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背單詞,背到peddle,解釋是這樣的。It's cute when a little kidpeddleshis homemade birthday cards around the neighborhood, but if an adult did that it might be annoying.
這簡直就是赤裸裸的年齡歧視啊,為什么我們明明也是這么可愛的寶寶,peddle的時候就變得annoying了,甚至連我們自稱是“寶寶”,都要惹來“自稱寶寶的都是神經病”的半批判。可是我們不管,我們還是個寶寶,我們也要過鵝童節,我們要紅包嘛,我們要棒棒糖冰激凌和小裙子。
過了孩子的年紀,肥圓的體態就不再是可愛的象征,而是懶惰的證據,裝瘋賣傻的樣子也就不再惹人憐愛和妥協而是招人煩厭。小的時候,太黏著爸爸媽媽的話是會被小伙伴嘲笑"長不大"的,可是年紀越來越大的我們卻慢慢地越來越愿意陪在父母的身邊,隨意地撒嬌、隨意地長不大、隨意地衣來張口飯來伸手。
<How I met your mother>里,父親猝然去世后,Marshall回到家里陪伴母親,他以為是母親需要自己的陪伴和安慰,需要自己回到年少被照顧的時候,以給予母親被需要的感覺,可是最后卻發現,是自己太需要回到年幼的時候,回到有人指引有人照顧的時候。
我們中大部分人都幸運地享受過作為兒童的特權,并在成年多日后不停回憶那段看起來輕松與美滿的童年時光,卻又忘記了,我們也同樣在兒童的年紀里不停盼望長大和獨立,期待長大,期待一個沒有老師沒有家長口袋里永遠有兩毛錢的年紀。
過往永遠美好,因為我們不斷回望的時候,一次次修正和美化了記憶,我們的記憶里只剩下糖葫蘆筒子骨和棉花糖,沒有了需要簽字的試卷,解不開的數學題和上課說話被班干部記下名字的惴惴不安,甚至我們把這些也一并美化了,回憶起來的時候,只覺得自己傻氣和天真,而忘記了那些同樣真實的煩惱和不安。
孩童有孩童的煩惱,我們之所以不把那時候的煩惱當做煩惱,我們之所以能說,“那都不算事”,只是因為我們再也不處于那個年紀了,再也回不去了,所以年少的幼稚和傻氣通通被時光打磨成了最珍貴的寶物,每每都在我們無力面對現實生活的時候被打開,供人慨嘆和欣賞。
前段時間,因為一檔節目,喚起了人們心中對于直樹和湘琴這一對的粉紅心。人們不免羨慕湘琴,是因為,即使影視形象中的湘琴未免太傻,可是她也像我們每一個人,偶爾不想要世故圓滑、不想要聰明機智、有涵養的我們,偶爾想要傻里傻氣不帶腦子的我們。而湘琴擁有直樹,擁有一大家子人包容和喜歡她的永遠長不大,我們多么羨慕她吶,可是我們又不得不從電視劇里抽離出來,繼續驗算著數學題,寫著論文稿,找著大概合適的工作和大概合適的人,在成年人的道路上不停走下去。
人人都想要是率真可愛的曲筱綃,不想要是精明世故的樊勝美。 人人都想要是機靈瀟灑的趙敏,不想要是心狠手辣的周芷若。人們羨慕敢愛敢恨的姑娘,人們覺得這種姑娘實在是活得漂亮,無非是因為,我們都不做不到罷了。我們都拋不開世俗成見,拋不開費盡了力氣爭取到的其他,只要一個他。
可是,曲筱綃的率真勇敢,背后是優越的家境和父親的溺愛;趙敏的敢愛敢恨,背后是家族的權利和視她如珍寶的父兄無條件的包容。曲筱綃看不上樊勝美的曲意逢迎和精明世故,只不過是她父親的努力為她省略了這幾十年的摸爬滾打。趙敏之所以比周芷若更勇敢,更敢拋棄其他,一心追隨張無忌,無非是因為她所拋棄的,與生俱來得來全不費功夫,而寄人籬下的周芷若得到的一切都來自于低眉順眼和乖巧討好,得來不易所以不能輕易說拋棄就拋棄罷了。
我們也都好想做曲筱綃和趙敏這樣的女孩,活的像個孩子般單純和快樂灑脫。喜歡喜歡的人,不喜歡不喜歡的人,做喜歡的事,不做不喜歡的事。奉行最簡單的原則,不需要懂厚黑學成功學心理學社會學管理學人際關系學。
可是啊,世界上只有之所以可以有不長大的Peter Pan,是因為世界上有會長大而且愿意做“小媽媽的”Wendy。我們也永遠是父母眼里的Peter Pan,可是我們也都有著天然的責任感,這樣的責任感告訴我們,我們不得不長大,我們必須要長大,成為父母的Wendy,讓父母也能做一次Peter Pan。
在愛的人面前,我們都時不時只想要是個孩子。只要被愛著,大概每一天都是智障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