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
? ? ? ?一直以來,自我評價還是個比較自律的人,自從聽了易仁永澄的《走出八大誤區 輕松提升自律力》,居然對“自律"都陌生起來,之所以陌生是因為從一個新的角度去認知和體會自律。為此,我特意在預習課結束之后去百度了“自律”,【基本解釋】遵循法紀,自我約束。
? ? ? 不一樣的認知,會帶來什么樣的改變,期待未來幾天真自由訓練營里和隊友的一起練習,也期待使用“自律”這個工具、擁有這里提到的“自律”的能力、進入一個全新的思考和行為模式。
那些被更新的認知
1.原來“自律”還可以這樣理解和使用
? ? ?一直以來對自律的認知,是一種嚴以律己的自我要求,是一種對自我要求的狀態,是一種個人品質。
? ? ? 原來自律還可以這樣理解:自律是一種能力,是一種有意識的、尊重現實的、承擔成長責任的、把痛苦轉化成快樂的能力。
? ? ? ?還可以這樣使用:自律是用來解決問題的!沒有遇到問題,根本不用自律。
? ? ? ?做到這樣的自律的五步走:推遲滿足感、直面現實、承擔責任、承諾改變、采取行動
2.滿足感為何要推遲?
? ? ?百度“滿足感”,是人類等生命體內 在大腦中樞所反映出的精神感受。它是一種可以令人感到獲得愉悅,幸福,滿足的強烈積極感受。它來源于欲望獲得后的獎賞。
? ? ? 心心念念想做的事情,終于可以實現或者達成,那一刻,我感到滿足;辛辛苦苦的付出,被賞識或者認可,或者有益于他人,那一刻,我感到滿足;看著一點點的積攢在慢慢變得越來越多,那一刻,我感到滿足...這就是我的滿足感,這就是我能體會到的滿足感。
? ? ? 最近在永澄的分身術訓練營中,推遲“小我”的滿足感開始引起自己的注意?!靶∥摇钡臐M足感是當問題出現時趨利避害,之后進入舒適區的滿足感。通過分身覺察、積極主動在刺激與回應之間讓自己有更多的選擇權),推遲“小我”的這種滿足感。推遲這種滿足感,可以讓我們逐漸從原來的循環中走出來,不再進入糟糕情緒、逃避拖延。
3.痛苦和問題也有積極的意義
? ?對于成長來說“問題”最重要,問題是成長的契機、機會、基礎。當我們對問題的認識和心態發生變化時,對于問題的解決和問題解決后的價值也會不一樣。對于問題,正確的信念是:遇到問題是成長的機會。
第二次再聽,帶給我的觸動
1.理解人類行為本質模型原理的意義在于建立新的循環
? ? 全新的循環(自律的五步法)推遲滿足感、直面現實、承擔責任、承諾改變、采取行動。將原來“趨利避害”的觸發器替換為“推遲滿足感”,將原來“進入舒適區的滿足感“不斷被強化的觸發器敏銳度替換為”直面現實,問題得以解決的滿足感“,我們將慢慢建立起全新的循環。
? ? 幸福是一種不再內耗的狀態就自然生發了。
2.開始獨立思考,嘗試小部分打碎了有自己重塑后的理解
? ? 聽永澄的課程也好,答疑也好,從來都是認真的聽、認真的記,看的清系統和模型,可在理解、使用階段總覺得心有余力不足。
? ? 或許是“課聽百遍,其意自現”,也或許是在環境中沉浸的到火候了,這一次開始除了聽之外有自己的思考,第一次嘗試用回顧的方式輸出,感受到自己積累中的能力提提升。
如何把所學到的知識應用于生活中呢?
1.幸福就是不內耗,對于這種幸福感是我一定沒有的。因為,我不僅容易陷入內耗,而且有時迷戀內耗這種感覺。接下來,將短期自律訓練工具用在最近在內耗的一個情緒處理上。
2.說出來,說于他人聽。如果有一天,你無意識的在勸慰或是鼓勵他人時說出:“問題是成長的機會,直面現實,那是自己的責任,相信一定可以改變……”,那時這些方法、工具、信念,就是開始走心的開始。
聽課筆記:[輸入丨訓練營] 自律訓練營@易仁永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