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過一部美國電影,故事講的是未來某年外星人占領地球,人類文明完全中斷,幸存的人類被外星人當成牲畜所奴役。后來因為提高“牲口”工作效率的需要,外星人選擇一個人對他傳授基本知識,方式是通過儀器將知識直接傳輸到他的大腦里。我看到此情此景的第一想法就是酷,只需躺在儀器上就能習得新知,對當時正處于死記硬背折磨中的我是最大福音。后來這個創意點也有類似重現,例如《黑客帝國》中Neo下載中國功夫資料包后就能熟練使用功夫,《攻殼機動隊》中草薙素子輸入技能包后學會如何操縱新機器。
這是否預示著未來學習知識方式的新趨勢?想象這樣一個場景:未來人類將知識全部被錄入,編碼,打包并壓縮,存儲成龐大的知識庫,個人按照自己的需要下載某一知識包,解壓縮,安裝,然后就可以使用。
是不是很酷?但是問題卻也隨之而來。
一方面,你是否能快速搜索到你所需求的知識?現階段人類的知識存儲已經依靠互聯網類似地建立了龐大知識庫,如維基百科,各數據文獻庫,存儲的知識信息量十分巨大。你想了解什么樣的知識,理論上完全可以在網上找到答案;或者你問一個很冷門的問題,理論上也會有人能回答,例如現在的知乎社區。但這只是理論上能實現,現實中你可能因為缺乏強大的搜索能力,并不能找到你所需要的那一部分知識。并且日常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在搜索引擎上輸入關鍵詞后,所找到的信息并不都是自己想要的。因此,完整的知識庫類似于一個功能上很完美的機器,但你若想使用好它,必須先看懂使用說明書,知道如何操作這臺完美機器。
另一方面,即使你能快速搜索到所需要的知識,并且下載到大腦里,但是你是否能夠理解這些知識呢?舉例來說,一個記憶力超群的人能夠將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一字不差地背誦下來,但是他是否能真的理解這本書真正之要義。現實中隨著網絡傳播的發展,下載《精神現象學》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相信很多人隨意看了個開頭就再也沒有繼續翻下去的勇氣吧。因為記憶是一回事,理解卻是另一回事,在從記憶到理解的過程中涉及到人腦對于記憶內容的“解碼”與重新“編碼”。而這一過程或許將來可能被神經腦科學所破譯,但現階段仍然是知識輸入的一大難題。
因此,如果將來真的能實現知識打包下載并傳輸進大腦里,它也只能幫助我們減輕記憶知識的痛苦,相當于給每個人都發了一把打開知識庫的鑰匙。但不是每個人都能讀懂使用說明,或者下載知識包之后打開的方式不對,知識也就不能真正成為大腦的一部分。
所以電影中Neo只是學會了作為技能的功夫,但不一定理解中國功夫背后的陰陽五行哲學。