重。
每一次這樣的自省和思索,都能提升自己對情緒的覺察能力,和對困難的解決能力。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